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笔误?当我好糊弄呢。听听你自己写的什么!造句,维护,‘维维护食第一,没人敢说第二’。维维是谁?”
  “我在这里新交的好朋友。”
  一只被主人抛弃的癞皮狗,经常在校园操场上出没。
  常欢有一日无意中撞见,后来就会有意识地省点午饭口粮喂给它。
  “很好。你倒是重情重义啊。”毓华气极反笑,“却不知把我的话放在哪里?”
  常欢起身蹭到她跟前,刚想说什么被毓华一把推远了几步。
  “干嘛呀。”常欢整整衣衫,略带委屈的口音道,“我咋没听你的话?哪篇课文背不下来?谁见了不夸我一句记性好?”
  “你既连文章都背得下来,认几个字就那么难吗?还是你压根想躲懒!”
  “这才上了几天学?你就指望我给你背一本字典?我又不是神仙!”
  “那你下课干什么去了?补课补课,补了些什么东西?”见常欢不回答,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毓华更是气恼,“不用问,一定是跟你的维维玩到天昏地暗吧?”
  “维维没爹没娘,怪可怜的。”常欢突然抬起头,睁着两个水汪汪的大眼睛瞅着她。
  又装无辜。
  毓华硬起心肠不去看她,低喝了一声:“许常欢,你别装了!你想浪费时间是你的事,想走回头路,讨一辈子饭,当一个永远被人瞧不起的人,就不要找借口!”
  毓华说着激动起来,嗓音都颤抖了。
  常欢愣了一下,回过神来道:“姊姊,你别发火啊。”
  见毓华没反应,又悄然上前几步,伸手拽拽她衣服,柔声道:“我给你道歉好不好,你消消气。一切都是我的错,成么?”
  毓华看向她。只见常欢低眉垂目,声音细沉下来,脸色也庄重了:“姊姊,实话跟你说,我不是故意不学的,是我打小认字难,别人一遍能记住的,我得花十遍。那些字符在我眼前就像蝌蚪一样,认不准。”
  毓华审视着常欢的神情:“有这难处为什么不一早告诉我?”
  “我怕。”
  “怕什么?”
  “怕你觉得我真有病,又怕你不信我,觉得我在躲懒找借口。”
  常欢直直看着她,眼神湿润润的,蒙了一层雾气一般。
  毓华心里忽然软下来,叹了口气:“你让我拿你怎么办好呢。”
  “要不你教我?”常欢小声道。
  她微微一愣,常欢依然定定的,毫不偏航地望着她。
  毓华想了想道:“我可比你老师凶多了,记不住戒尺伺候,你不怕?”
  常欢的眼神弯得像个月牙:“姊姊疼我,不会打很重的。”
  第13章 十二、疑窦
  次日起,毓华着手教她。晚饭时检查作业,饭后则到常欢的阁楼里带她认字。
  她发现常欢倒不是每个汉字都认不得,有些简单的能辨认出,但笔画一多,就记不得了。
  毓华亲手画了一叠记词卡,教她结合卡片上的图画来记忆。
  “这盒卡片好好收起来,随身带着,没事就可以拿出来翻翻。”
  她相信通过这种耳濡目染的不断灌输法,不信常欢还记不住。
  为此她颇费苦心,有时还把几张图画连缀成一个小故事,比如:
  茶叶的“茶”字,是人行草木间,记住人在天地之间行走,昂首挺胸。
  所以茶水是中国人最喜欢喝的水。
  再比如,“武”这个字,可以想象成是“止戈”两个字的结合。
  一个人用一定的武力技巧停止了兵刃之间的争伐,这是武技的最大效用。
  很形象,不过在所有的字卡中,常欢说她最喜欢“家”。
  画了一个茅草屋,还有一些牲口。
  何为家?一所洞穴,本来空无一物,但养了猪牛羊鸡,就有了生气。
  住在这儿的人,就成了家人,互相扶持,彼此包容地一直开心生活下去。
  “那我们是一家人吗?”常欢边吃饭边看着她鼓捣卡片。
  “我们互相扶持,当然是。”
  “那姊夫呢?”
  毓华一愣,看向常欢:“姊夫怎么了?”
  “他也是一家人嘛?”
  “为什么这么问?”
  “那你们为什么睡两个房间?”
  毓华眼神躲闪:“你姊夫他处理军务忙,作息颠倒不想吵着我。特意给了我一间。”
  “是吗?但你们看上去很客气的样子……姊姊,你们是不是还没和好?”
  “别胡说,小孩子家管大人那么多事做什么。快点温书。”
  常欢没有多说什么,低头盯着字卡,不再多问,毓华暗暗松了一口气。
  ************************************************
  字卡识字像是个不错的法子,常欢不再晚回家了。
  每日放学后直奔家门,一进厅堂,也不管老徐在不在家,把书包往沙发一扔。
  拿起纸笔就在饭桌上写起作业,还把字卡在桌上一一排布起来,大声诵读。
  有时老徐恰巧在旁和毓华交谈日常见闻,屡屡被打断。
  他忍住气,好言劝慰:“常欢乖,上楼去温习功课。”
  常欢一眼都没有瞟他,理直气壮地道:“姊姊让我早回家,说要在她眼皮底下管我功课的。那我上楼去?”
  目光是瞅着毓华,毓华立刻冷着声道:“坐下,安静写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