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143节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143节

  于朵点头,“好!”
  那对中年人松开彼此,牵着手走了过来。
  高老师这才顾得上看看十年不见的儿子,抬起一只手摸着他的脸动情地道:“常宁,你长大了!”
  常宁腹诽,我那么大个人,刚愣是直接就从我面前飚过去了!
  不过心头其实还是激动,“妈,我回来了。和爸爸一起,回来了——”
  他当年说过,让妈妈安心在家等着。他会和爸爸一起平平安安回来。
  今天总算是兑现了承诺。
  常志远的的视线在相拥的母子俩身上停留了一瞬,然后朝旁边站着的两个年轻人看过来。
  顾朝暮道:“常伯伯——”
  常志远点点头,“小顾——”又转向于朵,“于朵,终于见到你了。”
  “师丈好——”
  常志远抬手摸摸于朵的头,眼中满是慈爱。
  要是早知道高敏能搞出把英文信偷藏起来,又没有藏好,被小将们翻出、打断一条腿的事。
  当初他们父子肯定就把她捎上了。
  幸好她运气还不太坏,周围的人都挺照顾,还遇上这么一个心善、能干的小姑娘。
  常志远的眼睛朝高敏的腿看了看。
  赶在他回来之前成功手术,复原了!
  让他有点哭笑不得。难道这样就能一笔抹去?
  顾朝暮道:“常伯伯、常伯母,咱们先出去吧。”
  他推着连个行李箱,于朵跟在他身旁走着,把空间留给那久别重逢的一家三口。
  到了停车场,顾朝暮打开后备箱把两个箱子放进去。
  于朵拉开副驾驶位往里坐。
  常宁忙道:“于朵、于朵,你坐后面。我坐后头有点挤。”
  于朵看看他比自己大不少的块头,只好坐到了后面去,坐在靠窗的位置。
  她感觉和这两位目光不离彼此的中年人坐一起,自己委实有些多余了。
  看到她的表情常宁笑了笑,习惯就好!
  顾朝暮直接把车开到了北京展览馆餐厅。
  嗯,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莫斯科餐厅,俗称老莫。
  那十年嘛,改成了这个名字。
  刀叉被撤下,俄式大菜也一度变成了蛋炒饭、盖浇饭等中餐。
  如今动荡结束,老莫恢复了雅致和宁静,也恢复了以往西餐厅的规格。
  不过名字暂时还叫北京展览馆餐厅。
  顾朝暮早就定下了位置。这会儿五点多,过来正合适。
  于朵有且仅有一次吃西餐的经历,就是那次被哥嫂弄去和辛明宇相看。
  不过吃西餐的礼仪她还记得。
  因此也表现得落落大方的。
  顾朝暮给常家一家三口倒上红酒,又问于朵,“你喝红酒还是饮料?”
  “我满十六周岁了,可以喝酒。”于朵酒量其实挺好的,关大爷带着她喝过。
  顾朝暮看高老师没有异议,便给于朵也倒了酒。
  不过顾朝暮给自己倒的是清水,他一会儿还要充当司机一角嘛。
  “常伯伯、常伯母,我父母去外地了。知道你们回来,电话里一再嘱咐我替他们好好给你们接风。来,咱们举杯,祝否极泰来!”
  常志远点头,“对,否极泰来。不但是咱们个人,国家也是否极泰来。”
  于朵也跟着举杯。
  方才顾朝暮点菜,她跟着瞥了一眼。
  好贵啊!比上次去的那里还贵不少。
  这里最初是招待毛熊国专家和驻华人员,以及从毛熊国留学归来的人士。
  但后来两国交恶,这类人就在北京绝迹了。
  最后基本只有干部极其家属,尤其是大院子弟最喜欢来这里消费。
  和她们平民老百姓完全没关系。
  她也算是沾光跟着来这里搓一顿了。
  这一顿她品尝了冷焖牛舌、红菜汤、经典牛排、莫斯科传统奶汁烤海鲈鱼、罐焖牛肉、莫斯科风味烤肠。
  就尝个新鲜嘛。
  师丈和老师低声交谈,说起十几年前来这里吃饭的情景。
  还好,物是人也未非!
  眼前人依然还是当年的那个人。
  于朵便明白了顾朝暮为什么安排在这里给他们接风。
  这里有他们许多的回忆啊。
  关大爷说得没错,没有那十年的动乱,她跟这个圈子还真是不可能有交集。
  结账的时候花了差不多两百。
  常志远问顾朝暮,“小顾,你能找你老子报销的吧?”
  虽然知道这小子之前组装收音机卖赚了不少钱。但吃一个晚辈的有些过意不去。
  要不是他现在也是个穷光蛋,他就主动付了。
  现在只好等补发过去十年工资之后,再回请一顿。
  他已经听人说了,像他这样回来的,组织上都会派人来给一个存折。
  里头就存着过去十年的工资。
  估计得有两万多。
  顾朝暮点头,“能的啊。”
  他开车送那一家三口回去,再送于朵回去。
  “你家在废品站的附近哪里来着?”
  “不用,你就送我到废品站好了。我为了方便复习,从家里搬出来了。”
  第104章
  对于于朵说她是为了更好的复习,才从家里搬出来的。顾朝暮明显不信。
  但想想自己家里那复杂的情况,他也只能在心底叹一声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车子开到废品站门口停下,顾朝暮下车和关大爷打了个招呼。
  他看到废品站里头挂上了几只红灯笼,看着还挺有节日气氛的。
  明天‘五一’劳动节嘛,废品站里的也都是劳动者啊。
  于朵就提议买了几个红灯笼挂上,意思意思。
  明天上午放假,不上班。
  下午还是要上的。
  因为那些拾荒者明天可不给自己放假,下午他们依然会来交废品。
  就干脆废品站的工人一人发一块钱的过节经费,连王大妈都有。
  说实在的,贺山、吴珍他们一干人等都没想到还能有半天假,一块钱。
  毕竟劳保、福利这是正规单位才有的。
  就还挺惊喜。
  平时他们也不休周日,只是周一到周日轮着一人休息一天。
  王大妈除外,她休息了没人做饭。而且她每天就买菜、做饭、打扫卫生这三件事。
  原本就比众人轻松,基本工资还比其他人都高。
  一开始是于朵给他们排休班,后来就都交给贺山了。
  这些规矩,都是于朵定的。关大爷从来不管细务。
  盘点的活儿也还是于朵在做着。
  不过她目前只负责周盘和月盘了。
  日
  盘是贺山在做,还每天都要分门别类填写表格。
  众人都觉得管理还挺正规的。
  于朵说她要么是在机械厂的规矩上依葫芦画瓢,要么就是学的外国人的规矩。
  外国人的规矩,她不懂,高老师懂啊。
  都可以借鉴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