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不知是因为老妇人的出现还是因为乌灵风重伤,原本占据了街道的尸人逐渐退去,连唐傲天和那苗人青年也不见踪影。
  静姝见老妇人站在一旁闭目,只有几个游荡的尸人出没时才会弹出几道剑光将其斩杀,隐约可见剑术卓绝。天边渐渐染起金红的曙光,长夜漫漫,黎明终于降临,她看着满地的残肢断臂,说不出心头是释然还是沉重。
  天色再亮一些,有大批忆盈楼的弟子出现在扬州城中并且知会了官府,所有官兵全部出动,清理着满地残尸,时不时有孩童的啼哭从各家屋舍里响起,约莫是被外面的景象吓坏了。
  “师父,萧师妹带人朝天一教撤退的方向追去了,城中已无尸人逗留,有几名百姓受伤,现在在医馆诊治。”
  老妇人微微颔首,随后转向静姝这边,“给这位姑娘也找位大夫吧。”
  “我……不用了,多谢。”静姝有些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抬起伤痕累累的手行了个礼,“多谢前辈出手相助,救命之恩他日必当报答!”
  旁边的叶芷青下意识地想要搀扶,静姝瞬时退到了角落,对她的触碰避之不及。老妇人却看出了什么,落在静姝身上的目光有了深意,但并没有明确表示出来,只是让自己的弟子去寻了副担架,将冷玉抬着和静姝一道回了揽月楼。
  一路上,叶芷青看着冷玉的面容心中有着深深的疑问,她前不久才见过叶英,这张脸她绝不会错认的,江湖中从未有过叶英双生兄弟的说法,那这姑娘矢口否认他的身份是为何呢?
  静姝把冷玉小心翼翼地从担架上挪到了床上,朝几人道了谢,闻讯赶来的楚穆看见两人全身是血惊得险些当场晕过去,“主子,您这是……”
  “别过来。”静姝咬紧了唇,“你们都出去。”
  将所有人都赶出房间,她才脱了力似的瘫坐在门后,闭目仿佛昏死过去。过了许久,门外响起一个小心翼翼的声音,“姑娘?”
  静姝没有出声。
  “我听掌柜的说您受了伤,所以带了药给您。”
  紧抿的唇抖了抖,“我没事,你先下去吧。”
  门外的声音停了一会儿,片刻之后又响起:“姑娘,刚才我去猫舍的时候,看到那只黑猫趴着一动不动,好似……”
  “埋了吧。”
  少年听着门内传来的声音,仿佛能看到她疲惫不堪的面容,下意识地放低了声音,唯恐再次惊扰到她,“那小的先下去了。”
  尸人闯入扬州的这天后,扬州陷入了恐慌,官府接连发了告示,又有忆盈楼公孙大娘亲自出面安抚才渐渐平息百姓心中的阴霾。
  随后不久,城中又流传起了尸人入侵和揽月楼有关的说法,还有人说那天早上曾亲眼看到揽月楼的那位女子一身是血地走回去。
  那可是触之毙命的尸毒,官府将整条街封锁洒了不知多少炭灰焚烧了三天三夜才撤了路障,那女子沾了一身血居然还没死,不晓得是怎么回事,但揽月楼也在封锁范围内,自那天以后再没有人见过那名女子,因此真相如何无人能够求证。
  第191章 chapter 191
  从杭县飞奔到扬州的快马跨过扬州城门的时候,空气中的炭火味仍旧十分浓重,一身黄衣越过尚在撤除路障的官兵一闪身便掠进了封锁三日的街道。
  “静姝!”怀着焦灼无比的心推开揽月楼各处的房门,却没有任何熟悉的身影,日夜兼程赶到扬州的叶英攥紧了拳,他若是早一点发现问题该多好!
  四天前从扬州回杭县传话的弟子在第二天早上便传出暴毙的消息,大夫诊断不出个所以然,只当是先天有疾。可到了第二天本该传到的定期联络却没到,第三天也迟迟没有音讯,直到叶晖接到别处的飞鸽传书说天一教进攻了扬州城,这才发觉事态不对。
  跟叶英一同来的人四下去寻找静姝的消息,可整条街连着揽月楼都封锁了三日,没人见过静姝。
  叶英让人找到尚住在城中的楚穆,后者递给他一个小小的盒子,“叶庄主,东家已经带着冷玉公子走了,这是她让我交给您的,说是让您不用找她。”
  掌心的盒子细长,像极了装着饰物的小匣子,叶英隐隐有不好的预感,盒子打开,他摸到了一对冰凉的手链。
  静姝从未摘下过的那对手链。
  事已至此,叶英如何能不知她的想法,五指收紧,纤巧的纹路深深地印入掌心,“你可知她去了哪里?”
  楚穆摇了摇头,“东家是夜里突然来敲门的,留了东西和口信就走了,冷玉公子一直昏迷不醒,需要人搭把手,她走时应该把狗蛋带上了。”
  狗蛋?
  叶英一番细问之下才知道岳州城中静姝救下的那个少年竟然找来了扬州,可其他的,楚穆也是半点都不知道。
  “庄主。”农舍外的侍卫忽然走进门,“忆盈楼的叶芷青姑娘前来拜见。”
  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叶芷青再一次见到了叶英,视线不着痕迹地从那张清俊的面容上略过,岁月似乎舍不得在这个年少出名的男人身上留下痕迹,她暗暗在心中将叶英和冷玉放在一起比对,发现两个人的长相没有任何不同之处。
  难道叶英真的有个孪生兄弟?
  叶芷青暗自疑惑,柔美的身姿却端庄有礼地朝对方欠了欠身,“叶庄主,又见面了。”
  “叶姑娘。”叶英暂且压下心头的担忧,客气地回了一礼,这次若不是忆盈楼的诸位及时赶到,扬州只怕会沦为又一个李渡鬼城,静姝也……思及此处,叶英暗暗攥紧了手指,抬手再次作礼,“这次多谢叶姑娘和诸位了,改日叶某再亲自登门向公孙前辈道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