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林芳照听得直想笑,“咱家好不好?”
  “好啊,太好了……”
  “嗯,我也觉得咱家好。”林芳照觉得这次回家,心里没装工作,就像度假一样惬意,她看着窗帘子上的龙和凤,“明天,就过年了。”
  “是啊,就要到鸡年了。”他朝妻子转过身,“但是我觉得今天这个隆重劲儿,就已经比我之前过的所有年,都更像过年了。”
  “这才哪跟哪呢,等明天你再看。”林芳照突然有点可怜老公这城里长大的孩子,“要讲年味儿哪里浓,还真得看东北农村。”
  第138章最团圆的年。
  在东北,因为有火炕在,外边越是数九寒冬,被窝里就越舒服,人也就越起不来早。这北方特色的“大通铺”,就像冬天里专司赖床的神灵,有着不知多少双手,能把人死死按在被窝里。所以等到林芳照和戴守峥早上醒来时,林家那几口早都悄悄把饭做好了。
  昨天下午,柳福慧就已经在二人西屋的炕头放好了今年专门给他俩买的新衣服。林家的规矩,每年过年,不管儿女多大了,林爸林妈都会给孩子买身新衣服,像模像样地迎接新的一年。
  今年给林芳照的,是件带着白绒边的红色小袄子。戴守峥早已经是林家的新成员了,自然也有份儿,给他的,是件宝蓝色的棉马甲。
  三四十岁的人了,还有爸妈给买过年的新衣服,这得是多大的福气啊。所以两口子一起床,就高高兴兴地换上新装。到镜子前一照,真是周身喜气洋洋,就像把年味儿穿在了身上。
  东北农村,过年最隆重的,就数晚上那顿年夜饭了。
  所以相对于晚上而言,早上和中午,一般都简单吃点儿,倒出空来好赶紧忙活年夜饭。而且为了这餐饭,经常是全家齐上阵,堪称年度最浩大的做饭工程。
  对于林家而言,这是新女婿第一次来家过年,女儿还有了身孕,真是喜上加喜。所以这个年更值得好好准备。林家人是铆足了劲,要大干一场。
  前天大集,林大成专门买了条 10 多斤重的大鲤鱼,养在外屋地的大盆里,就等着年三十做。
  这大鲤鱼就像刚从年画里蹦出来的,圆滚滚、肉夯夯,肥到每个鳞片上都泛着淡淡的金光。那盆虽然已经是特大号的,但这鱼在里面,尾巴仍得扫着盆边伸不直,所以只能静静地待在盆里不动弹。林芳照朝大盆踢一脚,鱼才会随着水波的微微晃动,慢悠悠地转一转身。
  “这鱼这么大,咱光吃这条鱼,也吃饱了啊。”戴守峥终于争取到了一点剥葱的活,他一边剥葱皮,一边看着盆里的大鱼。他是真心觉得岳父家的啥都大。房子大,院子大,果园大,菜地大,猪大,鸡大,连鱼也这么大!
  “我们家以前吃的鱼,撑死只有这一半大。这不是今年你回来了嘛,我爸妈高兴,所以就买了条这么大的。”说着,林芳照又踢了大盆一脚。
  “我这女儿啊,打小就皮。”林大成正从外面拎进家一只五彩大公鸡,看着女儿都要当妈了,还像小时候一样调皮,他宠溺道,“每次盆里养了鱼,她都要踢几脚,也算从小踢到大了,没办法。”
  戴守峥也跟着笑。他再次确认,自己娶回家的这大宝贝疙瘩,确确实实是被爸妈从小宠到大的。
  做年夜饭,并不比准备一场小型宴席轻省多少。
  年夜饭餐桌上的,净是些功夫菜,每道菜装盘前,都要经过层层工序。单是那鸡和鱼,就不是一般地费事。鸡得现杀,拔毛开膛剁成块;鱼得敲晕了,开膛去鳞切成段。之后还都得炖上老半天。而且还要做别的菜呢,所以家里的大锅小锅都用上了,也没显出多余来。
  后来,要做的菜实在太多了,戴守峥也终于被召唤出“替补席”,能分到摘菜、备料之类的活儿了。
  但林芳照现在肚子里还有一个,全家都坚决不让她上手干活。她也就彻底变成了个甩手掌柜的。要么嗑嗑瓜子,要么吃吃糖葫芦,这边遛一遛,那边窜一窜。有热闹了,就凑近看热闹,菜快出锅了,就负责尝咸淡。爸爸,妈妈,丈夫,弟弟,这世界上最亲的几个人,都把她当宝一样呵护,让她不知不觉间,就像回到了小时候。
  年夜饭里,当然少不了过年饺子。林芳照爱吃芹菜肉的馅儿,所以每年过年,林家包的两种馅里,必有一个是芹菜肉的。
  今年的,是芹菜肉和三鲜馅儿。
  林英耀负责和面,林大成调馅儿。面、馅儿都准备好了后,林家人就开始上炕包饺子。柳福慧是包饺子主力,戴守峥擀皮,林芳照气氛组,林大成和林英耀轮流去厨房看着锅,一抽出空,就进东屋帮忙。
  面板上放了一个小盆,里面装着不少崭新锃亮的钢镚,有一块的,有五毛的。柳福慧每包几个饺子,就会往其中一个放一枚。
  戴守峥还是第一次遇见往饺子里包钱的,他觉得新奇。
  柳福慧解释,这是寓意“招财进宝”、“前途似锦”,老辈留下来的规矩,小一辈照着做。一代代传下来,就没断过,算是对未来一年的美好祝愿了。等吃饺子时,谁吃到的钱越多,来年的福气就越大。
  戴守峥喜欢这习俗,扭头对一边的林芳照道,“这习俗挺好,我等跟我表哥他们也推荐一下。”
  “好啊,我觉得表哥表嫂一家也很重传统。”林芳照此时已经彻底被排除到劳动力之外。她坐在炕上,搂着那个装满各种糖果、干果、水果的大笸箩,一会儿给这人的嘴里塞块糖,一会儿给那人的嘴里塞瓣橘子,也是没闲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