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8章

  要是评选最受欢迎的电影,那陆凡的优势可就大得多了,粉丝们投票可以把所有人都给吓死。
  不过陆凡对此一点也不担心,虽说粉丝数量的多少并不会他得影帝的概率,但问题是他的演技在国内已经属于第一梯队的水平,甚至在某些细节方面连一些大家公认的老戏骨都比不上,如果这样还拿不到影帝,那他真的就无话可说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一次应该不会像上次在金曲奖那样,出现意外吧?
  陆凡只是对自己的演技有信心,但不是说在电影这一块是无敌的,和乐坛不一样,其实在影坛大家一直都在进步,而且那些大家喜爱的影帝、影后,也一直没有退居二线,陆凡这一次又是以一个亲人的身份,和这些大佬们同台竞技。
  但是陆凡慌吗?
  一点都不慌!
  如果和在乐坛一样一直走向平民,那还有什么意思?
  人生寂寞如雪,总该挑战一些有难度的东西吧?
  陆凡为什么会觉得乐坛在倒退,但是影坛却在进步呢?
  那是因为这几年出现了许多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如果一切以商业片的角度去看待的话,有的电影就获得了口碑,又获得了票房。
  而且还有不少人参演的电影总票房超过了一百亿,华夏票房过百亿的男女演员,至少有一二十个。
  如果这些人的电影真的像某堡垒一样,他们的总票房是不会超过百亿甚至更多的。
  穿越青春剧的夏洛,致敬白衣天使的华夏医生,还有华夏科幻的巅峰之作拯救地球,以及让我们铭记历史和先辈的抗战片,这些都是大家心目中的好电影,评分不低的同时也获得了极高的票房。
  这些演员们始终在为华夏的影坛做着贡献,为观众们带来更好的作品,这就是艺术文化的进步。
  乐坛方面,其实也有人在做着很多努力,但在资本的面前,他们却无能为力,最后只能向市场妥协。
  好在陆凡杀出了一条血路,让许多人都看到了希望,原来音乐不靠炒作和噱头,靠着实打实的质量依旧能够出头。
  别说什么现在的电影都商业化,没什么艺术性,像《让子弹飞》、《你好,树先生》、《活着》之类的电影再也不会有了,当初小时代系列或者近二十亿票房的时候,没有一个观众是无辜的。
  所有的电影创作人都会觉得,这样的电影也能够挣到钱?
  那大家精心打磨,甚至在每一个细节都想给大家带来更好体验的电影创作人,还有什么激情和动力把电影拍得更好呢?
  陆凡觉得,不管从什么方面来说,从口碑和票房就能够体现出华语影坛的进步。
  而那些带有深刻内涵的电影,也是因为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大家口口相传,以及不断的解读,大家才记住了它们。
  《万剑穿心》《推拿》在前几年都被网友们认为是年度最佳电影,甚至在各大电影奖项上出尽了风头,但票房却非常的惨淡,以至于在影院匆匆下线。
  难道这两个电影不够好吗?
  那是非常的好,不但网友们认可,就连专业的电影评审机构也给它们颁发了奖项,但问题是在票房这方面就是比不过大家都在骂的小时代系列。
  其实陆凡之前对这方面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后来自己当了导演,有时候也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所以才知道电影行业是多么的残酷。
  金鸡奖,金像奖,还有金马奖是两岸三地最权威性的电影奖项,其实网上还有一种说法,华夏的三大电影奖分别是大众电影百花奖,华夏电影金鸡奖,以及华夏电影华表奖。
  其中的华表奖更是被大家称为政!府奖,其背后意义可见一斑。
  后面三个是内地设立的,不管是含金量、还是权威性,那都毋庸置疑,只要能拿奖,那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影后影帝。
  这几个奖项,一般从名字上还有地区去区分,比如华语三金,指的就是内地的金鸡奖,香江的金像奖,湾湾的金马奖。
  华语三金的覆盖面积大一点,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华人演员,任何的华人都可以在这三大奖项上面大展拳脚,前提是只要你有实力。
  而内地的三大奖项成为华夏电影三大奖,随着内地的文化经济飞速的发展,可以说这三大奖项也越来越受到所有人的重视。
  百花奖和华表奖举办时间不再十二月,时间一般在五月到六月份左右,陆凡就凭借着《我不是药神》,在百花奖获得了一个最佳配角,而朱志明则是遇到了一个老戏骨,错失了最佳男主角的奖项,只获得了一个提名。
  在百花奖和华表奖上,《我不是药神》和《太极张三丰》获得了其他的一些奖项,最佳摄影、最佳音乐等等,但因为和陆凡的关联性不大,所以他也就没有过多的关注。
  虽然电影里面所有的音乐都是他一个人包办的,但一部电影要靠音乐去获奖,陆凡觉得有点本末倒置。
  这一次对陆凡冲击两岸三地三大影帝的机会,说不在意那肯定是假的,虽说电影票房代表着另一个方向的成绩,但陆凡作为演员加导演,不拿点权威性的奖项,估计也说不过去。
  这不符合他的性格!
  所以他决定了,华语三金这几个奖项他是不会去的,因为他就想陪老婆。
  但这并不妨碍他有机会拿影帝,反正他不去,剧组的其他人肯定也会去,帮忙代领奖项,这都是很常规的操作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