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百合>港岛有雪> 第228章

第228章

  脚底像是踩了风。
  丛容在她身后追着她喊:“等等我!你又要去哪啊!”
  沈郁澜惯性向前好几步,停步转身,隔着十几米,指着那座山,笑得张扬,“丛容,你看那是什么?”
  丛容怀疑沈郁澜脑子是坏掉了,“山啊。”
  “对,就是山。”
  “啊?”
  沈郁澜额前碎发略显凌乱,眼中的坚韧和勇敢掀起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如今残败不堪的小镇最为缺失的东西。
  而她有。
  只有她有。
  她像是肩负某种沉重的使命,认真地说:“我要承包这座山。”
  丛容问她为什么。
  她抬头看天,“我要扒开这四方天,我要让枣镇站起来。”
  那一刻,苍凉残阳洒在她脸上,她蓄势待发,犹如随时都会直冲云霄的鹰,没有人可以阻挡她走向成功的步伐。
  她从来都不是一个人。
  爱人赋予她无限力量。
  闻砚书在那张纸上写的话,丛容永远领悟不到其中真正含义,那是比“我爱你”更加深情而真挚的告白。
  「港島有雪,你我分離。」
  第113章你还在偷偷听够钟
  2025年, 秋。
  近两年,通过科学种植和精湛管理,大枣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人们看到希望, 枣树种植范围不断扩大。
  今秋,枣镇万亩良田喜获丰收, 预计大枣总产量较2024年增长百分之三十, 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家家户户都赚到了比往年高出好几倍的钱。
  其中沈郁澜承包的四千亩荒山在种植业发展的同时, 推行多元化经营, 将网络直播和品牌营销等新生态引入农村经济体。拓宽产业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正逢旅游旺季, 全国各地的游客不断涌入,对拉动周边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兴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是带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热潮。
  短短两年时间,枣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处可见挂着外地车牌号的车行驶在市政府出资修建的柏油马路, 环卫工人从早到晚在打扫, 街面一年四季保持整洁。
  各类商铺前热闹非凡,这些店铺,都是这两年开起来的, 游客多, 生意自然很好。
  年迈的老驴再也不用被老人从春天赶到冬天, 老人和老驴一起歇业待在家里,养家糊口用不上他们了, 家家户户的青壮年都回来了, 买一辆便宜的代步车已经是很寻常的事了。
  再也不愁赚不到钱了。
  家里没有地的, 没有店铺的,只要去找沈郁澜, 她都会帮助他们安排一个适合的工作,能说的去直播,能干的有体力活儿,有脑子的直接带去公司锻炼学习,有钱的想跟她合作谈生意的,凡是靠谱的,她都来者不拒。
  闻砚书离开时,留在她卡里的那笔钱,雪球一样,越滚越多。
  那道小桥还保留在原位,站在桥上,往远处一望,可见一栋特别惹眼的五层别墅。
  叶琼喜欢,沈郁澜就给她盖了。
  不止是她家,别家,很多都翻修了房子。
  枣镇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曾经一个被时代遗忘的贫困小镇,凭一己之力,让多年来gdp增速垫底的晋中市断层式急速飞升,前景良好,来年有望再创新高。
  作为乡镇振兴的主力军,沈郁澜功不可没。
  今年年初起,从地方台采访,到省台,到登报,上新闻,她荣获多项国家级表彰,前些天更是受邀参加央视网出品的“最美新农人”网络传播活动,专访系列和纪录片系列都有她的影子。
  最简单的白t配牛仔裤,过了很多遍水的帆布鞋,盘起来的长发,一双清澈的眼不卑不亢地面对镜头,侃侃而谈。
  现在的身份不同了。钱有了,事业有了,名望也有了。她还是和从前一样,节俭,纯粹。
  她没有变,可是,曾经她身边的人,有的还在,有的已经离开。
  丛容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去年,奶茶店生意最好的时候,她把店兑出去了,选择回到城市,帮助父母打理家里产业。
  她还是一个人,还是喜欢成熟姐姐,还是要微信被拒绝。
  前段时间自驾游去西藏,旅途中遇见一个小她五岁的大学生,管她要微信,她没给。
  回程路上,那女孩追了她百公里。
  她心一软,扫了女孩递过来的二维码。
  黄玖儿一直没有停止寻找那个能让她产生“爱的痛觉”的人,她非常渴望一段撕心裂肺刻骨铭心的爱情,幸运的是,她找到那个人了。
  两个人爱得死去活来,难舍难分。
  23年冬天,出柜失败,她和家里人闹掰了,义无反顾地跟女朋友去了北京,两个人挤在小小的出租屋里,一起为了未来奋斗打拼。
  她很久没有回来过了,沈郁澜很久没有见过她了。
  沈半月去了伦敦留学,张愿陪她一起。
  换了新环境,认识新朋友,再加上治疗得当,沈半月性格变得外放很多,可能,这就是她本来应有的样子,当初只不过是压抑了本性,现在整日流连各种party的她,才是真正的她。
  每天玩到凌晨回家,张愿怎么管都没用。
  直到有一天,张愿被她气哭了。
  然后沈郁澜就再没收到张愿发来的控诉沈半月贪玩的微信。
  谢香衣走了。
  去了哪里,是个秘密。
  听初中同学提起,谢老师在朋友圈官宣了一个女孩子,年龄和她们相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