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也就是说,先可苏对人类是很安全的了?”
  “话不说绝对,任何药物都通过肝肾代谢,都有肝肾损伤的风险。除此之外,还可能存在未知的、个体化的不良反应。”司芩说,“我在10天之前出现症状、确诊新冠感染,7天之前药物研发成功,我是第一个服用的人。之后的每一天都规律服药,每一天都抽血化验肝肾功、电解质等指标,没有发现明显异常。但是自我感觉嗅觉较前欠灵敏,唾液有金属口感。我推测,这是因为先可苏在呼吸道体.液中浓度较高,产生的副作用,但是我可以接受。”
  “司博士,您也感染了新冠病毒吗!那您的症状和未服药的患者相比,有什么差异吗?”
  “咳嗽依然很严重,我上台之前喝了一整瓶止咳糖浆,现在也在忍耐。但是咳痰明显较少,因为肺内渗出较少,请看我高热时拍摄的胸部ct。”
  高热期是炎症反应的高峰期,而司芩的胸片,比大多数感染者的“白肺”要透亮很多。况且司芩是免疫功能活跃的青年女性,对新型冠状病毒理应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现在看来,炎症反应造成的液体渗出比想象中要轻很多,可见药物的作用。
  自从新冠疫情爆发,新闻报道铺天盖地,因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所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别说参会的医护人员,就算是没有医学背景的民众,也有了一定的阅片技术,都知道肺上越白、病变越重。司芩的明显属于轻症感染,如果是药物的作用,那大家就有救了。
  记者的语调高亢了几分,明显是打消了怀疑、燃起了希望:“司博士,您带病研究,实在是辛苦了!请您咳嗽吧,我们都不会介意的!毕竟忍耐咳嗽是很难受的。”
  “不是难受,是根本无法忍耐。那我咳了,咳咳咳。”司芩偏过脸咳了几声,顺便清了清嗓子,继续说,“临床试验全凭自愿,并且有偿。被试者不仅能得到一定数额的人民币作为报酬,如果试验顺利的话,还能得到一条命。呼吁大家踊跃参与先可苏的临床试验。”
  记者:“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自愿参加临床试验的新冠肺炎患者,最快多久能拿到药呢?”
  司芩:“目前疫情流行的地区,是以江城为中心向四周辐散,集中在北方。理论上讲,明天就可以送到各级医院。但是现在,各地响应居家隔离政策,公共交通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希望各级单位,能动员当地民众志愿参加药物转运、分配工作,保障临床试验有序进行。”
  地方官员:“我们一定充分动员、积极响应,快马加鞭,把药送到病人手中!”
  “辛苦了。”司芩陆续解答了一些问题,发布会的最后,她破天荒地露出一个不那么冰冷的微笑,“先可苏是送给各位的新年礼物,祝大家除夕平安,身体康泰。”
  一夜之间,死去的城市复苏了。
  各个关口重新打开、公共交通恢复运作,受疫情波及的省、市、区、县、街道办事处,分级设立试验药物领取点。患者可由家属帮忙申领,或在街道办登记、由负责人统一领取,分发到各家各户,同时扫码登记信息。住院病人就更方便了,由医院统一管理。
  卫健委开发了一款小程序“健康宝”,供患者自行记录体温、症状、不良反应等信息,供研究者进行大数据分析,以及作为患者诊治的依据。小程序会根据患者提供的信息,分析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染性,按照低(绿)、中(黄)、高(红)进行风险分级,提供个体化健康指导。只要病毒存在,长期有效。
  这个春节,大家在对自身的健康监控中度过。
  七天过去,患者的病情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死亡率明显下降,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尤其是年轻人群体,几乎在七天内痊愈,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如果非说有什么不良反应的话,大概就是假期之后迫不及待地开学、开工,精神状态一反常态。
  疫情来临,全国人民临危不乱、团结一心,以集体的智慧和勇气,打了一场太激烈的仗,好在最终大获全胜。
  润城市人民医院,仍是人满为患,但是氛围和年前截然不同。
  “王姨!今天怎么样啊?”程阳端着治疗盘,来到病人床旁。
  “好多啦!”王姨笑容满面,“特效药是真管用,我现在都没什么感觉了!”
  “那可太好了!司主任就是牛!”程阳曾经给司芩的气管镜打过下手、帮她取样,也算是“时代的弄潮儿、历史的推动者”,小小与有荣焉了一把,“姨,您明天出院,留置针给您拔了吧!”
  王姨豪爽地大手一挥:“拔了吧!留着怪难受的。”
  “好嘞!”程阳熟练地拔掉留置针,端着盘子回到护士站,遇上一个人熟悉的人影,“小林哥!你好点了吗?”
  林尔善笑笑:“嗯,全好了!”
  林尔善是在除夕夜中招的。当晚,他在给病人分发药物的时候,忽然感觉喉咙以下的主支气管一阵怪异的酥痒,咳了几声,也无法完全缓解。当时,他就有种不祥的预感,带着隐忧入睡。第二天一早,自然是高热不退。他给自己也来了一片先可苏,之后每天一片,七天一个疗程。中间也经历了咳嗽、咳痰、流涕、小刀剌嗓子等症状,终于在假期的最后一天痊愈。
  过年期间,林尔善和高燃的父母取得了联系,得知长辈一切安好。而高燃自从抵达江城,就受到军事化管制,不允许使用信息媒体,严防泄密,因此始终联系不上,万幸是没有噩耗传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