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孟绾自己却对此不在意,从包里掏出口红补妆,才说:“你吃饭了没?”
“吃了一点,等下回学校再点外卖。”时予沐说,“你真不回去了?”
“不回,晚点还有局。”孟绾说。
“那你注意点。”
“放心吧,我有分寸。”
两人往外走,时予沐始终拉着她的手,到转角处还是不想松开。
最后实在没忍住,说了句:“如果是别人,肯定不会舍得你这样的。”
孟绾先是一顿,很快笑着说:“哪里有别人,现在挺好的。”
她回包间,时予沐在原地目送,心揪成一团。
回到学校,留宿的人不多,大部分灯都熄灭了,篮球场旁还能传来几阵打篮球的声音,再往里走,彻底安静下来。
中途经过陈叙浮的实验室,里面还有几个身影,她忽然想去看看陈叙浮在不在。走到门口,发现他们正在开会,又无声回寝室。
连能聊天的人都没了,真没意思。
而此刻的创业办公室内,氛围并不愉快。
陈叙浮独自坐在旁边,耳侧是一群人激烈的争执,令他即使看见时予沐从面前经过也没有过去喊她的气力。
他们的创业之路出了问题,眼下大家各持己见。
他们研发的项目阶段性结束,但成果没有达到预期最好的目标,本应该继续投身下一阶段的研究,却有一部分人急于与企业合作销售。
这个项目成立至今,难度、开支都比他们预期中更高,如今的成果已经是他们用最大的努力完成的,估计很难再突破。最关键是,他们手上已经没有多余的钱财支撑下去了。
所以这一部分人认为,他们急需要盈利,获得足够的资金之后才能更好地演进优化。
但问题也出在这,他们的产品开发成本大,销售金额自然也高,可带来的提升不明显,在市场上完全没有优势。
他们很难找到愿意同他们合作的企业,左右都很为难。
“我女朋友下个月生日,我本来打算用第一桶金给她买想要的东西,现在一来我真不知道要上哪筹到这些钱。”有人说。
“你还能想着买礼物,我昨天刚跟我爸妈拿了一千,他们还觉得我创业多厉害,哪里想净赔了。”
“但我们总得改进才能有合作商。”
“我也想,可实在撑不下去,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还不一定能有提升。我的贷款已经催着我还了,怕是没等到有成绩那天我会先饿死。”
陈叙浮没说话,转身进入实验区,开了灯,兀自埋头思考解决方案。
夜已深,那盏灯依然亮着。这时其他人已经离开,夏隽希推开门,拉了把椅子坐在陈叙浮面前。
“你怎么想的?”他出声问。
“我想从节能强度上入手,只要能再有突破,我们的竞争性会更强。”
陈叙浮没想过放弃,他试图找到两全的办法。尽自己全力往下做,最后即使失败也认了。
夏隽希看着他,他并没有跟着他一起干,或许是现在阻碍他们的事太多。
“其实昨天有个企业找我谈过,他们的合作意愿挺高的。”他说。
陈叙浮头都没抬:“条件?”
“单价需要降低。”夏隽希说,“他们对节能的要求不高,我们调整过后或许还有合作的空间。”
“调整不了,我们这两年研究目标都是节能。”陈叙浮说。
“现在开始研究其他也不是不可以。”夏隽希企图说服他。
陈叙浮皱眉,盯着他:“你也觉得我们应该放弃?”
“算不上放弃,只是需要盈利,不然我们都会饿死。”夏隽希说。
“饿不死。”陈叙浮态度很强硬,“我们的东西,节能没有优势,单价也不低,对方为什么愿意跟我们合作?要求我们从中牺牲什么,你不会不清楚吧?”
怎么可能不清楚。零件这种东西,要安全,又要求性能,单价就不可能降低,一旦准备控制价格,这两者必定要舍去一部分。
夏隽希依然坚持:“不管牺牲什么,尝试才有机会,至少我们可以收到一笔钱。”
“即使这笔钱拿到之后项目就这么结束了也可以?”陈叙浮反问,“明明有突破口,你为什么要隐瞒?”
“是,还有方案,但是怎么肯定这个方案到最后能够成功?”
“不就是试错——”
“我已经没有钱了。”
夏隽希靠着墙,握拳艰难地说出这句话,他的决定比任何人都难做:“为了这个项目,我贷款了二十万,以为至少可以收回来,但两年了,我们就做出来这样的东西,可能后面再付出三年、四年,结果还是会跟现在一样,甚至更差,这个风险赌不起。”
不止他,整个团队这段时间过得很艰难。
吃了上顿没下顿,实验之余还需要兼职挣生活费,有时一碗泡面要三个人分着吃。他们埋头从白天到黑夜,晚上就在办公室打地铺,当时一心想着只要项目能够成功进展,吃过的苦都不算什么。
所以阶段性失败这个消息一下压垮了所有人。
“所以,解决方案就在眼前,你打算直接宣布失败?”陈叙浮直言问他。
夏隽希回答不上来。
他连这两个字都说不出口,还怎么下定决心。
“我脑子太乱了,抱歉,你让我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