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不能……”
“你能啊。”司芩的语调始终没有起伏,但正是因为这种冷漠、独属于医者的理性,让她说出的内容格外振奋人心,“你没有看到时代的浪潮滚滚而来吗?没有发现你就是站在顶端的弄潮儿吗?你手里的是注射器吗?是捍卫人类安全的武器。你手里的采血针吗?是书写人类历史的笔墨。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你真的要花时间自怨自艾吗?”
程阳听得直了眼,思索片刻之后,霍地站起身:“司主任,您说的对!我们是被历史选中的人啊,怎么能够自怨自艾呢!新的风暴已经出现,怎么能够停滞不前!打起精神来,奥利给!”
林尔善哭笑不得,伸出食指比了个“嘘”:“别把人家吵醒了!”
“抱歉抱歉!”程阳连忙压低音量,“司主任,小林哥,我们现在要做些什么?”
“等待。”司芩说,“等待化验结果出来,等待钟信的病情转归,等待江城的最新情报。”
“哦……”程阳本以为要大干一场,英雄主义上头,却只能等待,一时间有点茫然。
司芩又道:“在这个过程中,要抽时间休息,确保时刻都能拿出足够的精力和体力,与病毒对抗。”
“好的主任,我听你的!”程阳端起那杯板蓝根一饮而尽,一屁股坐回凳子上,靠着墙根,一秒入睡。
林尔善瞠目结舌,朝司芩缓缓伸出一根大拇指:“司主任,还是您有办法!”
“对症下药罢了。”司芩也分给林尔善一杯板蓝根,淡淡道,“中二病,中二治。”
“噗。”林尔善忍俊不禁,接过那只小小的纸杯,拢在手心,靠在唇畔,“司主任,您忙了一天了,也休息一会吧,我们三个轮流值夜。”
“睡不着了。”司芩打开手机,正准备跟进一下江城前线的最新情报,却发现情况不容乐观,直接将屏幕挪到林尔善面前。
“30例!”林尔善眉心紧蹙,“下午还是10例,怎么现在……”
司芩:“内部消息,30例只是确诊人数,出现呼吸道症状的、发热的病人,已经数不过来了。”
林尔善捏紧拳头,手心冒汗:“怎么会增长得这么快?”
“第一,官方你懂的,只有等实锤了才会通报,消息难免存在滞后性。”司芩说,“第二,下午的新闻,说的是‘江城市立医院’的感染人数。而我说的,是整个江城。”
江城是北方的一个沿海城市,交通发达。如果感染只局限于院内,还能像林尔善他们这样,尽早隔离、疏散人群,避免感染扩散。但是如果院外也出现了感染者,不可控因素就太多了。
想到这里,林尔善不禁打了个寒战。
这个冬天,比往常要冷。
第76章 二十年没说的话。
“最早发现江城出现疫情的,是我的同门师兄。”司芩说,“钟信刚入院那天,我都没当回事。没有人当回事,肺炎在急诊科根本不算事。但是他用上美平还是不见好、ngs也没出来的时候,我觉得不对劲,跟师兄沟通了一下。”
林尔善问:“他是江城市立医院的医生?”
“没错。上个月,他在江城码头发现了3例肺炎的工人,病原体检测为冠状病毒,胸部ct实变严重。”
林尔善一惊:“最早的感染病例,上个月就出现了吗?”
“是的。”司芩继续说,“我师兄是03年非典肺炎的亲历者,根据经验判定其为sars,并通知码头工作人员及市民注意防范。”
林尔善点点头:“多亏师兄发现及时。然后呢?”
司芩露出一丝冷笑:“然后他因为‘散布谣言、制造恐慌’,被警告训诫了,还被要求写了检讨。”
“什么?”林尔善难以置信地睁大眼睛,“这是医生基于事实和经验得出的结论,怎么会是空穴来风的谣言?如果民众不知晓这个事实,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你想想,码头是什么地方?人流量那么大,若是被这个消息搞得人心惶惶,江城这沿江临海的城市,该如何运行?”
林尔善激动道:“可是感染暴发,后果更严重啊!”
“所以感染者越来越多之后,江城终于开始重视,开展调查研究。”司芩说,“我和师兄沟通钟信这个病人的时候,他那边基本已经确定病原体是全新的变异毒株了。所以下午钟信的ngs一回来,看到那个结果,我就知道事大了。什么疑似mers,就是新型冠状病毒。”
林尔善担忧地皱起眉:“所以现在,江城那边……?”
“市立医院整个封闭,但是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感染人数不断增长,已经有不少医护出现症状了。”事实比司芩的语气还要冷酷严峻,“下一步,就是封城,关闭公共交通出口,只允许防疫人员进入。”
林尔善心脏揪紧。
司芩点了两下手机,调出一张新型冠状病毒的图片:圆球状的病毒,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糖蛋白,构成蒲公英花冠般的形态。
“就是这个小东西。”司芩说。
林尔善凝视着它,眉头紧皱。
请你,手下留情。
他祈祷着。
漫漫长夜,司芩和程阳喝下板蓝根后渐次入睡。林尔善却无法入眠,不停地刷着新闻软件,希望权威的流行病学专家能给出一个应对方案。但是铺天盖地的信息碎片,都是民众的恐慌与担忧。
这时,手机屏幕上弹出来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