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106节
他如实说了。
钟言又托他有机会照顾一下于凌。如果于凌日后遇上什么麻烦也请私底下告诉他一声。
回头让陈恳以他自己的名义去帮助于凌。
陈恳以前和钟言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但这回他也有些不高兴,“于凌和你已经没关系了,你管好你如今的老婆就是。”
不过这会儿,他倒是看出几分来。徐然好像对于凌有那个意思。
不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于凌怕是短期内都不想处对象、结婚了。
听说她儿子也找不
到了,也是有点惨。
不过,当年他们把儿子送给人家没有生育能力的老乡。
要是自己过得好些了就想去接回来,也是背信弃义啊。
那人家带着孩子从大西北迁到大西南,就为了躲着他们也实属正常。
人家想要的是儿子,又不是帮他们看管一阵。
算了,别想那么多了。
钟言不管怎样,如今有房有车了。
徐然也有了自己的三轮车队,每天不停的在车站和客人目的地之间奔波。
这就是在源源不断的挣钱了。
他就说徐然都有这么好的路子了,干啥这次还跟着一道去广州进货。
合着是为了照顾于凌。
顺道自己也拿些货赚差价。反正他这几个月生意做下来,也有些本钱了。
至于于凌,她倒卖鸡蛋其实收入真不低,月入都过百了。
但还这么有上进心,一心想多挣钱。
这是想靠自己活得更好吧。她对标的估计是钟言如今的老婆。
还有江津,人家家里觉得对不住她。让她就在家复习。
能考上本科考本科,能考上专科考专科。实在不行,能考个中专、中师也很好。
这些都是要分配工作,以后端铁饭碗的。
倒是自己,家里帮衬不了,除了一个勉强糊口的修自行车的摊子,什么都还没有。
希望这一趟能有好的收获。
辛家父子坐飞机,自然比他们要早到一步。
在飞机上辛部长就对小儿子道:“小宇,我待不了几天就得回北京。”
“放心吧,爸。还有我呢,我留下照顾大哥。”
他在进行高考前的复习,但复习可以放一放。有什么能比照顾打仗受伤的亲哥重要?
如果他更靠谱一点,父亲甚至都可以不用请假一道过来。
可他枉自是十八、九岁的人了,以前还把自己当个半大孩子惯着。
大哥在他这个年纪都考上军大,明确了一生要走的路了。
父子俩下午飞到南宁机场,然后坐上军区派来接的中巴车。
这车上不只他们一户伤兵家属,还有其他的几户。
目前还不知道大哥的眼睛到底还能不能复明,辛明宇心底十分的沉重。
不过车上的众人互相一交流,都是一个意思:人活着回来就很好!
毕竟,还有那么多好儿郎,只能烈士陵园见了。
辛明宇发现一向保养得很好的父亲,鬓角陡然出现了白发。
母亲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奶奶在家里更是一口一个‘我的大孙子’,伤心极了。
生怕大哥就此瞎了,之前处的领导姑娘不要他了。
还有前程,本来大哥参战归来,也立下了军功。在军中应该会有很远大的前程。
但如果真的失明,那就不得不放弃做一个职业军人的打算了。
而且下半生他都得生活在黑暗中。
父母都已经年近半百了。
如果大哥真的失明,虽然部队会有补助,但今后家里还是得靠自己了。
那真的是上有老、下有小。
还有大哥,自己也必须把他照顾好。不能让他后半生日子不好过。
不管怎么样,先留在医院好好照顾大哥吧。
辛明宇怀着复杂的心情,和父亲去到军医院。
这里住着的都是紧急从前线送回来的重伤员。轻伤的还暂时留在前方的野战医院里。
因为伤员太多,已经打破了之前最多六人一间的规矩。
不但屋里能加床就加床,甚至过道上都是病床。
这一路走过去,缺胳膊少腿的伤兵辛明宇见了不少。
他的心一直揪着,心头一阵、一阵的钝痛。
这些伤兵,好多都是他的同龄人。
在他躺在父母创造的良好条件上吃喝玩乐的时候,他们已经参军了。
在他跟着高材生复习功课的时候,他们在前线浴血杀敌。
总算走到大哥的病房了,他们在门口的名牌上确认了一下,正要走进去就听到大哥辛明政的声音。
“出发的时候我对你讲,如果我活着回来就娶你。如果我牺牲了,你到烈士陵园看我一眼就成。以后就好好过你自己的日子。如今这样,成了不上也不下的。”
声音有些虚弱,但活着就好。
一个听起来很好听的女声道:“现在你说这些干嘛?好好养伤才是第一要务。”
辛部长和小儿子对视一样,眼中都有些欣慰。
那姑娘来了,就证明她其实不嫌弃小政大哥吧。
里头的声音还在继续,“我这眼睛,医生都说不知能不能恢复,又能恢复几分。你能赶来看我,我已经很高兴了。如果我真的瞎了,你还是去找别人吧。”
“辛明政,你给我闭嘴啊。我是那种人么?”
辛部长脸上露出笑容,然后轻咳两声,叩门。
一个梳着鱼骨辫、穿着军装的俏丽姑娘来开了病房门。
辛明政是排级军官,没住在走道上,捞了个四人间住着。
他住的正是靠门的这一张床。
因为病房门虚掩着,所以两个人对话的声音才传了出来。
那姑娘本来想问找哪一床的,看到辛部长和辛明宇的脸,反应过来,“是叔叔和二弟吧?”
辛部长道:“是啊,我就是辛明政的爸爸。这是他弟弟,辛明宇。”
辛明宇赶紧道:“姐姐好——”
不管将来如何,这姑娘如今肯来就是好的。
那姑娘应了一声,“快,快进来。”
辛明政也听到他们的声音了,他坐在床上伸手在前方摸索,“爸,小宇——”
辛部长几步上前,抓住了大儿子的手。
“爸爸在这儿、爸爸在这儿。”看着眼睛上蒙着纱布的大儿子,他潸然泪下。
辛明宇也上前抓住大哥另一只手,“大哥——”
这屋里四张病床,全是伤兵。
这种特殊时期,军医院肯定是只有伤兵不对外的。
每张病床旁,都各有家属。
那姑娘拿起温水瓶,“叔叔你们坐,我去打点开水。”
辛明宇擦掉眼泪跟着站起来,“姐姐,我同你一起去。”
顺便看一下开水房在哪里,以后这肯定就是他的活儿了。
辛明政道:“哦,爸,小宇,这是我战友林晓慧。”
林晓慧一听他把自己介绍成战友便道:“叔叔,不知道他信中提过我没有。我不只是他战友,还是他对象。”
辛部长忙道:“提过、提过的。”
军区招待所这边给这些伤兵家属安排了免费的住处。
但很多人都没法一直在这里守着,只能托付给护士。
辛家父子到的第二天,林晓慧接到来自广州军区总部她家里的电话。
她妈妈打来的,“晓慧,辛同志的家属到了么?”
“到了,他爸爸和弟弟到了。”
“那你回来吧。”
“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