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优等生不受差生欢迎的规律在这班再度失效。薛烨是被同窗针对,而燕临被先生针对。
这导致两人的人缘在班里是反着来。因为燕临帮班上的纨绔子弟吸引了谢少师的大部分火力,甚至是板子。
燕临扛揍又有担当。他见同窗体弱受罚还会帮忙顶板子,导致那些优等生和差生们居然同燕临交情愈发深厚。
毕竟受罪的时候看到有个人比你优秀,却比你更受罪,怎能不生出感激亲近之情。
而优等生见燕临明明那么出众,还要忍受磋磨,心头那点不平都没有了。
就连欠揍的薛烨,在燕临请病假时,都不免盼着燕临快点回来陪他们受苦受难。
因薛烨的父亲薛远痛恨燕氏女公然休弃了他,让他被人取笑,对燕家是恨之入骨。
身为人子,薛烨自然看燕临不顺眼。可来了宫里读书,燕临大方爽朗,不爱与人计较。
倒比每日对他各种人格输出的皇家藩王子弟要好。这使得他心里继续阴暗,面上却对燕临客气许多。
但不管谢危怎么挑剔燕临,所有学生看谢少师,都是仁厚君子,圣人之风。
他对下宽仁并济。发现有学生基础薄弱,还会要求授课先生因材施教,作业也按照学生水平来布置。
比上来就嫌弃学生蠢钝如猪的其他先生友善太多了。谢少师连挑刺也是有理有据,让人反抗不得。
他这么一松一紧,慢慢将大家的基础学科水平能调整一致。至于还能学到多少看个人天赋。
只凭每人入学后脱胎换骨的状态来看,谢少师无愧少师之名。让学生和家长都心悦诚服,感恩戴德。
只有沈玠察觉些微的不同,他看出燕临继续被高压调教下去,哪怕不当世子,也能参加科举考个举人回来。
沈玠旁观谢少师严格的面孔下,有一丝对燕临的另眼相看,更像恨铁不成钢的心态。
而燕临被高强度打压着,脾气再好也该反抗一二。可燕临会不自觉去亲近谢危,崇拜敬仰着他。
沈玠越看两人间的互动越觉得奇怪,仿如他同皇兄小时候那般。
然而周围的人都没察觉这种异常,他们只会用同情的眼光看着被谢危留堂的燕临。
沈玠探了燕临几次,燕临也是一脸懵懂。沈玠感到很茫然,难道是他多想了。
另一边姜雪蕙也感到奇怪。剧情又改变了。
原本燕临他们入学是在沈琅生病后。沈琅怕后继无人。便与几位内阁辅命大臣秘密商议。
暗中定下沈玠为下一任继承人来培养,特此设立了讲学。
而沈玠的同窗除了几位庶出的兄弟,大多来自官宦勋贵子弟,都是为他日后辅政准备的人才。
这让沈玠之下,燕临和薛烨分成两大阵营,其他同窗追随着他们。他们围着沈玠争宠,各出奇招。
因燕临什么都不用做,就得到沈玠的真心,这让薛烨的团体视他为眼中钉。
薛烨嫉妒燕临到最后也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如今入宫读书提前开始,且不是为了继承人而设立的讲学。吸
纳的大多是皇室中人,其中有钱有权的藩王家的子弟也在其中,王爷郡王世子伯爷能拉出一串。
甚至还有年纪小位尊的叔辈王爷在,薛烨诚国公的公子身份自然就低人一等了。
哪怕是燕临有世子身份,在班上也不算显贵。这样就让这个班的风格同前世截然不同。
燕临出不来,就经常写信给她们。因姜伯游不准燕临私下给姜雪宁写信,写了也要两姐妹一起看。
防止姜雪宁被燕临带坏了。燕临只能打着写信给姜世伯的名义,给她们俩姐妹诉苦。
姜雪蕙也知道了燕临在宫中的情况。
她记得在剧情里,燕临在里头除了薛烨团体爱给他使绊子,基本上在先生那都混的如鱼得水,谢危还会私下放水。
现在看燕临写来的信,通篇都是被先生们如何磋磨,字字血泪。
而燕临的字越写越好,文章更加流畅。可见真下了不少苦功。
信里又可知燕临同同窗们的关系居然都不错,大家甚至包括薛烨都能同桌吃饭。
虽然两人关系很淡,但比起剧情里的剑拔弩张要好了许多。
这还是燕临不爱说人闲话,
不然姜雪蕙若知道薛烨被孤立,憋屈地跟着沈玠燕临他们一起吃饭。不然会被其他人欺负,只怕会更加吃惊。
第30章 悔当初相见
按理谢危接了讲师的职,应该更忙才对。他居然还每隔七天就来与姜伯游下棋半天。
姜伯游棋艺高超,谢危不遑多让。两人棋逢对手,对弈不相伯仲,多次交锋下出兴致和交情。
姜雪蕙只知道剧情里谢危同姜伯游交好,具体的细节她不清楚。她只是疑惑他们来往密切。
她并不知原本剧情里谢危和姜伯游奉行君子之交淡如水,关系没有如今密切。
她听到孟氏取笑姜父将他同谢危比做伯牙子琴,想起后面父亲为姜雪宁怒怼谢危的事情,感到有些好笑。
哪日谢危不来,姜伯游就会很失落,反复在书房念叨:“居安今日怎么不来了?”
孟氏都讥笑他坐成望夫石了,姜伯游当作听不到。
等到谢危一来,姜伯游就装出一副很忙但抽空陪君子的模样。实则心里笑开了花,整个人如同打鸡血般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