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既然官面已有信来,扶苏又为何要多传一次?
  虽说他的信早到,但他要这个时间差做什么?
  面对秦政的疑问,嬴政也不知该作何解释,于是放弃胡乱猜测,道:“待回咸阳,就都知晓了。”
  也在此时,那边仪仗备好,一行人踏上了归咸阳的路。
  一路快马加鞭,后日,众人抵达了咸阳。
  城中风平浪静,未有生变,也就证明嬴政并没有想错,不是急事。
  入咸阳后,秦政先行回宫,他去驾临王龁府上要另起仪仗,也要更换合适的礼服,嬴政没有等这个时间,将事宜都推给下属,便先行找去了王家。
  到时,王龁府门上已然挂上灵幡。
  众多人前来悼念,府前人员聚集,嬴政穿行过去,在府中找到了扶苏。
  王府如今就剩了王家那小孙女,着一身孝衣,还未到及笄的年岁,失了最后的倚仗,神色戚戚,更多的却是茫然,此时站于正中,迎着众人。
  在她身边,围着三个差不多大的男孩,分为蒙家二子和扶苏。
  嬴政凑近他们这孩子团,示意其中的扶苏出来。
  一时其他三人的目光都投向他来,蒙恬看了扶苏一眼,眼神询问,扶苏则与他解释:“或有要事,我们借一步说话。”
  随后又看向王乔松,又独与她一人道:“我很快回来。”
  许是顾及她的情绪,扶苏声音都放得轻些。
  与他到了一旁,嬴政拿了那竹简,问他道:“为何与我传信?”
  扶苏知道他是为此事而来,道:“是我的一个试验。”
  “试验?”
  “嗯,”扶苏拿出来一个令牌,交由他,道:“我在组建招揽只听命于我们的死士。”
  嬴政看这令牌,黑金配色,纹路繁杂,在令牌背后,分外醒目地刻了一个崇字。
  扶苏补充道:“只是一个初步构想。”
  近来他一直在做此事,虽有蒙家的帮助,但也不能太过引人注目,到目前为止,他挑选出来,并且合格的成员,不足十人。
  扶苏继续道:“此次传信,我的命令是不被官面的人所察觉,最好比官面传信早到。”
  嬴政接道:“确实比官面消息早到小半日。”
  “那便好。”扶苏抿唇,露了一个浅浅的笑。
  “你这样做,是为了两重确认消息?”嬴政问他。
  扶苏答:“是。”
  他深受消息误传之害,道:“用他们传信加上官面传信,会减少消息误传的情况,也能判断消息的真假,还能由此推断假消息自何而来。”
  就像他们知道嬴政的诏书被改,可由这个假消息推出当时在他身边的赵高李斯都有嫌疑。
  只是与这不可挽回的情况不同,他们在这个世界得到假消息,还可以展开调查。
  当然,扶苏费劲去养这样一群人,也不仅仅是为了减少传信误差。
  扶苏与他说自己的构想:“将来攻打他国,也可以用到他们。”
  “哦?”嬴政看他,等他继续说下去。
  扶苏于是继续:“我们既然知道以后局势,秦国攻他国的一些契机,以我之所见,可以利用。”
  “比如攻赵,是因为燕赵之争,赵国兵卒尽数东去,我们乘其西部亏空,乘机东进。再比如楚国,那时是楚王室内乱,我们趁他们政权不稳大举南下。这些机会,我们既然知道,为何不能人为诱导?”
  “而诱导,就可以用到他们,从现在培养一群听话的死士,届时散布去各国,伺机而动,可以为攻打他国省下很多兵力,也可以不那么劳民伤财。”
  一席话说完,扶苏见他不答,等了一会,见他摸着那块令牌不言语,顿时有些怀疑自己,道:“只不过这只是我的构想……”
  “很好,”嬴政终于出声,道:“我也是如此想。”
  只是他一直被秦政绑在身边,还未有机会去实施。
  “你做得很好,”嬴政再度夸他,道:“我们需要可以散布民间的从属。”
  日后想要凭借己身所知去改变进程,除了在朝堂要有分量,能力排众议,让朝中人按照自己所说去做,在民间,这些决定性的诱因,也确实需要早早埋下种子。
  “只是,”嬴政看着那醒目的崇字,道:“这是统领众人的令牌吧?”
  “是的。”扶苏回道。
  “既是你一手创建,”嬴政方才未出声,就是在想这一点: “那为何要刻我的名字?”
  扶苏答:“建成之后,不该是由陛下统领吗?”
  “为何?”嬴政却问他。
  扶苏被他问得一愣。
  命人去锻这令牌之时,扶苏几乎下意识就这样想了,在他潜意识里,嬴政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陛下,还是统领一切的主宰。
  将他所成尽数交给嬴政,在扶苏这里,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嬴政猜到他定是这么想了,不免有些头疼。
  既是重来,扶苏根本没有必要再听他号令。
  自三年前的那场对谈后,嬴政不免意识到了两人之间存在着诸多误解,这份误解或许就是来源于从前的身份之差。
  既然那层身份导致这样多的误会,又何必继续在意。
  何况在这个世界,他们之间的君臣,乃至那层亲缘关系,随着他们的转生都不再有,若是没有这层记忆,他们就是没有关系的陌生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