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方妙接过来看,她神色一凛,道:“观音灵签没有这道签题。我从小就当玩具来玩,
如果没记错,六十七号应是霸王被困。”
姜雪蕙很是惊讶。
方妙说:“京城各大寺庙的签文册统一由皇家御书局印刷,如果你是从那撕下来,不该有此错处。”
姜雪蕙忙问:“那这是作数吗?”
方妙掐指算了算,神色凝重,道:“我再算算。不管是什么缘由,它来了就是上天给你的谏言。”
方妙起卦,可连起两次,结果都模糊不清。
她急出了一头汗,道:“许是时机没到,等找到良辰吉日,我在家开坛试试。”
姜雪蕙掏出手帕给方妙擦汗,递茶给她道:“算了,妙妙,或许这就是它给的答案了。”
方妙一筹莫展,又将签文拿过来反复看。这朝代没有倩女离魂的故事,方妙不得其解。
姜雪蕙同她解释:“这是出自唐代的《离魂记》,故事里的女子父亲毁诺,要将她另嫁他人。
她未婚夫伤心下去了京城,她的魂魄离体与之私奔。所以是倩女离魂。”
方妙懂了,疑惑道:“可是你与谢先生定了亲,不至于生变啊。”
姜雪蕙不想她为这事烦心,便道:“上面提了北方。是不是不去北方就能避免此事。”
方妙看着签文,摇头道:“若老天爷有了安排,我们很难去抗衡。倒不如顺应形势,还能博得一线生机。”
方妙说着,忽感灵台清明,她又拿出龟壳摇晃,嘴巴念念有词。
等卦钱落下,她一看:“这回出来了,这是个困卦。”
姜雪蕙跟方妙交好,也略知一二。困卦形如池塘,暗示着陷入困境而难以自拔。
方妙倒是很乐观,安慰姜雪蕙道:“有结果就好。要秉持信心和勇气,从中寻找突破口。”
姜雪蕙谢过方妙,将签文扔进炭盆烧了,从此不再提起。
她陪方妙再聊了一阵,姜雪宁来了。三人索性玩起了叶子牌,边玩边聊。
快到晌午,方妙起身告辞。姐妹俩送她到门口,依依惜别。
姜家的两个女儿婚事都有了着落,一家子喜气洋洋。他们决定中午府里不开火,让酒楼送来丰盛的午膳庆贺。
他们让张遮父子和谢危都留下吃饭,还叫上了蒋氏。
姜伯游和孟氏放下心头大石,特命人上了酒来小小庆贺一番。
谢危同张遮都不喜饮酒,便给他俩同女眷一样上了果子酒,两人乖觉地陪着长辈喝,讨个好意头。
美酒佳肴,叙饮庆贺,待宾主尽欢后,年轻人先离席,孟氏同蒋氏去花厅商量嫁娶事宜,姜伯游同张父继续饮酒。
今日是农历三月三上巳节,其中一项活动就是男女相会。
姜伯游准了姐妹俩午休后同未婚夫婿出去游玩到晚膳前归家。
第9章 弄花香满衣
姜雪蕙从睡梦中醒来,她抬手摸了一把额头,手心全是汗,连后背都湿透了。
她心慌意乱地换了身衣服,看看更漏,她才小睡了一会。
外头的人都午睡未醒,整个姜府静悄悄的。
姜雪蕙想起方才的梦境,她定了定神。她移步到书房,将书架上的堆积的书稿和画纸尽数搬到外面。
她又进去拿了了铜盆,接着点起火将这些书稿烧了起来。
玫儿听见声音,赶紧起身套了个梅花枝比甲,走了出来。
她见姜雪蕙在烧她的书画稿,有些不安。
玫儿没有多问,而是搬来个圆凳给姜雪蕙,上前道:“姑娘,我来烧吧。”
姜雪蕙没去坐那凳子,让玫儿坐下帮她烧。她又进去书房将几盒子的信件拿了出来。
玫儿一看,正是谢少师写的信,她见姜雪蕙分次投入盆中,付之一炬。
姜雪蕙的书稿画纸实在太多了,烧了半个时辰都没烧完。外头开始有了声响,人们陆续起身了。
姜雪蕙叹了口气,道:“玫儿,厨房的炉火没熄灭,这些书画稿你帮我塞炉灶吧。
我拿出来这些都帮我烧完,待会我先出门,你等烧完了再坐马车出去找我,或你自由安排。”
玫儿点头称是。姜雪蕙叫了个婢女到房间帮她梳发。
玫儿到了厨房,将搬去的一叠书画稿放在炉灶旁,她搬来一张有靠背的竹凳,依次将脚边的纸张放进的炉灶。
当玫儿拿起十张书稿,有些犯难。她为姜雪蕙的举动合理化,她以为姜雪蕙是要整理书架,因此清理掉这些旧稿,
可她手中这些是姑娘前阵子写的新稿。虽是一些旅行见闻随笔,但写的极为出彩,让人不忍释卷。
玫儿将它们卷起来放在身后,她想着再问问姑娘,怕姜雪蕙是一时不察将新稿混了进来。
剑书提着水壶来厨房倒水,见到玫儿他放下水壶,就要来帮她。
这时有丫鬟同玫儿说孟氏找她。玫儿见着那叠纸有些犯难,剑书说帮她烧。
玫儿同意了,叮嘱他几句,指明凳子上放的书稿不要烧,就离开了。
剑书听话地将脚边的书画稿全部烧完,将那十张书稿塞进怀中。提着灌好的壶出去。
玫儿去了花厅,孟氏是要找她拿姜雪蕙库房的钥匙,准备清点嫁妆。孟氏知道她要陪姜雪蕙出门,就不留她。
玫儿特意又去了厨房一趟,见剑书和竹凳不见,知道他先走了。她蹲下看炉灶里头成堆的灰烬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