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小时候,
  生活的味道是每天放学后外婆家的饭菜香,
  是八月天,坐在院子底下乘凉时的桂花香,
  后来渐渐的长大了,生活是每周从学校回到家,是妈妈洗过的衣服上的洗衣粉香。
  甚至是偶尔看见爸爸吸烟,把我呛出眼泪的烟雾。
  再后来我们参加了工作,生活的味道就变成了逢年过节,从家里带来的腊肉香味。
  还有城市里面,根本就无法闻到的硝烟味。
  这是我们记忆中的味道,也是人生中酸甜苦辣的味道。”
  许向阳说完之后,朝着观众席的五位评委,还有面前的一些参赛者,微微形了一礼,然后就回到了座位上。
  听了许向阳的这首《味道》,陆凡这才明白他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推崇。
  原因很简单,就是许向阳有这种实力。
  魏友人和其他几位评委分别进行了点评,他们的看法都大同小异。
  写诗其实是一个很细致的活,必须要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然后在毫不起眼的放进诗句里。
  无形之中,读者就会产生代入感。
  许向阳心思细腻,经常从小处见文章,比如这一首《味道》,就是典型的代表作。
  尤其是最后那一句,这是人生中酸甜苦辣的味道,更是将整首诗都得到了升华。
  魏友人给出了解释,“在座的多多少少都懂点诗,所以他排在《故乡风情》的前面就是这个原因。好了现在宣布获得第一的诗。他就是陆凡写的《游子谣》,有请陆凡。”
  说实话,徐向阳的这一首《味道》已经让许多人都觉得特别惊艳了,就像魏友人刚才说的,虽然看上去简单,诗里面描述的正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一般人还真不会注意许向阳把它描写了出来,让听者有了一种感同身受的想法。
  但是他们听到会有人说这还不是获得第一的作品,一个个都坐不住了。
  ps:这两首诗是我乱编的,不好的地方多多见谅。《游子谣》是戴望舒先生的,本来想写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看了一下内容和主角的情况有点不太符合,所以就用了这一首。
  第716章 《游子谣》
  其他的参赛者都露出了震惊的神色,许向阳的诗一向很有灵气,每一届的诗歌大赛都是他拿第一名的时候多。
  所以这些人如果要争夺的话,能够得到第二名,都已经很高兴了。
  毕竟他们也只是诗坛中较为有名的人,和评委席的这些人相比,还差了一点点意思。
  虽然以前也出现过许向阳排第二的情况,不过排在他前面的的确确都是让许多人都叫好的作品。
  如果魏友人刚才说的是其他任何一个人的名字,或许大家都不会觉得惊讶。
  毕竟人家这么多年的积累,写出几首好的作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
  刚才魏友人可是亲口说出了获得第一名的是陆凡啊!
  难道陆凡写现代诗也这么厉害吗?
  大家面面相觑,一个个都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而直播间听到这个消息,网友们更是热疯了。
  “完了完了,今年参加诗歌大赛的其他选手恐怕都要遭到陆凡的吊打了。”
  “哪里有陆凡,哪里就有热闹可瞧,所以今天我来了。”
  “我觉得陆哥为人其实还是挺不错的啊,怎么到哪里都不得安宁呢?”
  “话也不是这么说的,人家陆哥好像也没干什么吧?难道不允许他在现代诗歌这方面也有天赋吗?”
  “就是,要怪也只能怪他们这些人技不如人,怎么能怪我们陆哥的事呢?”
  直播间议论纷纷,人气再一次的得到了飙升,竟然达到了7000人。
  陆凡听到自己的名字,直接走了上去。
  同样先向五位评委问好,然后又向一起参赛的其他人微微鞠躬,拿着刚才自己写的那首诗,认真的朗诵起来。
  实际上他不用看也能背诵的出来,如果这么做,完全是因为尊敬在五位评委。
  “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
  “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
  “---游子的家园呢?”
  “……”
  “清丽的小旅伴是更甜蜜的家园,”
  “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踯躅。”
  “唔,永远沉浮在鲸鱼海蟒间吧。”
  ……
  陆凡朗诵完之后,直播间好像时间静止了一样,根本就没有一个人说话。
  几秒钟之后,却全面的爆发了。
  “我文化低,我好像看不懂这首诗。”
  “俺也一样。”
  “虽然我是陆哥的粉丝,但是说实话,我觉得还不如刚才许向阳写的好。”
  “其实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这一段段的排比句,还有一些抽象的写作手法,我是真的看不懂。”
  “看不懂,没关系,只要你们记住陆哥写的东西都牛逼,那就行了。”
  网络上弹幕突然得到了全面的爆发,但在现场的华云峰却忍不住笑了起来。
  当然了,人家也知道注意场合,并没有笑出声,而是打心里在嘲笑陆凡。
  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不可能面面俱到,还真以为自己学了一些东西就可以纵横天下了。
  他刚才写的这首诗,既没有鲜明的节奏感,也不押韵,节拍划分也很难,单单是凭着这几点,它就算不得是一首好诗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