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说得毓华心里更是七上八下。她没有不愿低头,但却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把这些杂志贬得一文不是。
  “可是小姐,你要知道,你是打算和书过一辈子,还是和姑爷过呢?”
  她想了想,叹口气,便给军营打电话找老徐。
  几次都是一位姓刘的副官接的,告诉她最近老徐很忙,若夫人愿意的话,可以来军营探望。
  毓华看着秋娟期望的眼神,和副官说,跟他讲一声,我下周去看他。
  以贤妻之名。
  第8章 七、他喜欢的从来只是家雀
  前去军营那天,是刘副官开车来接她。
  她带了几道精心烹制的南方小菜,粉蒸肉,腐乳烧豆腐,红焖虾,清炒小油菜,放进保温食盒。
  此外,又从农家弄来了一筐秋天的柿饼,分给下面的官兵。
  而听说那位冯旅长有西方信仰后,便去城里的面包房挑了一种列巴,一种赛伊克,打包带上。
  抵达军营后,听说丈夫还在开军事会议,便托刘副官将面包进献给冯旅长,把柿饼给军营手足分了,又额外多给了刘副官一些。
  刘副官连声道谢,将她先送去军区宿舍。
  宿舍内十分整洁,衣物被褥倒也收得齐整,只有几双鞋沾满泥泞,放在门口。
  左右无事,毓华便将他的鞋袜清洗了,又整理了一下被褥和衣柜里的衣服。
  完事后就抱着食盒等他,然而丈夫一直没回来,眼见窗外的黄昏渐渐稀薄,被黑夜一口口吞噬,她也慢慢合上了眼皮。
  模糊中听到“当当当”的声响,把她赶出梦境。
  抬头一看报时钟,12点了,怎么丈夫还没回来?
  她有点担心,将食盒放下,悄悄走出去。
  夜色寂寥,已是熄灯时刻,军营内一片漆黑。
  模糊中听到有一种清脆的鸟雀鸣叫声,连绵起伏,像一串铃铛滚落在心上。
  伴着鸟叫,风中隐约也送来一串人语。
  她不知不觉就走到一处拐角,远远闻到一阵烟味,抬头见角落的黑暗中浮着两点橙红色,忽明忽灭。
  “上次跟你说的事考虑得怎样了?”
  “没必要这么急吧,我不是带着她嘛。”
  竟是丈夫的声音,她心头一喜,刚想走上前去,却听他们又谈起来:
  “可你和嫂夫人有一两年了吧?家里老太太不催?”
  “在老家,管不着。”
  “跟着老冯你迟早要出头,等你建功立业了,打下的江山没个后人接替,心里没疙瘩?”
  老徐沉默了,她的步伐也停下了。
  “嫂夫人今天来看你,连我们这班手足都想到了,想必通情达理。”
  老徐还是沉默,半晌忽然开口:“消息当真?不会是哪里的骗子吧。”
  “我表哥就是找的那村里的姑娘,一次就有了。听说他们村里有口井被送子观音点化过,那儿又穷,就有了这肚皮生意……”
  才知道是在讲借腹生子的事。
  夜深,风大了起来,她紧了紧身上,伫立许久。
  看老徐还犹豫,身旁的同僚又劝:
  “有什么可为难的。反正是借种,生下来若是个大胖小子,交给嫂夫人抚养,就算她一辈子自己无后,也算有了依靠……”
  她有些站不住了,也不记得是怎么回去的。
  等老徐进门的时候,只看到她怔怔地坐在床边发呆。
  “你的面包冯旅长收到了,很喜欢。手下那班兄弟也说谢谢你送的柿饼。毓华,你做得不错。”
  她抬头看看他,见他眼神有些躲闪,她只怕自己的笑容也很僵。
  “给我带饭了?你自己吃了没?没吃就一起吧。”
  老徐把桌上文件堆到一边,打开食盒。
  她站起身,游魂一样地替他布菜,一言不发。
  老徐并未察觉,有一搭没一搭地问她最近可好,又解释近来军中事务繁重,很快就要去趟西北了。末了又随口一问,上次跟你说的没忘记吧?
  是让她不要再碰那些在他看来非常危险的报刊书籍。
  毓华低头不作声,老徐又道,知她爱看书,那就看看《绣像小说》、《礼拜六》之类的吧。
  那些小说讲讲人间情爱,无害。
  然则他所列举的杂志并非只刊登鸳鸯蝴蝶之流,里面也有不少进步的内容。
  但她懒得解释了。
  老徐看着低眉垂首的她,忽然觉出几分可爱,想起从前她还是个书房丫头的时候。
  心中勾动了一丝火,伸手指挑了挑她下巴,让她今晚就别回去了。
  **********************************
  她枕在清凉的床衾中,睁着空洞的双眼盯着天花板。
  老徐把手放在她腹上,一遍遍摩挲,蓦地深深叹了口气。
  怎么跟家里那几个一样,都没个动静。
  对不起,要不然…你再娶个姨太太吧。她声音冷淡地道。
  老徐打了个呵欠,翻了个身。
  再说吧,还不是时候。
  她心中一阵透亮,什么都明白过来了。
  也想起了家里那几个姨太太的眼神,原来从头到尾,她和她们并没什么不同。
  当晚,她一夜未眠,听着军营外有一种云雀叫了一整夜。
  其声清亮,欢悦,轻盈划过夜空,都能想象出它们凌波蹁跹的样子。
  可那不是老徐喜欢的野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