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孟氏喜他的贴心敏锐,拉起张遮的手拍了又拍。
  张遮如今是贵妇人口中的香饽饽,孟氏恨不得马上让张家与自家下定。
  自从张遮殿试结束,每回来姜家,孟氏看张遮的眼神俨然是自家人般,说话举止都很是亲近。
  没想到宁姐儿患得患失了一阵,就执拗上了,非要去杭州散心。
  孟氏为了让二女儿顺心,还能接受她的离开。
  他们今日方知宁姐儿先是拒绝燕临,今早也给张遮留诀别信。
  宁姐儿称若张遮是有相中其他人,就当先前的约定不作数。让张遮自由选择。
  孟氏得知此事,差点昏过去。她挂心女儿,也怕失去这位好女婿。
  听到张遮的保证,她还是忍不住,眼泪哗哗流下。
  姜伯游也吃不下了。他揽住妻子的肩膀,给妻子擦眼泪,用眼神安慰着妻子。
  燕临听出当中的不寻常,难道宁宁也拒绝张遮了。
  他诡异的从中得到点乐趣,竟一口气将碗里的饭吃完了。
  姜家夫妇俩都没啥心情与燕临多说,吃完饭客套说几句,就让燕临自便。张遮陪他们离席。
  燕临搁下碗,想跟上他们,望着这三人的背影,又觉得自已同他们三个如隔着一堵墙,划成两个天地。
  好在姜钰听说燕临来了,寻过来看他。一见燕临就委委屈屈扑到他怀里。
  姜钰不知道燕临经历了这顿饭,比他更想哭。
  燕临感动地抱着姜钰,姜钰弟弟的热情才让他找到几分被认同感。
  第19章 相思似海深
  两个顽童凑一起便嘀咕个不停。姜钰带燕临在家里闲逛。
  燕临还想去看看姜家夫妇,表表心意。
  姜钰这机灵鬼拉着他,老成地说:“燕临哥哥,你不用去了。有张遮哥哥在,爹娘连我都看不上了。”
  他以为燕临不信,振振有辞道:“原本在家里,大姐姐是父母亲心中第一,我第二,二姐姐第三。
  可姐姐们开始大了,母亲将我排在最后。等张遮哥哥中举回来,父亲母亲将他排第二了。
  他家与我家关系太好了。好到母亲都怕张遮哥哥跑了。”
  燕临不由问这小鬼头:“为啥世伯伯母那么喜欢张遮?”
  姜钰理所应当道:“张遮哥哥长的好看呀。”
  “难道我长的不好看?”
  “不一样。张遮哥哥的相貌是长在我家的审美点。
  他学识性格也好。从不发脾气,说话温柔。对他的父母亲和我的父母亲都孝顺有加。
  大姐姐还在的时候,两家几回一同出外踏青,礼佛,
  有张遮哥哥在,基本不用长辈动手,事无巨细,他都安排布置妥帖。
  今年等张遮哥哥授了官职,我们去踏青,不管是坐凳子,喝水,打伞,吩咐婢女,他还是事事张罗。
  母亲和二姐姐连手都不用抬。”
  “那不是丫鬟小厮干的活么?”
  “我也这么问过母亲。母亲搂着我说那不一样。母亲说关键在于心。
  就好比有些夫婿只会说一句:天冷,你小心着凉,多喝温水。就自以为对娘子很体贴。
  张遮是会直接看天气,再打量你衣裳够不够,给你带上外套,还会备上温水,等你需要时递给你。
  女儿家就要这种照顾能落到实处,勇于承担重任的夫婿。
  不是光靠动动嘴皮子,有事推卸甚至躲人后头的夫婿。这都是我母亲说的。
  张遮哥哥来陪我,觉得我做的不对,不会像大姐二姐那样揍我,而是会念叨。
  哪怕我听烦了,闹脾气。他也坚持陪着我,耐心等我发完脾气。
  他会带我去玩,等我想通了,再同我分析问题,让我好好想清楚对错。
  母亲大姐姐都同二姐说有张遮在,日后有孩子都不用费心带了,他都会照顾妥当。”
  燕临听完很是挫败,他心里不服气,觉得自已也为宁宁做了许多。可张遮做的他也无法昧着良心说不好。
  姜钰又说:“我家是大姐姐排第一位。听母亲说你从前嫌弃大姐姐沉闷。只怕你再好,我母亲都不喜欢。”
  燕临懵了,原来症结在这里。难怪姜伯母在他长大后一直对他淡淡的。
  姜钰见燕临垂头丧气的模样,安慰他道:“燕临哥哥,我也喜欢你。你别灰心。”
  燕临苦笑,自已还要小孩子来安慰,他负气说:“张遮那样好,你们就看不上我了。”
  姜钰觉得奇怪,道:“都未定亲,谁知道有什么变化?再说我可是有两位姐姐啊。”
  燕临有被安慰到,但感觉又有哪里不太对。
  姜钰算算时间,燕临哥哥得去看看父亲,同父亲说一声燕临在陪他才不算失礼。
  凭着母亲对燕临不多的好感,再不小心些就要败光了。
  也不知二姐读啥书读傻了脑子,未定亲肯定要多几个人选才好呀。
  万一张遮被人拦截了,总要有个燕临打底吧。
  哎,为了帮二姐姐抓住这只金龟婿,七岁的他付出太多了。
  姜钰同燕临说去拜见父亲,带他抄近道去了书房。一般姜父会在那同张遮聊天。
  果然到了书房侧面窗外,见里头烛火摇动,姜钰听见父亲的说话声。
  两人正要绕到门口进去请安,却听姜伯游饱含沧桑的声音道:“遮儿,宁丫头心性不定。可真是苦了你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