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134节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134节

  “我29号、30号,要帮着高老师大扫除。”
  辛明宇点点头,“哦。”
  过了会儿又说道:“王科长想请我大哥去厂里做个英模事迹报告。”
  这得听听啊!于朵还是很景仰上过战场的英雄的。
  “能搞到前排的位置么?”
  辛明宇点头,“没问题。”
  于朵就开着bbc作为背景音,间或同辛明宇聊上两句。
  有人来买收音机,就卖出去。
  辛明宇也没有久待,半个小时左右就回去了。
  他还要进行高考前的复习呢。
  可能因为京大物理教授的名头比较响,周围都传开了。
  临近中午的时候,于朵已经卖出去七台新的,三台旧的。
  剩下的就不算多了。
  七台新的,她能拿到七块钱的工钱。不过因为要抵扣束脩,还得再卖个三十三台才能拿到钱。
  至于三台旧的,一共卖了50块钱。既然是旧的,她就愿意让点价。
  这赚头就比较大了。
  辛明宇给她留了一张折叠凳。
  这会儿有点饿了,于朵就预备踩着三轮车去吃饭了。这收音机肯定不能离了眼前。又放了小板凳占着摊位托了樊威帮忙看着,就到旁边的私人小馆子吃午饭了。
  有樊威看着,凳子掉不了,这位置过会儿还是她的。
  樊威点头,“嗯,你去吧。顺便帮我捎一份回来。”
  那边有像火车上卖盒饭那样卖三菜一汤的,一块钱。专门做他们这些练摊的人的生意。
  他们比较舍得花钱一点。
  于朵点头,接过他递上的饭盒、汤盅,就吃饭去了。
  她也是带了饭盒、汤盅的。
  既然有人卖热饭、热菜,她也不想啃干粮。
  于朵过去饱餐了一顿。味道、卫生都还不错。
  一块钱偏贵。但她今天个人赚了二十多,也就不在意了。
  下午三点的样子,带出来的收音机都卖完了。
  于朵便骑着三轮车回废品站去。
  她把今天东西为什么好卖的缘故一说,贺山玩笑道:“那我跟人吹牛,能不能说我师爷是京大物理系教授啊?”
  关大爷道:“人家小顾,那是正儿八经拜过师的。你不过是小顾教于朵修电器的时候旁听了一下。于朵都排不上号,别说你了。”
  老一辈的人,对于师承可是相当看重的。
  传统的师承,比如今的师生关系亲密多了。
  霍教授教过的学生不少,但他不会说都是他徒弟。
  只会说那是我教过的学生。
  贺山为人豁达,笑呵呵道:“完了,脸上贴不了金了。不过今天顾师傅怎么又没来啊?”
  于朵道:“人家要高考的啊。来教了我十来天,已经相当不错了。咱得知足!不过这旧收音机蛮赚的,找几台能修的,咱俩合计合计。”
  “好!”
  两人各挑了一个看起来好修、又比较新的,一起动手。
  至于那种修不太出来的,就只能拆零件备用了。
  不过,离了顾朝暮的指点,他俩的效率就陡降了。
  间隙的时候于朵和关大爷说起辛家大儿子。
  关大爷道:“只要他的视力能恢复,在军中一定前途大好的。有个当师长的老丈人,自己又是实打实上过战场、立过军功的,升起来肯定慢不了。哪怕就是个文职,以后估计也能到上校、大校。这一家子虽然谋算比较多,但家族是处在上升期的。就看他家辛小二将来的上限在哪里了。如果能兄弟齐心,还是蛮不错的。”
  “他今天跟我讲,想考北京医科大学。那收分可不低啊!”
  不过辛小二今年考不上,可以明年、后年再考。
  他才18周岁,19都没满。
  如今年龄大的考生多得是。
  她师兄今年都24了,让那十年耽误了,这不是今年也才要参加高考么。
  辛小二能请到京大高材生带着复习,就看他自己天赋的三分和后天的七分能不能做足了。
  关大爷道:“你中考的复习也要抓紧,眼瞅着只有两个月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如今这个时代对穷人来说,读书依然是最好的一条路子。
  于朵点头,“我心头有数。”
  关大爷就不多说了。能几年如一日去谋划一个临时工岗位的人,心头是有成算的。
  于凌这会儿在广州,也进好货了。
  广州在开始卖夏装了,之前的春装又到了清库存的时机。
  所以他们这回就是来进春装的货回去卖。
  进回北京去,正当季呢!
  嗯,下个月再来,就可以试着进一些夏装回去卖了。
  这次来,还是住之前那个招待所。不过,就不用四个人挤一个标间了。
  于朵就和吴琼住的一个屋。其他人也都是两两组合。
  还有吃的,也不用像上回那么省着了。
  不至于‘喝一碗、倒一碗’,但真的不用再那么精打细算。
  众人也没之前那么赶时间,就为了少一天住宿的花销。
  除了进货,还在广州的人文、风景名胜结伴逛了逛。
  陈恳不由得感慨,“这才
  是人过的日子啊!”
  耿晨笑,“有钱人过的日子。”
  二道贩子怎么了,倒爷又怎么了?比起之前工作都找不到,家里、家外都让人看不起好太多了。
  广州真的不愧是历史文化名城,同时还是最早通商的口岸。
  真的是很不错!
  还有不少香港过来的进口货呢。
  于凌看到耿晨买了个海鸥牌相机,足足花了三百多。
  有点眼馋!
  但想想自己还得买房子、去贵州找儿子,便把花钱的欲望压抑住了。
  转过身听到吴琼在楼道转角处数落耿晨,“你花钱也太没数了!”
  “哪啊,我这是想着来钱的途径不能太单一了。有相机,我自己也会洗照片。这不还能私下弄个照相馆么。而且自己也有相机玩了。到时候你去练摊卖衣服,我就私下给人拍照。”
  于凌挑挑眉,这俩什么时候成一对了?
  广州的美食也多,就可惜不方便携带。不然她也想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于凌坐在房间里盘算着,600的货,顺利回去就能变成1500。
  要是她拿了1000来进货,那不就是2500?
  唉,就还是不太敢。
  但这会儿想起来又有些惋惜。
  不过即便只拿了600来,这一次顺利的话,她的身价也能涨到2000了。
  天啊,这在几个月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啊。
  那下次她拿1600来,回去就能变成4000。
  再跑两趟,团结湖小区的楼房她都能来一套了。
  至于钟言和朱丹,肯定挣得更多。
  但她现在不去想这个,不去和她们比,得往长远看。她目前就过好自己的日子!
  只要能有一套房,再把儿子找回来。那就是好日子了!
  一味的去追他们,也是累得慌。
  于凌一行人是4月26号回到北京的。
  回来之后,第一时间都没急着回家,而是去了医院。
  于凌这边,陈恳和关青宝都受伤了。
  是在火车上和劫匪搏斗受的伤。
  吴琼那边,耿晨的相机被磕坏了。还有两个男知青也挂彩了。
  幸好都不是多严重的伤势。
  他们就没有在半道停留。找火车上的卫生员稍微包扎了一下,继续跟着火车回京。
  毕竟耽误不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