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嬴政将剑挂去腰间,随后朝郭开伸出手去,给出了利益,道:“我愿献千金赔偿,大夫看如何?”
郭开当下能领到的俸禄可不算高,手下能供他敛财的贪污之处也不多,千金对于他来说无疑足够多。
一时丢去的脸面化作钱财,又知现下除掉他确实不妥,威逼利诱下,郭开心中有些许动摇。
但当下松口太是有失尊严,郭开拍开了他的手。
可才触碰到第一下,嬴政就紧握了他的手,随后将他从一片狼藉中拉起。
郭开被他拉得直愣愣起身,一时愣在原地,嬴政也不说话,拾起桌上绢帕,将壶中温水倒于其上,之后递到他手中,示意他可以敷去嘴边肿胀。
在他不可置信的目光下,嬴政道:“我知大夫仍有气在心,只待事成,大夫大可向我出气。”
但只待事成,他自然也就不在了赵国。
郭开哪里知道他嘴里哪怕一句真话都未有,将湿帕敷到脸边,缓和一阵后,他才生硬道:“你究竟想要什么?”
“在秦国有什么样的位置,”此时说些套话不可信,嬴政将野心往大了靠,显得尽量真实,道:“在赵国亦要有同样的位置。”
郭开哼笑一声。
心道果然,此人心气甚高,又怎会甘心一直做他的幕僚。
嬴政却不笑,说得很是诚恳,道:“大夫之恩我自不会忘。”
继而道:“钱财自明日始送往大夫府上,事后计划也一并送来,大夫觉得如何?”
思及方才他话间的威胁,利弊结合,犹疑一阵,郭开还是点了头。
嬴政这才轻笑,其后与他告辞。
郭开当下也不想说太多话,生生看在日后利益上忍下这一通气,却也不想再看到他,迫不及待就将他敷衍出去。
是日,嬴政当真给他送来一大笔钱财,金光堆了一地,郭开只觉得脸边的疼都轻了不少。
这笔钱财的来源自然被嬴政编造成当初在秦国所得,实际上却是由秦政私库抽出。
他在这边所用现下只能通通算在秦政身上,只等日后他回秦正名,再转而算去国库开支。
而这些嬴政并不需要多管,尽然丢给秦政就好。
此事就此揭过,郭开就算有怨,也暂时被这些钱财堵住了嘴。
赵王立赵妃为后的想法却未打消,几番平去朝中异议后,终于在春末时节提上日程。
虽立赵妃为后,但其子赵迁却未有紧跟着被立太子。
事先蒙骗郭开的太子在春末换人的谎言不攻自破,嬴政给出的解释是错估了太子所拥民心。
实则此话只不过是当时还未捏住他的命脉,用来蒙骗的话术。
郭开被他骗了个习惯,将信将疑间,也懒得去探究其间真假。
这两月间,他之所行也确实对他们有利,郭开更是不想在这种时机去挑起两者的矛盾。
关于边关将领的调查一直行进着,郭开在嬴政的安排下一步步呈递着许多罪证。
许多郭开都有看过,很多是一些军中小事,但又偏偏是这些小事,若是被本就有疑的赵王看见,又极其像是边境军方与匈奴当真存在着不清不楚的勾连。
初始,郭开本以为这些都是崇苏编造,迫于他的催促与几经被针对的无奈,他最终心惊胆战地递呈上去。
本以为会极易被查出是伪造,意外的是,赵王却从未找过他的麻烦,反而是司马尚那边很是焦头烂额。
渐渐地,他意识到崇苏根本不止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要做到这些,他必然要对边关形势足够了解,并且还要提前伪造这些证据,甚至还要与匈奴人勾连,以便说假成真。
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这些,郭开并不知晓。
但这些于他有利,他只当是在暂且利用这份神通,仅此而已。
这样呈递许久,此事因立后一事搁置,如今又因赵王念及换太子后再度提起。
也就是夏日的第二月,嬴政将一份关键性的证据交由郭开,就此递呈。
也就是隔日,赵王在朝堂震怒,声明要将边关统领召回邯郸,亲自讯问。
风头直指李牧。
赵王一通怒气泄出,最终决意将李牧压回。
但其军功卓越,多年战功,赵王暂且没有像阶下囚一般待他。
而是派人将他护送回来,但一路上不得有自己的下属,以防他去销毁罪证。
又因此事郭开一直参与其中,赵王准许他的人一同前往,以便搜查罪证。
他意已决,众臣在一片默然间认下了他的决定。
此事争辩许久,因他的不信任,形势一直由着那些令人百口莫辩的证据主导着局面。
众人将希望寄托去李牧从边关归来陈情,只消他本人回来,其中诸多疑点,只要赵王能够听进去,都能随之消散。
况且,李牧治理匈奴的功绩仍在,再多怀疑,也只会怀疑他管教下属无方,而不是怀疑他确实与匈奴有所勾连。
此令一下,负责带回李牧的人即日便发出。
郭开将这消息递来之时,嬴政正在府中阅书。
如今郭开非要事不见他,此事也只是照例通知,哪想通知过后,郭开正闲散之际,那边嬴政却来了府上。
自那回之后,郭开便十分抗拒与他独处,只等身旁侍卫罗列,这才听他言明来意。
是要将他的侍从安插进护送李牧回邯郸的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