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那你回答我,如果你们真的就此散了,你不后悔吗?”
“如果连这点挫折都过不去,那也算不上真正的爱情了。”
丛容选择支持她,“好,那我就祝你,踏过千重浪,留在爱人的身旁。”
.
寂静的夜里。
沈郁澜坐在咯吱运作的风扇前,笨重的风扇脑袋随时预备往下掉落。
地上铺着一块干净的布,她咬着烟坐,手里拿着拼图碎片,去拼那副没有送出手的定制拼图。
那天调来监控,截取在那道小桥擦肩而过的画面,有种时光倒转的恍惚感,那一次本应该抬眼的对视,构成千千万万的遗憾,镶嵌在四四方方的木头框里,走进沈郁澜悲伤的眼底。
“姐姐,我们一定会成为例外。”
她坚信。
她把拼完整的拼图一片一片地拆开,仔细整理好,放进箱子里,藏进柜子最深处。
偶尔消沉,但她会控制好度。
假如只顾着黯然神伤,那她留在枣镇还有什么意义,那她们何苦分开。
睡不着,强迫自己闭眼。
在梦里想她,是一样的。
不能不睡觉,明天还要早起,睡不好,就没有力气干活了。
她把自己活得像个永不宕机的机器,穿梭在枣香渐渐浓郁的田间。
嘴里咬着的烟越来越烈,后背印出的骨骼越来越明显。
每晚,她总是留到最后,对着那株她们一起栽种的小树苗,托着腮,发上很久的呆。
之后的日子,她强迫自己做了好多好多事——
吃不下饭,逼着自己吃。
笑不出来,逼着自己笑。
还是很难过,还是很煎熬,但树上越长越大的枣,熬夜开很久的会、最后敲定的推广方案,技术团队几次外出学习带回来的更加成熟的经验,枣农们一天更比一天欣喜的脸庞,都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八月十六日。
这天是孙亚菲的生日。
再过几天,就可以挑选出第一批甜枣采摘后上市销售了。
大家一年的努力就可以看到回报了。
趁这个日子,镇上的年轻人们坐在一起,烤肉架子支起来好几个,围在一起举着啤酒庆祝。
高家女儿说:“这树上的枣长得又大又饱满,到时候,咱好好包装一下,肯定能卖出好价钱!”
孙亚菲笑着看向沈郁澜,“澜澜,要不要跟大家说一说,我们统一销售的路径。”
沈郁澜晃晃手里空空的啤酒瓶,“于先生,也就是陈太手下的人拿走一半,开价是去年的五倍……”
“哇塞!五倍啊!”
大家激动的尖叫声盖过她的声音。
吵得耳朵疼,她起身往一边走。
孙亚菲喊她,“去哪啊,澜澜。”
“我吃多了,走两圈消消食。”沈郁澜没有停步,没有转头,一只手举过头顶,朝她挥挥手,“剩下的一半怎么处理,你跟他们说吧。”
“好!”
举起来的手,脱力地垂落。
沈郁澜步伐逐渐艰难。
越是热闹的场合,她就越是空虚,越是煎熬,越是想她。
她们还有那么多约定的事没有做。
突然很想放弃这一切,去找她,去见她,看看她的脸,好好地抱一抱她,告诉她,这些日子,她过得有多糟糕。
“还没来得及和你过一次秋天,我们就分开了。”沈郁澜看着漆黑不见光的天,委屈极了。
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吧。
等枣卖出去了,等大家都赚钱了,等阿婆不用吃鸡蛋都舍不得了,等小女孩身上的衣服合身了,等外出务工的夫妻回来,等不再遍地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孩子们的娱乐活动不再是单调的跳皮筋和踢毽子,等黄土覆盖的小路全都铺上沥青,等路上不只有赶不动的驴车,等找到谁可以替代她来做领头人,等被时代遗忘的枣镇能往前追一追,她就可以去见她了。
拿出手机,想要转移注意力,看看微博。
闷雷声从山那边由远及近而来,几滴浑浊的雨,掉在她摁亮的手机屏幕上。
第112章港島有雪,你我分離
“看什么呢, 澜澜?”
刘桐突然从后袭击,想要搂她脖子。
她灵活躲开。
“其实你不用这么抗拒我,我没想怎样。”刘桐瘪了瘪嘴, “待会儿估摸着要下大雨了,你是不是没带伞, 我送你回家吧。”
“不用了。”沈郁澜退到安全距离, 笑了下,“不远, 我跑着回去就成。”
她朝大伙儿所在方向喊, “下雨了!差不多就收了吧!”
王冲大声地回,“没事儿, 我们再烤一会儿,沈姐, 你累了就先回吧!”
精力有限,沈郁澜一整天都在和别人打交道, 身累心累, 她需要一点自己的空间,安静地给疲惫的身心充电。
漫步在回食杂店的小路。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得十分舒服。
打开手机,想拍下雨水拍打河水这一幕的惬意, 摄像头还没翻转过去, 凶猛大雨毫无防备地从头浇到脚。
“姐姐, 你那里下雨了吗?”
沈郁澜抹了把脸,失神落魄一阵, 突然张开双臂, 在雨里转了个圈。
一圈不够, 两圈不尽兴。
衣服湿透了,她乐此不疲。
好久没有这么放松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