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周进借出了共享单车,我向他介绍了怎么刹车、怎么拐弯,对他说:“不要怕摔跤,你这么长的两条腿,随便撑在地上就稳住了,闭着眼睛都不会摔。”
  周进腼腆地笑笑,长腿一蹬,单车就往前走了。第一个拐弯,他用脚在地上点了一下做辅助,到第二个拐弯,他已经能够充分的把控方向。
  他骑了两圈,兜回来在我身边捏住刹车,单车稳稳地停住了。
  “我会了。”他咧开嘴笑,一口灿烂的白牙,“走吧。”
  从头至尾,正好十五分钟。
  我给了他一个大拇指。
  我们沿着盘山公路往山下骑行。夏天快结束了,山间的晚风从我们的袖口和领子里钻进来,带来阵阵凉爽之意。
  周进骑在我前面,墨绿色的衬衫被风吹得鼓鼓的。我忍不住联想,一边骑车一边笑。
  他听到我的笑声没有回头,像是怕我听不见,中气十足地问:“伍玖同志,你在笑什么?”
  我也大声回过去:“周进同志,我不敢说哈哈哈哈哈。”
  我不敢直说他的样子好像一只气鼓鼓的青蛙。
  一只会骑车的、气鼓鼓的青蛙。
  =======
  我们和老张在滨海广场碰了头,挑了一家口碑还不错的火锅店。
  老张戴着老花镜,把菜单擎得老远看,问我:“小伍要喝什么?”
  我说:“你们喝什么,我就陪你们喝几杯。”
  老张:“职业习惯,我从来不喝酒。小周也不许喝,夫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用车。”
  周进跟老张坐在一边,乖乖说:“是,师父。”
  “那我也不喝了,来点果汁吧。”我说。
  “酸梅汁行吗?”
  “行。”
  等上菜的功夫,我把李韵交给我的盒子拿了出来,递给老张。
  “李总让我转交给您的退休礼物。”我笑着说,“听说是专程定做的,我去拿的时候,还放在防盗的柜子里,估计值不少钱了。”
  老张惊喜地“啊唷”一声,微微起身,双手接过了盒子,当场就打开了。
  我好奇地看过去,金属盒子里面还套着个木制的匣子,匣子打开,里面有个法兰绒的衬垫,衬垫上放着一个皮质的小袋子。小袋子再打开,才露出了主角——一副金框眼镜。
  不是金色边框,而是18k黄金打造的眼镜框——盒子里有制造商的证书为证。
  制造商是一个奢侈品珠宝的牌子,我在地段最贵的地方看到过他们气派的门店。我只知道他们家的钻石很有名,没想到还能接眼镜框私人定制。
  火锅店的灯垂得很低,把这幅眼镜照得熠熠生辉的。
  我赞叹不已:“真好看。张伯,老板可真是看重你。”
  老张摘下自己的老花眼镜,试戴了一下李韵送的这副,四处张望了一番:“镜片度数也正合适。夫人连这个都注意到了……”
  他说着说着眼眶红了。
  我想抽纸递给他擦擦,周进已经先我一步,默默地递了湿毛巾过去。
  “今天是给您庆祝即将开始人生新阶段,都高高兴兴的,不要难过。”我劝他。
  老张揩了揩眼睛,说:“我高兴,高兴的……就是跟着夫人风里雨里地三十年过来了,我有点舍不得。你们两个年轻人,要好好珍惜工作机会,第一要务是忠诚,第二要尽心,办到了这两样,夫人不会亏待你们的。”
  我虽然有时候会抱怨李韵是个抠门的资本家,但是不得不承认,她对老部下还是有几分厚待的。老伍生病的时候,专家是她介绍的,医药费是直接从她的私人账户划的。虽然这100万本金要还,但是免掉的利息,按照正规贷款利率算,也有十几万。
  周进问:“师父,您退休以后去哪?我以后有机会顺道看您去。”
  老张笑着说:“回予省乡下了,那地方可偏,夫人那样身份的人,肯定不会去的,你怕是没有顺道的机会了。”
  我问:“张伯,你这么多年,没在城里买套房子吗?虽说乡下空气好,但是万一有个小病小灾的,上医院终究不方便。”
  老张说:“城里房子早就买好了。但是我闺女三十大几了,也没成家,一个人在乡下教书,说也说不听。我跟我老伴放心不下她,商量着给她去做个伴。我还能开车给她上镇上买个菜,取个快递啥的。”
  我突然很羡慕他的女儿,老伍要是还在,退休了也能给我做个伴。我怀念我们以前在嵩山武校相依为命的日子,日子虽然清苦,但是总会为晚归的另外一个人留着一盏灯。
  我跟着老伍来了a城,那时候有个词叫“ a漂”,漂了三十年,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外人。现在老伍走了,我突然意识到不用再执着于留在a城了。
  或许,还完债之后,我也该回到嵩山脚下去了。
  锅底翻腾起来,菜也上完了。
  周进默不作声,把三个人的杯子都拿过去,倒上了酸梅汁。
  老张郑重地举起杯来:“小伍,来,我敬你一个。”
  我忙放下筷子,双手举起杯子,跟老张碰了碰,“张伯,您太客气了,应该我先敬您的。”
  老张说:“可能你不知道,老伍住院那会儿,夫人跟我去医院看过他,那天你有事不在。老伍把你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好,我从来没有听他一口气说过那么多的话。”
  说实在的,我很意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