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玫儿恭敬地回答道:“姑娘,头七天张公子有八九次,燕世子有四五次。
这七天,张公子有六七次,燕世子有两三次。”
姜雪蕙道:“那便是六比四和七比三了。”
等再过了7天,姜雪宁开始感到乏味了。她找来姜雪蕙问能否给她安排工作,姜雪蕙就等着她这句话。
姜雪蕙将她的计划细细与妹妹说来。姜雪宁也一笔一画认真地记录。
姜雪蕙带她跑了几回供应商处。便将与供应商算账,对布料的工作交给她。
方妙受她俩的启发,见杭州经商自由,挂知府家名下,开了一间专为贵族女眷服务的卜卦铺子。
姜家给她介绍了不少客户,凭着方妙的卜卦本事,发展出不少常客。
方妙闲暇帮姜家推广下衣裙,很快就攒下不少银两。喜的她眉开眼笑。
等姜雪宁开始慢慢熟悉工作,又过了七天。姜雪蕙唤来玫儿又问:“最近晚上妹妹的情况如何?”
梅儿道:“张公子还有三四次,燕世子已经没有再喊了…
而且已经换成了各种美食,葱花馒头,油饼饺子之类的早点。”
姜雪蕙满意的点头,看来妹妹已经进入状态了。
于是,姜雪蕙找了一天提早放下手头的活,晚上在房间与妹妹详谈,问起她在京城的情况。
姜雪宁如实告知她临走前,分别写信给张遮和燕临。
对于张遮让他自由选择,对于燕临,则说明只是朋友之情,无男女之意。
因此这两封信托姜钰转交,她出发前一晚还被姜钰数落一顿。
姜钰拿出自已收集的几盒香囊,给姐姐展示,一一说明上面的香囊都是哪位小姑娘送的。
他对各位小姑娘的家世长相,性格喜好都如数家珍。
姜雪宁没想到他如此大胆。姜雪蕙听完,思忖着要写信给父母亲,让他们好好收拾小弟一番。
姜钰对二姐振振有词:“难不成要盲婚哑嫁吗?都说男女7岁不同席。
在七岁前抓紧时间把对方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好过日后相看时就见几次面,人云亦云,别人说好,就定下终身。”
他又指着这些香囊道:“我的伙伴们都很懂,那些小姑娘在这块的执行力简直吊打你们。
比如说这位云妹妹住街尾,她手里头可收集了不少小男孩家世能力的信息,每个人收到过她赠送的香囊。
那位是隔壁街第四间有梧桐树宅院的小月姑娘,她特地列出一张单子,名字又长又多。
连对方父母的相貌身高都要考究一二。单子上的男孩都收到她送的络子。
这片区的几条街上的小姑娘们更是奇谋迭出,打包了扇子梳子书本这些,各显神通。
她们行事可小心了,手帕那些亲手缝制的贴身物品一概不送。
就连香囊和络子都是在东区的摊位上批发来的,10个不同颜色,10个一包,还能打个9折。
这样上面没有她们的针线,日后反悔也容易些。
若她们遇到的男孩来自高门世家,就去西区的摊位上批发,款式更高级,用料更考究。
这些妹妹们都抓紧在7岁前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相比这些妹妹们。我们那片的小男孩都落后了。”
姜雪蕙嘴巴抽搐:“我们竟不知我们住那片区有这么多卧龙凤雏。”
姜雪宁转述姜钰的话道:“二姐姐连我们那里反应最慢的小男孩都比不过。
而且燕临和张遮哥哥,一文一武,都是人中龙凤。
那些妹妹们费尽心思都搭不上这么好的人,你居然全部往外推。暴殄天物不说,如此行为简直愚蠢。
还有两年你就要定亲了,到时去哪里找这么好,还对你一心一意的男子呢?
女儿家本就该在定亲前相多对比几家,只要下定前小心行事,不落把柄,多些备选又有何妨。
我的发小们说:不要押宝在一个人身上。江湖水深,多发展几条船,就不容易翻船落水。
弟弟我托小云和小月妹妹买来最贵最好的香囊和络子,给你和大姐姐一人一份。
20个够你们派发了,谁知一个都送不出去。
你和大姐姐不要仗着自已长的漂亮,虚度年华。日后真成了老姑娘怎么办呢?
弟弟我将来未必有父母亲那样的能耐,能锦衣玉食供着你们。最多有我一口粥喝,就有你们一口。
张遮和燕临哥哥那我会尽量帮你周旋。还有大姐姐那,若有心仪的对象也可以让我帮忙牵线。
日后要换人,推到我身上便是,说我是年少无知传错消息。你们还是冰清玉洁的好姑娘,看我这弟弟多够意思。
我们三姐弟要共同努力,姐姐们嫁的好,才是弟弟我最大的保障。”
姜雪宁道:“钰哥儿他洋洋得意,我怎么说他都不听,还自认为很有道理。
我就是觉得自已没想明白,就不要耽误两位世兄。
既然都犹豫,那便都放下,靠自已闯出一片天地。我也就无愧于自已和他们了。”
姜雪蕙赞道:“你说的太对了。钰哥儿以为我们要依附他人而活,故而出此下策。
让我写信给父母亲,让他们好好规劝便是。
另外我会附上杭州部分收益列表,上头的出息能顶的上过往家里几年的开销。
让他明白即使没有父母亲,我也无需他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