第113章
灵素想了想,问,“夫君后悔将皇位让出去了吗?”
萧若风闻言一笑,“夫君自来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不论何种选择,都不会后悔!
不过五年而已,南决已经被打的无力起兵戈了,南境已经安稳了将近一年,连小的摩擦都没有,安分的戍边将士都有些不适应了。
咳,他觉得除了一次都没能赢之外,还因为赔的有点多!
而北蛮之地,起兵多是因为天灾粮缺,北离如今的战力倒也不惧。啸鹰和师兄也能独挡一面了,军中后起之秀更是不在少数。至于如何减少冲突,小六看着挺精明的,让他自己琢磨吧!
至于北离境内的民生豪强,就看皇位上的人自己啦。谁都不是庸才,实在不必他太过操心不是!
本来是件伤心的事情,可一想到,能跟爱人提前逍遥去了,心情瞬间又飞扬了起来。
灵素眨眨眼,她觉得若风这一刻,好像彻底放下了什么。她抬眼细看,“夫君此刻心情很好?”好像你哥要和你翻脸来着吧?
萧若风挑眉,“嗯哼,对啊!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感觉,滋味甚妙!”
灵素:…这眉飞色舞的劲儿,看来心里确实美的很呐!
第172章皇后
萧楚河听着小太监的禀告,眉心狠狠皱起。父皇和琅琊王叔议政殿争吵了!
自三年前忆起前世,他就在时刻关注父皇对王叔的态度,在父皇那里明里暗里为王叔说着话。除了前世琅琊王案前的那一次,王叔从不会明着反驳父皇,更遑论争吵!
他烦躁的踱步,是那几个老不死的又做了什么?他吩咐小太监,“继续注意父皇和琅琊王之间的任何事情,及时汇报!”
等人下去了,萧楚河揉了揉额头,明天去见见师傅吧,百晓堂,应该会有更确切的消息才是!
此后两个月,宫中经常穿出琅琊王与陛下争执的传言。天启现在皆传琅琊王恃功盛骄,不将帝王放在眼里。
这传言有的嗤之以鼻。但信以为真的人也不在少数,包括有些还记得当初传位真相的人。毕竟,琅琊王确实有不将皇帝放在眼里的资格,毕竟皇位都是他让的不是吗。
萧楚河想出宫去找王叔,但是父皇下了禁令,皇子最近都不能出宫。以他现在七岁的身板儿,还…真出不去!
母后也以病为由,拒见父皇月余了。
他这两日都陪着母后,他知道,母后很忧心。忧心什么,不言而喻。
皇后看着这个哄不走的儿子,无奈。“母后又没有什么事,你怎么就是赖这儿不去学堂呢?”还是羽儿比较好哄,这个儿子太难搞了呀!
萧楚河笑了笑,“儿子想陪着母后,学堂的那些启蒙课程,儿子早会了,缺个几天课无碍。”
顿了顿,又接着说,“儿子到更想去王叔的军塾 ,跟着王叔学剑!”
皇后笑了笑,楚河倒是很喜欢若风呢。不过,知子如母,这小子再聪明,也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提你王叔,想打听什么?”
萧楚河摸摸鼻子,认真的问,“母后可知,父皇和王叔之间,到底发生了何事?为何最近都是对王叔不利的传言?”
皇后诧异,这小子倒是敏锐。她想了想,轻声说,“无事,只是一山不容二主,你父皇想独掌乾纲罢了。”
萧楚河皱眉,“可王叔自来就不干涉父皇施政,多是建议罢了!且这几年王叔一直领兵在外,何谈干涉?”
皇后笑了笑,“同样的话,四品言官说出来,是谏言,而你王叔说来,你父皇会认为是谏言吗?”
萧楚河愣住,一时无言以对。追跟究底,是父皇感受到了威胁,加上本就底气不足的原因。即便王叔无心,可王叔的存在本就从父皇的身前盾变成了心中刺!
他一时想起父皇处决王叔时的绝情,一时想起父皇逝世前的轻语,只觉额角抽痛!
就听她母后说,“我和你父皇少年夫妻,那时你王叔才是一孩童。而我们一开始在这皇室的处境并不好,处处谨小慎微,病了连请个太医都是千难万难。那时你父皇紧紧的护着我们。现在…唉!”
“家中只小有薄产的人家,尚且为那碎银几两争得兄弟反目,更何况是天下这般的巅峰权势。你父皇也许知道你王叔初心仍在,只是不敢赌罢了!”
“母后爱父皇吗?”
皇后挑眉,“为何这样问?”
萧楚河轻声说,“只是觉得母后提起父皇时像在说旁人。”还不如提起王叔时,眼中还有笑意。
皇后一愣,随即笑了笑,“曾经爱过。现在嘛,无爱亦无怨。”牵手同行是缘分,若走着走着,牵手只觉冰凉,那撒手就是了。
看着儿子若有所思的样子,皇后掐了掐这小子白嫩的面皮,啧,又不是个公主,长这么白净好看做甚!“记住了,真正优秀的女子,容不得三心二意!想要我们真心不渝的爱,就拿整颗心来换!”
“记…住了…木后……放…手!”
“呵呵…”
皇后没说的是,帝王称孤道寡,得到的和失去的,谁说的清轻重呢?只看各自心中所求,又是否求仁得仁吧!也不知这小子将来会选择哪条路。不过,不管选哪条路,她只希望他的心永远自在逍遥。
第173章云聚
皇陵地宫入口处,守陵军跪地听完旨意,面面相觑。
首领不可思议的看着宣旨的大监,“这…大监,陛下…”何事竟会召上代大监出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