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160节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160节

  关大爷从前偶尔接了给土夫子做鉴定的活儿,收了报酬也去买过六必居的酱菜。
  所以很清楚这个新名字。
  就是如今废品厂开起来,也有两拨土夫子趁夜来过。
  于朵知道以关大爷对古物的热爱,说这话绝对是在开嘲讽。
  这取名字的水平确实比严嵩可差多了。
  看到那三个姐姐带着大杂院的几个小朋友进来,关大爷笑了起来。
  “喏,过来看你的新车的。”
  自行车不便宜,就算像之前邱新梅当了年度先进得了一张自行车票,也还要差不多两百块才能买到。
  如果是要去黑市上弄票,就还得添50。
  所以一家子如果要买,多半也是像于承他们一样,就买一辆二八大杠。
  这样一家三口、四口出门都够了。
  女同志也可以骑二八大杠嘛,就是不方便一点而已。
  所以,女士车在这一片是极少见的。
  不过少见,终归还是有。就两百出头一辆,再搭上一张自行车票。
  但据说于朵这辆特别的漂亮、特别的拉风。
  路璐和周慧看到于凌吃了饭在屋檐下站着,就过去一边一个把她夹带过来了。
  说一起过去看于朵的新自行车。
  然后于鹏、娜娜和几个小伙伴也跟着过来了。
  听了她们的来意,于朵有些好笑。她搁下饭碗,起身回西屋把车推了出来停在庭院里。
  “看吧,随便看。”
  众人围着看了起来,周慧道:“这怕是两百多买不到吧。”
  于朵道:“我也觉得。”这应该是进口货。
  漂亮国进口的小汽车比国产的上海牌轿车至少要贵一两倍。
  按这个比例,她猜这辆车怕是要五六百。
  不过,骑着确实很省力、很舒适。再说了,就光是漂洋过海的路费也要收不少啊。
  几个大人不但看了,还在附近胡同试骑,笑得嘻嘻哈哈的。
  于朵的东西一向大方,不然她们也不会特地过来看了。
  几个孩子也上去后座试坐,被载着走。
  一时,整条胡同的人都看了过来。
  这是有些张扬,但于朵这会儿也没法藏着、掖着。
  再说了,无人嫉者是庸才!
  她没可能一辈子藏拙。
  暗中自然也有人撇嘴,譬如胡桂芬这种本来就看废品站哪哪都不顺眼的。
  切,得了辆自行车也这么张狂!人家骑摩托还没这样呢。
  晚一点,江莹也过来了。
  她刚下班回到家,听说大杂院里的人跑去看于朵的新自行车,本来还有点好笑。
  但听人描述了那辆车的样子,她家门都没进就跑过来了。
  远远一看,就是这辆啊,她的梦中情车!
  她跑过来,“给我骑骑!”
  等江莹骑着兜了一圈风回来,于朵也吃完晚饭了。
  江莹推着车进了废品站,“我去友谊商店无意间看到这样的车,当时就迈不动道了。”
  路璐问道;“多少钱一辆?不便宜吧。”
  “便宜?有钱你都没处买。人家只收刀呢儿!400刀,算下来要600人民币。”
  不说别人,于凌都吸了一口气,国产的能买三辆了。
  就算是她,都觉得好贵!
  不过想想高老师家从前住的都是华侨公寓150平的房子。
  而且还只是周末一家子去住一住。
  她又觉得她们家买这样的自行车才正常了。
  不过,关键还是江莹说的,有钱都没处买。
  不是说你舍得花600块人民币,人家就会卖给你。
  我们国家外汇奇缺。去年公费去漂亮国留学那50个人,那全是民族精英了啊。
  国家公费给他们做了西装、配了高档行李箱。
  但外汇,统共就给了50刀让领队揣着,以备不时之需。
  意思能不花就不要花!
  也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这半年,沿海开始渐渐有了外国人来旅游、考察投资环境。
  国家才从他们手里收到了用于衣食住行以及投资的少许外汇。
  外汇储备比去年略好了那么一点。
  但老百姓仍然是没资格去银行换外汇的。
  国家都缺得要死,怎么可能换给你?
  友谊商店这种高档地方,本来就是为全世界各国远道而来的客人服务的。
  东西一个是贵,二个还有不少进口货。另外还有不少关于华国传统文化的东西也在卖。
  确实是收外汇的商品比较多,就是为了替国家挣外汇的嘛。
  能去那里头消费的华国人,凤毛麟角。
  江莹是因为前段时间有外国工程师来机械厂考察,突然感觉有些不舒服。
  这才就近在厂医院治疗了一下。
  然后人家住院期间要出去逛友谊商店,她拎着医药箱作为陪护跟着坐小轿车去了一趟。
  不然平时,她也是不会往那里头迈步的。
  那就不是普通人去的地方。
  路璐道:“高老师的爱人是外交部的司长,他们进里头去买东西也正常啊。”
  说着看于朵一眼,这样的好事怎么就让你遇上了?
  不过看那板报,再想想于朵平时为人,她对老的、小的确实都很好。又不是有目的、针对性的去帮助高老师。
  再说了,子弟校那么多人,也只出了个于朵。
  但看看这车,还是好羡慕啊。
  江莹更是眼睛落在上头都有些挪不开。
  不过,她也知道就算加钱于朵肯定也不会把车让给自己。
  没这个道理嘛,人家老
  师送的。要是转卖出去,那怎么交代?
  路璐感慨道:“这人和人的差别真大啊!”
  她和高老师都是子弟校的老师,但是……
  于凌道:“是啊,所以我去下乡十年,你没去啊。走了,回去了——”
  天啊,她这个当亲姐姐的都要嫉妒了,更不要说别人。
  等到众人离开了,关大爷问于朵,“怕不怕出这样的风头?”
  于朵道:“这辆车确实是我的心头好。这风头出了就出了,就是有些辜负辛小二刚帮我投的稿。”
  虽然辛部长的文章夸得很有分寸,但她得了这样大的好处,那洗白的效果肯定就大打折扣了。
  “什么投稿?”
  于朵便把机械厂和居委会青年节的板报上有辛明宇投的稿件,赞美她尊老爱幼,是新时代好青年的事儿说了。
  关大爷笑,“他还挺有心的嘛。”
  他准备明天溜达着去居委会看看。
  于朵把车重新推进去,“对了,关大爷你原姓是不是姓瓜的?”
  关大爷瞪她一眼,“你才姓瓜呢,你全家都姓瓜。我是汉人不是满人。再说满人的‘关’人家也是瓜尔佳氏,不是姓瓜。”
  死丫头,肯定故意这么说的。
  他要真是满人,她搞不好哪天就没大没小的喊他‘瓜大爷’了。
  “哦,这样啊。”
  于朵和关大爷说起中午吃的那一餐,据说是御厨后人做的。
  问他是不是瓜尔佳氏,也是想问问他祖上吃过御厨的饭菜没有。
  嗯,这事儿跟贺山等人就说不着了。
  你跟人家说一顿吃了九块。
  人家一个月基本工资才二十来块呢,听着能舒坦啊?
  关大爷挑眉,“你还挺舍得花钱在吃上头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