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费奥多尔看向太宰治,思考了几秒。
  “你在横滨当你的无冕之王的时候性格也是这么恶劣吗?”他有理有据地询问道。
  “不,完全没有。”太宰治可疑地停顿了那么一会儿,然后用坚定不移的语气说道,“本来伦敦和横滨就完全不一样吧!”
  第113章 如果这是游戏大概是传火结局吧
  维多利亚用一只手的指骨支撑起头颅,让自己的脖子不至于勉为其难地承受一个头骨加上一个沉甸甸的王冠这样的重量,然后就这么歪着脑袋,隔着火焰注视着他们。
  她已经太久太久没有在这样近的距离里和人类接触了。
  她的思维能够连接上伦敦每一个人的心智,但这样看到的东西太模糊太模糊,近乎于一团抽象的光影。而通过乌鸦看到的视线大多都是热成像那样缺乏细节的轮廓。两者都充满了在玩电子游戏般的不真实感。
  有时她也会低头,通过重重叠叠的镜子与叶片注视着这棵参天巨树下的人们,看着他们在自己的身下开着宴会,看着他们跳舞呀旋转呀尖叫呀写着诗歌呀——那样热热闹闹地生活着,然后各自离开去干自己的事情。
  海德公园也不是天天都会举办宴会的。
  在故事里,所有人都来了又走。没有人会抬头看上一眼,聊的也永远是上流社会那些对她来说过于无趣的话题。遥远又陌生的距离横亘在她与这座城市的居民之间,如同一层厚厚的玻璃,无法触碰。
  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距离。
  在所有人的眼里,她是这座城市的象征,一个神圣的偶像,一个有些冷漠的君主。但不管怎么说,在伦敦人的眼中,她大概都和“人类”的关系不大了。
  维多利亚经常想一个问题,在看着群星从茫茫的雾海中探出,皎洁的辉光被周围的火焰尽数蒸发的时候,她就会在想。
  她现在的确拥有了很多很多人,那些本应该消失的人类被她从神明的手中换了回来,这座城市也的确不再安静到让她恐慌了。她明明应该高高兴兴地去迎接这样的日子才对。
  但到最后,为什么她还是感觉,她拥有的只剩下了她和她的猫呢?
  而且……现在的她也没有法像过去那样,在深夜里主动抱住自己的猫,把脸颊深深地、疲惫地埋在那柔软冰凉的皮毛里了。
  琉璃般的火焰永恒地燃烧着,一点点地舔舐和撕咬着她的血肉与灵魂,也让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物能够触碰到她。
  ——这就是王。
  神明这么说。
  永远孤独的生物,永远处在高处的生物,永远被火焰灼烧的生物,永远痛苦的生物,永远被束缚在枷锁里的生物。
  永远不会得到自由的生物。
  维多利亚的目光落下来。
  “真讨厌。”
  她突然感觉有点烦,本来应该被蒸发得没有什么脑浆的脑壳似乎又隐隐约约痛了起来:之所以是隐隐约约,那是因为她全身上下都被火焰烧得疼得要命,疼到了完全分不清哪里更痛苦的地步。
  这具身体的痛觉神经本身已经被火焰尽数燃烧殆尽了,但火在灵魂上造成的刺痛却依旧徘徊在身上——更何况此刻她的灵魂本来就在燃烧。
  接下来还要用自家猫好不容易辛辛苦苦手搓出来的人偶谈判拖时间,还要镇压伦敦的城市意志这个死活都长不大的熊孩子,还要应付后续一大堆事情。
  比如说这群外来者带来的属于另一个神明呃力量:虽然说抱着“反正也不会更糟糕了,倒不如把水搅浑比较好”的心态默认了这件事情,但作为伦敦的王,她总要研究研究这到底具体是什么东西吧?
  ……所以说真糟糕啊。明明打算在死前开心一点,然后找一个很漂亮的死法的。哪怕只是在人偶上面这样死上一回也好。
  维多利亚从空洞洞的咽喉处叹了一口气,摆正自己的脑袋,然后看到弥尔顿不知道什么事后走到了自己的身边,正在看着自己。
  她浑身上下的刺几乎是在这一瞬间就同时竖了起来,但很快,这位女王就意识到了弥尔顿身上并没有平时那样隐含在冷幽默里的攻击性,而是抱着怀里的两只生物,态度竟然意外地平和。
  维多利亚还记得这两个小动物的来历:应该是弥尔顿朋友最后遗留下来的“作品”吧?他们当初一起发现了“维多利亚”做的事情,一起创办了赫尔墨斯艺术协会。
  当年的“维多利亚”还是个心软的家伙,换了个马甲就担心地凑了上去,生怕这个小家伙就这么死了。
  那两个遗物一样的作品好像还是“维多利亚”送给他的。毕竟那两个人已经死了,她只能用这个勉强安慰一下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了。
  对了,她还把对方生命的所有权彻彻底底地还给了他,让他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人类,好像那个时候的维多利亚还能感受到“愧疚”这样的情感似的。
  这也是为什么维多利亚能够自由地连接上每一个人的思维,唯独没有办法通过这种方式和弥尔顿说话,为什么拥有每一个人类的思维与情感升华而成的“作品”,却从几十年前开始,从来都没有看过一眼“伊甸园”。
  于是她歪了歪头,若无其事地看去。
  “怎么了?”这位女王用好奇的语调问道。
  “我突然想到一些事情。”
  弥尔顿看着她——更准确的说,是看着她身边正在燃烧的那些火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