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终归是在秦地的线索。
早在那次争吵之前,他就查到了些许消息。
对于这个神秘的家族,他并未打草惊蛇,而是想全然查出来,才拿出来与崇苏对峙。
可线索零散,耗时到今日,这才凑成了完整的线索。
好似确实有这样一个神秘的流派,培养名士,有着天下一统,由此止战的理念。
约是惠王时期便有,历经多年,却又屡次毁于战火。
但又屡次重建。
而最近的一次重建,细察时间线,恰好是崇苏为官的那一年。
若不是这次重建让这家族再度活跃,他怕是怎么都查不出相关线索来。
“能否寻得一人?”秦政问道。
“这些人行踪不定,也难现世,”嬴珞道:“就连查到的这些线索,也是难得留下的痕迹。”
就比如前往各地招揽人才时留下的踪迹。
嬴珞来到他身边后,此事就交由了他办。
他行事一向不会有什么错漏,秦政点头应下,道:“继续查,最好能找出些什么破绽。”
又问他:“还有一人呢?”
嬴珞道:“已然教导妥当。”
“好。”秦政复而去看他呈上来的一点点线索。
这已然是他看的不知多少遍。
从惠王时期就有记载,零零散散到了今日,继而浮出水面。
秦政轻轻嗤笑:“这就是他心心念念的家族?”
嬴珞略微抬眼看他,烛火只照了他半侧,只见得半是隐藏在黑暗中的他神色莫测。
只有眼眸中透出的些许阴沉,让人从其中窥得危险。
“去寻工匠来。”他扔开了手中竹简。
嬴珞听令。
虽不解他这忽起的心思,但秦政的命令,他一向不会轻易过问。
待工匠寻来,秦政首先问:“做出一副锁链,是要多久?”
还不待工匠细问,秦政缓缓道:“要能拴在手腕上。”
工匠于是又问了长度。
秦政令嬴珞呈上来一间屋子的布局图,道:“能在这屋子里活动,不要太长,也不要过短。”
工匠接下他模糊的要求,道:“少则一月,多则两月。”
并不算久。
秦政摩挲着手中玉龙,又提了些要求:“不要磨得人疼,也不要太过锋利。”
这玉龙自从收到,他就当了腰间吊饰,时不时把玩。
本威风凛凛的玉龙此时在他手里颠倒,倒想是被他困在手心,挣扎不得出。
工匠一一记下,最后又道:“要拴在手腕上,还需知道手腕尺寸。”
秦政玩着玉龙的手一顿。
他倒没给崇苏量过。
稍一思索,他将手腕伸了出来,示意工匠来量他的手腕。
这下轮到工匠犹豫不前。
再怎么说,这样明显是用来锁人的锁链,去量自家大王的手腕大小,未免不好。
秦政扫他一眼,这次添了些不耐烦。
工匠只得谨慎上前,小心帮他量好手腕尺寸,这才作罢。
秦政收手回来。
即使没有量过,但他握过崇苏的手腕。
他们身量本就无差,那么手腕粗细应当也相差无几。
嬴珞带着工匠告退。
秦政独自在殿中把玩着手中青玉龙。
之所以答应他半年,不仅是在那之后半年他得忙于国事。
更因查到了许多,这段时间,也足够他去布局。
不愿又如何。
等他再度被困在身边,秦政有的是时间去慢慢磨他。
诸多欺瞒又如何。
他若还心怀一统天下之志,届时也只能听话,像从前那样为他出谋划策,而不是越过他去独自行事。
秦政不允许他做能伤人的鹰。
他只能,也只许去做独属自己的,乖乖听话的笼中雀。
第85章 故人
两月间。
扶苏已然跟随蒙恬前去边境。
嬴政打算等他从边境脱身,之后再考虑自己离开。
常常在屋中得见的身影一时消失,嬴政稍有些不习惯。
只不过时不时能收到他写来的信。
意料之中的,他的落款是一颗小树。
自上次之后,扶苏对他的话多了些。
寄来的信也不总是公事,而间或着在边境的一些趣事。
同样是去往边境,此次和扶苏一起的仍旧是蒙恬,也仍旧是扶苏主动给他传递书信。
不同的是,此次似友的关系代替了父子,私信代替了上书,他也不是因惩戒而去,而是因两人共谋的未来。
去的也不是接近匈奴的荒芜边郡,而是接近韩地的秦国与韩国交界之处。
他莫名离开咸阳,自然是招来了秦政的疑问。
嬴政随便找了个他与蒙恬关系好,且已然长大,不想再长居咸阳的理由敷衍了过去。
意外的是,秦政居然接受了这个理由。
好似对于他来说,扶苏怎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还在咸阳。
嬴政继续督造关中水渠,秦政对粮草的事颇为重视,在统筹全境的粮食产出后,最终将厚望再度寄予在这水渠。
在能调用的基础之上,他挡回异议,给嬴政又调去了些许人力。
阻拦他在此渠上投注过多人力的多是执意要用本国人士的守旧一党。
而这一党包括了许多嬴姓宗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