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以至于造就了如今的僵局,扶苏与王乔松一人拉了一个,先将他们拉进宫内面见秦政。
  他们的家务事秦政并没有过多参与,听蒙恬简单汇报了在外的境况,一旁的嬴政就与他说了留在宫中教子婴的事宜。
  听到此事,蒙恬也没有犹豫太多,就这样答应下来。
  他一向爱在外,此次愿意留在京城,秦政稍稍有些意外。
  也没有多问,看向那边站在另一侧不愿理人的蒙毅,委婉道:“扶苏再不久便要离咸阳,自小的情谊,这些时日切莫在僵局中度过。”
  蒙毅面对他倒是理智得很,应下他的话,随后与其他三人一同告了退。
  嬴政二人不参与他们闹别扭,后续自然是扶苏去了解蒙恬这边的原委。
  看他回来叫人的模样,也不像是这一年来故意不理人。
  细问之下,扶苏发觉他还是出于愧疚。
  他那时一走,几乎是家中事宜都推给了蒙毅,后来一段时间,出于对此事的愧疚,又怕他确实怪他,蒙恬并没有打开蒙毅给他寄来的信。
  这些信一直被他带在身边,直到接近半年后,他才渐渐解开这些心结,待打开这些信时,他才意识到一直以来从未有人去怪过他。
  但也就是这段时间,他彻底将蒙毅惹毛,对于他作为补救的来信,蒙毅大多时候都不想去理他。
  别扭到最后,就成了这般局面。
  但这僵局也未有持续几日,蒙恬已然应下留在咸阳的王令,日后他自会长留,两人官场府邸几乎日日相见,却也拿不出这样多的功夫去赌气。
  而其实看过那些道歉信,以及那日接他回来,蒙毅已然原谅了差不多,只是拉不下最后的面子去原谅。
  接连几日被他跟着,只存于分隔两地的赌气最终还是消散。
  不记得是哪一日,嬴政又见了他二人一同说话的场景。
  这些家务事落到嬴政眼里,只觉出无比的熟悉来。
  很久以前,也能看到他们这般闹脾气。
  但后来过了而立,两人都成熟许多,自然也不会在这些上再较劲。
  这般模样再次鲜活在面前,还真是恍若隔世。
  也确实是隔世。
  关于子婴的师长选好,但蒙恬也不只是作为他的师长,秦政给他安排了官职,也让他与蒙毅一同上朝。
  春耕过后,秦政在朝堂上公布了东出攻六国的打算。
  关乎其中详细他未有言道,只是宣称在位时期必将一统。
  此话一出,朝堂上言论顿时分为了两派,大部分迎合了他的决定,但也不乏有人反对。
  为首的就是吕不韦。
  在他的构想中,秦国应当同历代吞并土地一般,去慢慢蚕食各国领土,而不该集功于一代。
  如若急功,必定就会牵连出未有之变局,若是事败,此便为耗空国力之举。
  但秦政并不这样认为。
  现今秦国有这般国力,从上至下绝大部分秦人都有东出之心,借此势起战,只会势如破竹。
  再者,天下局势瞬息万变,如今六国势弱,但乱局百年,弱国遇明君而强盛的事例不在少数。
  错过时机等于放弃本该拥有的天时,此时不攻,又待何时。
  秦政在争辩中不断否决了吕不韦的观点,谈到最后,是不欢而散。
  见秦政在其上越说越是面色深沉,下朝后,嬴政宽慰他,道:“从前我决议东出,亦是这般局面。”
  是有阻力,但并不多,最后还是没人能拦住他一统的步子。
  秦政嗯了一声,又不说话了,抱着他慢慢开口:“但他出口就是或许一统不能成。”
  嬴政知他现在心气高得很,自然受不了他人这样说话。
  不过此事于情于理,其实吕不韦并没有错,但他自然不会为了外人去伤秦政的心,只委婉道:“你已然知晓结果,没有顾虑是自然。”
  言外之意就是吕不韦不知晓结果,提出这些异议是为合理。
  秦政听懂了他的意思,闷声道:“嗯。”
  嬴政又揉他,一边道:“此时他知自己失势,还这样反驳你,其实也有请退之意。”
  秦政问:“当真?”
  “骗你作甚。”嬴政道。
  这下秦政从他身上起来,道:“他请退,我便加封你为相邦。”
  说着手也不老实,捏了他的下巴就凑过来,道:“还是你更合我心。”
  嬴政也不躲,顺势凑近,在他唇上印了一下,道:“好。”
  他开了这个头,秦政自然不会放过他,抓着他啃了一会,又道:“你先前说要做的事,近日便可行。”
  “不要等到我有兴致为你加封,”秦政道:“你还要我等上许久。”
  “等许久又如何,”嬴政不在意:“你还能不给我这个官职?”
  秦政瘪瘪嘴,丢开他就伏去了桌案。
  本以为此事嬴政当真会不在意,没想到的是,第二日的早朝,嬴政就在朝堂上递呈了关于攻韩攻赵的对策。
  以及当初潜伏赵国时,他得到的一些关乎赵国的其后打算。
  当初他在赵的真实目的秦政只与几位值得信任的重臣言道,这之后经由他们帮忙平息朝中异议。
  关乎他的功劳,秦政只公布他去赵国实为他的安排,而设计除去李牧以及挑起赵国边患的功劳,为防止赵王有所察觉,秦政掩去了真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