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都市言情>失序> 第22章

第22章

  孙测一听,像是受启发了那般:“对!插班生太乖学生了,我得写点违规的东西。”
  “……”不是,说好的要五个人一起做的事,怎么跟她沾上边了。
  前边孟绾将纸条穿过来,冯铠东展开,里面写的是:去鬼屋。
  “她胆子小,需要找人壮胆。”冯铠东笑着戳穿。
  孟绾听见,回头给了他一记眼刀。
  孙测很快写完,他字迹潦草,还不断涂涂画画,艰难地才能看懂他写的东西。
  他写了两件事,第一件是:抢到点心铺的鸡排!!
  第二件是:逃课看日落!!!
  几个感叹号足以证明他对这两件事的向往程度,但看起来都是很无聊的约定。
  孙测再三强调:“食物跟美景都是最不可辜负的!”
  只剩下时予沐与陈叙浮,孙测同时打开两张字条。
  一个写的是:考上同所大学。
  一个写的是:要是永远的朋友。
  涵义其实大同小异,都想将这份友谊延续,不过对于当下只想着玩的大家来说,还是过于素朴了。
  嘲笑是难免的:“考上同所大学啊?肯定不可能,孟绾绝对不会希望在大学里看到我们。”
  孟绾成绩好,虽然不知道其他人水平怎么样,但反正时予沐是赶不上她的成绩。
  多年之后读取这段回忆,才能恍然明白其中的意思。
  这个约定的前提只是‘写下一件想做的事’,并不一定是五个人共同完成,或许在写下那行字的时候心里会有偏向的人选。
  第8章 “谁让她有靠山。”
  孙测身子朝向时予沐,冯铠东手撑在后桌探出头,陈叙浮难得的没戴耳机,四个人一直在聊天。
  什么话都往外倒,时予沐才发现,原来陈叙浮的成绩并不好,一开始说要让他当班长的时候还遭到了好几个老师的反对。
  至于为什么最后他还能顺利成为班长——
  孙测是这么说的:“就是因为他跟我们混在一起,气质上吧又没有我们这么嚣张,老葛就想找个能管得住我们的人当班长,他的意思是,班长学习成绩不是最主要的,但必须能管事儿。”
  原来是找个混混的头儿,所谓擒贼先擒王。
  时予沐点点头:“难怪当时老师会那么说。”
  “说什么了?”孙测觉着奇怪。
  她回答:“那次我跟班主任说了你们的事,有位老师就说,我们班的风气迟早要被班长带歪。”
  陈叙浮:……
  孙测噗嗤笑,但他还是不得不替兄弟说句话:“那都是偏见,陈叙浮当班长好久了,哪次活动不是他出面参加的?班里大大小小琐事那么多,换成别人,肯定有不服的。”
  时予沐忽然想起:“我们班的学号是不是按照成绩排序的?”
  “对。”
  她关注过陈叙浮校园卡上的学号,与她的尾号一样,她56,而他46。
  全班统共56个人,她是因为临时转学所以在最后,而陈叙浮的数字就是实打实的中考排名,全班倒数第十。
  还真是意料之外的差啊。
  陈叙浮瞥了她一眼:“大可不必这副表情。”
  “那你中考分数应该比我还低。”时予沐口出狂言。
  话题从成绩自然而然地挪到初中的学校,顺道描述过冯铠东与孟绾在初中时的‘恩怨’。
  他们此前三年都是同班同学,最开始两人还是同桌,孟绾性格闷得很,不爱跟同学接触,是冯凯东想方设法将她从超凡脱俗中拉下尘世,避免她成为书呆子——当然,这是冯凯东的视角。
  后来有次时予沐将这些话转述给孟绾,她很无语——在她的视角里,明明是她不爱搭理他,若不是他死缠烂打,她压根不想与他有接触。
  时予沐主动问陈叙浮:“你初中也在这里读吗?”
  陈叙浮也是侧着坐的,半边身子微微往后偏:“不是,我在市一中。”
  “我是三中的。”她说。
  三中跟一中只隔着一条马路,两个学校的学生经常互相往来,有时还会去对面学校上课。
  陈叙浮挑眉,“我经常去你们学校的篮球馆打球,我们竟然没见过。”
  倒也正常,时予沐初中的生活简单得很,每天上学时间都在班里呆着,放学时劭阳准时接她回家,节假日出门去哪都要报备,她的朋友不多,都很表面,哪像现在这样能跟一群‘坏学生’成为朋友。
  晚自习最后十分钟,班里的学生已经在收拾东西准备换位置。时予沐将课本往桌子中间挪,笔筒塞进柜子里,铃声还没敲响,已经躁动一片。
  孙测与冯铠东将桌子往右边一拉,拍拍手就这么搞定,陈叙浮就更轻松了,直接替代他们本来的位置。只有时予沐最艰难,她要在这个混乱的环境里从后排挪到前排。
  本想速战速决,陈叙浮忽然摁住她的桌子:“先放着吧,等他们搬完再过去。”
  “等下都要熄灯了。”时予沐说。
  “没那么快,我们帮你。”他说。
  有这种好事,不要白不要,她直说:“不早说,我还以为你们这么没有绅士风度。”
  “……”
  几个人就这么站在门口等,陈叙浮抱臂靠墙,时予沐想学他的样子,挺直腰板,姿势要帅表情要拽,但这套动作被她做起来怎么那么别扭。
  选择放弃,又听对面传来一声低笑,抬头狠狠瞪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