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可惜,这世间的高手,多是如西门吹雪和薛衣人一般,宁愿死,也要拼一个高低。
  不管薛衣人愿不愿意,这一战都算了结了。
  他的目光落在仍旧坐在地上,把剑当支撑的贺小乐身上。
  他道:“你难道一点都不会不甘心?”
  贺小乐扬起头,对着他嘿嘿一笑,说道:“一点都不会不甘心,没人受伤没人死,这岂非乐事一件?”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人生已经如此之短,又为何还要争短竞长?
  薛衣人已老,他有些懂了。西门吹雪却还年少,他的人生路还很长,他当然没有办法明白。
  薛衣人叹了一声,他将与西门吹雪的对战约在了三天以后。
  看着西门吹雪年轻不服输的脸,薛衣人有一种预感。也许不久之后,这天下第一剑的名号,就要易主了。
  【作者有话说】
  1.“他的剑剑身很长,比江湖人通用的还要长三四寸”修改自原著形容。
  2.“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前两句出自戚继光的《练兵实纪·卷四·第五.校腰刀》,后两句没找到具体出处。
  3.薛衣人的剑每次都是六剑,来自原著说法。
  4.“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出自白居易《对酒五首》
  第53章 江湖少年团(二十二)
  ◎人间悲喜◎
  岁月如秋梧,声声催人老。
  第三日的决战,新剑神终究是取代了老剑神。
  薛衣人败了。
  西门吹雪白衣染血,他受了不轻的伤,但这些伤都不致命,而他的剑却已没入薛衣人的胸膛半寸。
  西门吹雪的剑并未再往前送去,但薛衣人知道,他输了。
  或许从他上一次受伤得贺小乐医治开始,或许从薛笑人死在他的怀里开始,或许更早,早在他安居一隅,每日品味曾经的丰功伟绩开始,他的剑心便开始退了。
  他极力挽救过,他也想像西门吹雪那样一心只有剑。
  可惜他不是西门吹雪,他受不住寂寞,他喜欢松江府的热闹。
  他喜欢世人对他的夸赞,他求名也求不被世间忘记。
  薛衣人的剑钝了,西门吹雪的剑却更锋利了,此消彼长之下,结局已经注定。
  西门吹雪收回了染血的剑,如松挺立,不言不语。
  薛衣人看着手里陪伴了他一生的长剑,同样不语。
  贺小乐忙上前去给两人止血治伤。
  就像西门吹雪和薛衣人不能明白他为什么不在乎输赢一样,他同样也不能明白这两个人为什么一点也不顾及自己的性命。
  他生气地说:“你们不能仗着有大夫在就乱来。”
  西门吹雪忽然问他:“你为什么想要学医?你为何不肯好好学剑?”
  贺小乐手一抖,西门吹雪这话简直让他梦回万梅山庄拜师的日子!
  他重新给西门吹雪绑好绷带,低垂的目光里透着认真,他道:“我为什么要学剑?我为何不能好好学医?”
  有些事本就毫无道理可言,一切不过是各人的选择而已。
  西门吹雪一怔。
  他忽然反应,自己的话其实是在干涉别人的人生。
  他为什么要多此一问?
  西门吹雪想了想,自问自答:“大概是有些遗憾吧。”
  他也说不上来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似有些空虚,有些寂寞,却还有些茫然。
  他问自己,下一个该向谁挑战?
  天下第一剑客已败,他还要不要继续找其他人挑战?
  他当然也想跟贺小乐打一场,贺小乐的剑法同样让他惊喜。但他知道,以贺小乐的性格,却绝不会同他打。
  他看着贺小乐,幽幽叹了一口气。
  贺小乐没管他,处理好他的伤势之后,便径自走向了薛衣人。
  薛衣人还保持着之前的姿势,整个人像是失去了灵魂。
  贺小乐不明白,输了既然会痛苦,又何必一定要去比试?
  岂不知,不比的话就绝不会输?
  薛衣人的伤口并不深,只是一直在往外渗着血。
  贺小乐给他撒了止血的药粉,见他依旧毫无反应,有些担心他的状况。
  陆小凤拍了拍他的胳膊,小声道:“离开吧,让薛庄主自己一个人呆一会。”
  贺小乐收起东西,点了点头。
  少年们离开了。
  花园里重新安静了下来。
  一阵秋风吹过,扫下落叶几片。
  梧叶滑过了薛衣人的剑,然后轻飘飘地落在了地上,寂静,无声。
  贺小乐他们再见到薛衣人是两日后。
  他的模样有些疲惫,但至少已不见那日的失魂落魄。
  他问陆小凤关于“飞蛾行动”的计划。
  陆小凤说了个大概,然后道:“至于每一步要怎么操作,就需要大家坐到一起来商量了。”
  薛衣人点了点头,却是对要跟自己的老对头一起演戏这件事没什么反应。
  把薛左两人搞定,回程去接苏蓉蓉他们的陆小凤几人却高兴不起来。
  谁愿见英雄迟暮?谁愿见美人白头?
  好在,等他们回到船上,迎接他们的,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他们看到了一双灿若星辰的眼睛,他们看到了一张如春日动人的笑颜。
  陆小凤想起了在花家的第一次见面,脑海中仍只剩下“好看”二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