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紧接着便听白府尹建议道:“若要让天下学子看到朝廷对科举的重视,依老臣所见,主考官一事,还得有劳几位阁老。”
  秦老大人立即出列附和:“臣以为白大人所言有理,三位阁老威望、学问、身份均合适。”
  他们两人这样一说,谁能反对?
  三位身居高位,自然有威望。且都是两榜进士出身,学问肯定也不会差。
  而且,有谁敢站出来说阁老不配?
  端谨太后一直没有说话,此时也只淡淡看了林云紫一眼。她已经猜到他们的想法。
  但这事,爷爷只能接招!
  果然,马上就听林云紫笑着问道:“既如此,余大人、向大人、曾大人,谁愿意揽下此事。”
  曾阁老立即上前自荐:“臣虽不才,但愿尽全力。若有负所托,甘愿受罚!”
  向阁老笑道:“曾大人的学问,大家有目共睹。实在不必自谦。”
  又对着上首的两位太后荐道:“臣年纪大了,又有都察院的事,实在分身乏力。曾大人年轻,学问也极好,臣以为是最合适的人选。”
  余首辅这时候才看明白曾阁老的打算。
  曾阁老想要他的首辅之位,一是要让他出错。只有他犯了错,才能把他从首辅位置上挤下来。
  林文康现在就在干这事。虽然还未对他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可被弹劾多了,究竟会有影响。
  另一方面,曾阁老要提升他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力。担任科举主考官就是最好的机会。
  他们早就定下了曾令安做主考人选。
  他想要阻止曾令安,那就只能自己上。
  他自己肯定比曾令安更有资历。
  可他若担任主考,曾令安和林文杰必定会在科考上给他制造麻烦。
  科举呀,一旦涉及个作弊什么的,他可就彻底翻不了身。
  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绝不能让曾令安上,那不是给他铺路吗?
  至于让曾令安上,他给曾令安使绊子?焉知道那是不是另外一个坑?
  明知道前面有坑,他也得硬着头皮上。
  还好,主持科考的礼部尚书是自己人。副考官已经定了姚长亭,也是自己人。其余的考官也尽量选自己的人,再小心一些。对方想阴他,也不是那么容易。
  第324章 人选定下】
  一时间,余首辅脑子里闪过各种可能。
  但他决断也很迅速,不论如何,主考官这个位置,他必须争取。
  于是打断向阁老,也对两位太后自荐道:“事关科举,娘娘所虑极是。老臣深受皇恩,愿为科举出力。”
  这话一出,就摆明是让两位太后在他和曾阁老之间挑一位。
  余首辅表明态度后,余派的官员纷纷出来支持。
  林云紫似乎并不愿意,有些迟疑地问道:“余大人能胜任此事,本宫自是不会怀疑。只余大人到底年纪不轻,户部如今的事务又多,余大人还有内阁的政务需要处理。本宫实在是担心余大人分身乏力。”
  曹国公立即出来附和,对着余首辅阴阳怪气地道:“有礼部和姚大人协助,难道余大人还担心曾大人办不好此事?娘娘也是体恤余大人,余大人还是以身体为重。”
  这话骂得太直白。这次科举,礼部和姚长亭都是余派的人。余首辅这是想把非余派的人全部踢出去,这心也太大了些。
  刑部的杨侍郎见曹国公就差指着余首辅的鼻子骂了,哪里能忍?
  当即跳出来反驳道:“国公爷何必挑拨?余大人心系科举,想为朝廷尽力,难道还有错?”
  林文杰也不甘示弱,回敬道:“余大人不辞辛劳,身兼数职,倒是我等为官楷模!只余大人又没有私心,杨侍郎何必急着解释?”
  这话不仅讽刺了余首辅,又骂了杨侍郎此地无银三百两。
  余大老爷自然不会示弱,对着林文杰质问道:“杨大人不过为我父亲说了一句公道话,永宁伯就急着针对杨大人。难道是担心曾大人的资历够不上主考官一职?”
  这话就再直白不过,竞争主考官一职,曾阁老的资历比不上余首辅。
  余派的人刚才还有些悠着,这会儿见余家大老爷如此直接,也不和曹国公、林文杰等人打嘴仗。立即转向,将矛头对准曾阁老。
  “余大人入阁多年,天下学子谁还不知余大人的名字?真要让天下人看到朝廷对科举的重视,余大人自是最合适的人选,曾大人到底年轻了些。”
  “曾大人也不必着急,曾大人入阁不过一年多,以后有的是机会!”
  这话就是暗骂曾阁老现在就想跟余首辅争权,还嫩了些。
  “是呀,曾大人若为国家考虑,应该知道谁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话是骂曾阁老为了一己私欲,不顾大局。
  虽然被一堆人骂,曾阁老依旧很稳。
  “下官不过自荐,就引来如此多的骂声,属实是没有想到!”说着扫了一眼那些骂他的人。
  紧接着又对着上首诚恳道:“下官不管别人如何议论,但下官自为官之日起,为国为民的初心从未改变。下官亦不会为自己辩驳,全凭两位娘娘定夺!”
  余家一派的人都在心里骂道:就你高洁?你可真会演!还为国为民,怎么就能如此不要脸?
  向阁老也扫视了一圈那些骂曾阁老的人,似笑非笑地问道:“你们没有私心?急着跳出来骂曾大人是为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