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抓紧一直备好的护心丸药瓶的曹操先含了一粒在口中,他看着萧佚作出承诺,“只要这位才子名副其实,非沽名钓誉之辈,操定为才子留于一席。”
  得到诺言的萧佚去殿外将‘才子’请了进来。
  曹操看着缓缓步入殿中的女子,提起来的心终于放下了。
  好消息是不是一些超乎常人见识的有才之人,坏消息是这名才子是名女子,还很巧合得是曹操认识之人的女儿。
  “蔡琰见过曹太守。”换上干净朴素钗裙的蔡琰向曹操行礼,她对两侧尖锐不友好的目光置若罔闻,哪怕那些目光夹枪带棍似是要将她活剥生吞。
  认识蔡琰的曹操相信蔡邕的女儿不会是个草包,他同样有注意到两旁那些眼含震惊凝眉抗拒的文人,他复问萧佚,“清长可确定要引荐蔡伯喈之女?”
  “有才之士,为何不荐?”萧佚反问。
  毫无意外的曹操看见有人忍不住站起来反对这件事情,“牝鸡司晨之事怎可做!?”
  萧佚先是看了一眼曹操,见这人端坐不见开口的动静,他知道曹操是想先就此检验一番蔡琰品性,连堂下区区双手之数的人都无法忍受,日后又如何去面对天下人的指点。紧接着他看向同样望过来的蔡琰,萧佚脸上不见怯色,他没有再讲话,反倒是说哈温声细语的蔡琰出声反驳了对方。
  反驳时语气仍然温柔的蔡琰不慌不忙,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应对着周围人的刁难,反倒是衬得周围那些提声拍桌之人面容狰狞。
  暗中欣赏蔡琰这份气度的曹操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争吵时有注意曹操反应的人咬牙,话锋一转将矛头对准了一开始引荐蔡琰的萧佚,“庸人!尔可知所为是倒反天罡!如何对得起武陵萧氏对你的教导?!”
  这话说得蔡琰话语一顿,她看向连家族都被搬出来的萧佚,不知道这人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回应。
  “诸位同僚这般抗拒,是看不起蔡伯喈家学?”萧佚没有回应那人的指责反倒将问题抛回了他们,面色冷淡的萧佚接过一开始没参与进来的郭嘉递来的茶水润喉,不动声色地开始加码,“想必是瞧不起蔡伯喈的学问,认为他家学浅薄、家风不严,觉得被蔡伯喈一手教育长大的孩子必定学识粗陋。”
  场上寂静。
  不说蔡邕去世没多久,妄议死者是大不敬之事,就是蔡邕学问推崇之人不少,其书法音律文学等方面无不能称为大家,他们一群小辈若是回错一点怕不是要被那些人戳着脊梁骨骂。
  “诸位怎么不出声了?”萧佚语气无辜地说道。
  “黄口小儿竟如此能颠倒是非!蔡伯喈学识我等皆钦佩不已,并非有贬低不屑之意,我等劝说蔡氏女也是为了蔡大家的名声考虑!”有白发苍苍的老儒生拍桌反驳,能言善辩将他们的本意做了美化,“倒是你这庸人平日鼓弄鬼神之说,真的是我儒家学子吗?!”
  原先和萧佚约定好这次由他自己和蔡琰二人自行解决危机的郭嘉坐在位子上,嘴角挂着抹笑意,“这话可就说得冠冕堂皇了,你们不就是害怕自己连一介女子都比不过,害怕她顶了你们的位置甚至更受主公器重。”
  郭嘉这话没比萧佚说得委婉。
  如果萧佚的话是在暗中挖坑,那郭嘉此言无疑火上浇油,将事态推向了更加严峻的地步。坑可以跳过,这涉及自身能力的话可不能随意,被讽刺了自身能力不足的一干人起身,“今日势必要和你们三人论得清楚明白!”
  稳坐高台的曹操见情况不妙求助地看向同样从头到尾没有下场的荀攸与
  刚刚下场站在好友身边的戏志才慢条斯理地回呛对方。
  ……他怎么忘记这几人是好友了。
  荀攸起身经过曹操时微微躬身,“现在怕是只有叔父能劝阻两方,主公还是去请叔父来吧。”说完荀攸转身走向萧佚,在他们身后坐定,虽然没有出声但显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曹操:快、快去请文若过来!
  ……
  在家中休假的荀彧见今日风清日朗,差人备好了车马准备去一观东郡城外的山温水软,乘兴而游,兴尽便归。看见城外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之景的荀彧心情很不错,他已有将城外景色描绘下来的意愿。
  怎料刚到门口还没下马车的荀彧听见有人在呼喊他,掀起帘子一看,那人颇有些面熟,正式每次曹操有事与他商谈时前来传话的家仆。荀彧看着急急忙忙下马跑来的仆人,疑惑地询问对方的来意,“今日主公有事找彧?”
  “荀郎君,”喘着粗气的家仆指着太守府的方向说道,“主家让小的来寻你尽快去一趟太守府,那里正吵得不可开交呢!”
  满脸疑惑的荀彧问家仆,“你来之时,主公可有什么叮嘱你的?”
  喘气声一顿的家仆回忆着来时的场景,想起曹操说过什么的家仆回道,“主家说这次争吵双方是萧郎君和其他人,希望荀郎君能从中调停一二,让他们莫要伤了和气。”
  听闻此言荀彧有了不好的预感,他连忙下车上了家仆骑来的马匹,不管家仆能不能追上骏马的速度荀彧快马加鞭,向着太守府而去。
  等荀彧到了太守府门口,府门口的侍卫见到他急忙拉开门把荀彧放了进去,并给荀彧指明了今日太守与属下是在哪个厅堂议事的。府内无法骑马只能快步走的荀彧站在了那个厅堂外面,说实话这未免有些太过好认,若是没有侍卫指引荀彧也能一眼认出来是哪间屋子在争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