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待崇苏进来,秦政就道:“都下去吧。”
  屋内侍从心照不宣,迅速退走了出去。
  嬴政抱着一沓竹书进来,放在桌案上,而后在他身旁坐下。
  屋外艳阳高照,他走了一圈回来,此时身上出了薄汗,进了这置了冰的屋子,方觉凉爽,道:“今年比往常热了不少。”
  “嗯,”秦政靠了过来,给他看方才有疑的那卷竹书,道:“民间有些传言。”
  “什么传言?”嬴政接了过来。
  没等他打开,秦政换了个姿势,躺到了他腿上,道:“你自己看。”
  嬴政推他,道:“热。”
  “待会就不热了。”秦政往上蹭了蹭,让自己躺得更舒服些,而后伸手拿了另一卷,打开来看。
  三年间,朝中势力冲撞,昨年麃公攻打卷城,斩首三万人,战胜而归,却被众人上书,抨击他杀人太多,近乎于屠城,实在太过残忍,而后由华阳太后做主将他革职。
  秦政本想护住他,结果麃公性子太烈,真真受不住这份冤屈,当朝脱了战甲,愤然离朝而去,扬言冤他者不死,他再不入咸阳。
  秦政无奈于他这份烈性,又念他一片忠心,于秦国有战功,如今他上了年岁,流落在外怕会遭暗算,最后,还是动用秦宗室脉络,将他安置去了秦西地的西犬丘安度晚年。
  而今年早些时候,吕不韦门下一个朗官提出结交燕国,以为日后联合燕国伐赵先做准备,吕不韦和华阳太后一致同意,而后 ,将资历最深的纲成君蔡泽派了出去。
  这几个举措,显然都是吕党和外戚为了扩展自己势力故意所为。
  秦政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几经斡旋,让王翦顶了麃公的位置,而后让王绾顶蔡泽的位置,虽其权威未有走的两位高,但至少忠于王室。
  而近来王龁忽然告病,秦政动作稍稍慢了些,就被吕不韦插了空子,让杨端和替了王龁。
  这下也算是正得他意,近几年杨家摇摆不定,许是吕不韦看重了他也是世家出身,想要拉拢,这才提拔杨端和至高位。
  可惜他猜不到,杨家的摇摆不定,都是蒙骜做主,让其故意在吕不韦面前做戏的。
  随着他年岁渐长,初始被尽数包揽出去的政务也渐渐开始回到他手里。
  虽大多都会被吕不韦过目后送到他手上,但有了这条路子,他就也不用再像前几年一般,只能靠着崇苏和贺桦这一条线同蒙骜等一众臣子联系。
  如今在上书中,也能通过其间暗语获得些消息。
  就比如今天王绾的上书中,就藏着这样一条暗语。
  “吕不韦与赵太后有染?”嬴政卷起了竹书,放到一旁。
  “是,这个消息还传去了民间。”秦政视线看去了嬴政。
  嬴政面上有些惊讶,道:“相邦将事情瞒得如此好,居然还是有人走漏了出去?”
  吕不韦与赵姬行苟且之事不是今年方始,从前他瞒得确实好,但自嬴子楚离世,他行事愈发大胆。
  作为一国相邦,却频繁出入太后殿中,不免会被宫人看到,但他如今颇有权势,一道命令下去,倒也没有哪个小卒敢惹到他头上去。
  收到这条消息,说明宫外的人已然知道了此事,他方才看到,就在想到底是谁传了出去。
  “不是你?”秦政问道。
  这三年,嬴政在他身边,为他分析朝堂局势,又利用前世所知,每次都能精准地破开另几方势力的设局,又打下去对方埋在朝堂中的棋子。
  同时扶持前世所用臣子,让他们在朝堂中与楚系势力和吕党呈制衡之势。
  长久下来,秦政虽觉得行事顺遂,却也察觉异样,对他的这份神秘上了心,对于一些事,其先怀疑的就是他。
  就比如现在。
  此事还是嬴政三年前嘱托给扶苏,若是现在认了,难免会道不清其中因由,于是否定道:“不是。”
  秦政没有多问,传出此事的人是谁,就算他不查,吕不韦也会查。
  嬴政倒不担心吕不韦查,扶苏行事向来不会出什么纰漏,敢散布这条消息,定是确保了不会查到他头上。
  不管是谁传出去的,对秦政来说,这都是一个对吕不韦发难的好机会。
  相邦和太后有染,这要是在民间广为流传,都不知道秦王室的脸面往哪里搁。
  虽不至于能打下去一片吕党,至少要断了吕不韦和赵姬这段简直是羞于启齿的关系。
  这两人旧情复燃,从前他就觉此事荒唐,到如今,这段旧情在他眼底下燃了三年,真是教人忍无可忍。
  若不是有人比他先行了一步,他也就要有所行动,着手去打压这段关系了。
  此事暂且一放,秦政道:“给王绾回一句知道了。”
  嬴政于是蘸墨,拿笔去写。
  也是这三年间,秦政偶然发现,崇苏的笔迹和他的笔迹颇有些相似之处。
  稍加模仿,完全可以代替他回这些上书。
  现在的上书能到他这里的,都不是什么要事,有时与崇苏在一起,秦政就一面看,看了交给他,让他帮忙回书,如此一来,事半功倍。
  待看到蒙骜整军攻韩这一条时,嬴政忽然道:“若是断了吕不韦和赵太后的关系,就把攻韩所得的城池封赏给他吧。”
  “为何?”秦政问道。
  此事涉及未来,嬴政没有说实话,只道:“若什么好处都不给,他怕是会记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