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241节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241节

  主要卧铺和机票,两个人加一起也有百来块的差价了。
  他家也不能随意的想飞就飞。
  本来他还想着自己在电器行挣钱了,回程是不是可以给辛晴出一张机票的钱。
  现在一看,回程还是坐卧铺吧。能省则省!
  回头他去和卧铺相邻的硬座车厢看看,也算是接了一回地气。
  于朵没有问辛晴的中考成绩,人家要是考得好肯定早就说了。
  考得不好就别问了。
  “我要去一趟高老师家,就不和你一道走了。好不容易考完,放松的休息几天吧。我其实也不想这么急吼吼的就找你。但这第四次的进货单得赶紧给你哥报过去,钱也得抓紧时间汇。”
  如今报货单和汇钱的事都是贺山这个店长在做。
  辛明宇一听,他没有多少时间去凑钱啊。
  最晚明天中午就得把钱汇过去了。
  五台电视机的钱,老大怕是也垫不起。总不能让他找晓慧姐先拿。
  那让林家知道了,也会小觑他的。
  如今的态势,早一点把货运回来,就能早一点赚到这一钱。
  电视机如今绝对是供不应求的紧俏货。
  能上架就代表赚钱了!
  于朵能等到今天才和自己说,也是不想影响他高考吧。
  辛明宇点头,“我明白了。”
  他也知道于朵说要去高老师家,和他不同路。
  那要去的就不是子弟校的宿舍楼,而是外交部大院。
  而他,要赶紧回家找父母替他凑追加的股本了。
  嗯,如今想来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生意,这回去开口倒是坦荡了些。
  回头分红他也拿回家让父母分配吧。
  家里应该也需要这份分红,很多事
  才能做得漂漂亮亮的。
  譬如之前厂长家办喜事,他家送的礼金少了可不好看。
  但这种事多来一次,集中一些,他家也会吃不消。
  好吧,回头分红了,拿回去充公。也算是他为家里做的贡献了。
  唉,愁人,看上的姑娘太能干了。
  原本这次高考他发挥得很好,没准能吊上本科分数线的车尾。
  但现在看来,只是考上大学,在于朵这里远远不够啊。
  第171章
  两人就此分开,辛明宇坐公交车回家。于朵让老郑开车,一起去了外交部大院。
  常志远其实早就有意请老郑吃个饭了。
  就是赵思嘉说的,那种情况下敢搭把手的,都是比金子还宝贵的人。
  虽然老郑只是在职权范围内稍加照顾,但对他们父子就是恩情。
  但常志远工作是真的忙,常宁也在高考前夕。
  一直拖到今天常宁高考完,这个想法才得以实施。
  于朵指点老郑往外交部大院开去,这个车子高老师来登记过的。
  守门的卫兵看到车里的是于朵,看了眼出入证,又登记了老郑的姓名等便把他们放进去了。
  这一个月,于朵也来了好几次了。几个卫兵都认得她。
  而且最近这段时间,外交部大院的人没事也在讨论着她这个涉外旅行社。
  高老师一高兴,把于朵中考进步巨大的事儿也对邻居讲了。
  还说等常宁的高考成绩出来,如果也拿得出手,就一起给他们举办升学宴。
  所以当下,于朵在这个大院也算得个焦点人物了。
  他们把车直接开到了常家的车库停下。
  这车一拿到手,高老师就租给于朵了。在常家真没放两天。
  常志远和常宁都迎了出来,热情地和老郑握手。
  常志远道:“早就想请你来家里吃个便饭,一直没抽得出时间来。快,里面坐——”
  高老师在和保姆一起下厨。她就帮着做些甜点之类的。
  高老师厨房的长处就点亮在做甜点上,从小跟家里厨师学的。
  但那十年还做什么甜点啊,把肚子糊弄饱就作数。
  所以于朵也是在她搬回外交部大院后才头一次吃到。
  于朵也进厨房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搭把手的。
  高老师把分切好的果盘递给她。
  于朵就端着出去。
  老郑不太习惯于朵给端茶倒水上水果,下意识就站了起来。
  于朵放下果盘,右手往下按了按,“坐坐坐,郑叔你今天可是主客。”
  常志远一看,哟,他这干女儿御下还可以嘛。
  老郑也是有点脾气的人,对这个小老板还挺服膺的。
  他也笑道:“是啊,你安心坐着就是了。”
  晚上自然是中餐招待的老郑,西餐他未必吃得惯的。
  吃过后,几个人坐在电视机前边看电视边聊天。
  《新闻联播》里说着要在南方建立经济特区的事。
  这个于朵也有所耳闻。听说今年春天的时候,邓公在南方几个沿海城市尤其是深圳,画了一个圈。
  不过,目前经济特区还没有正式成立。
  正式成立特区还有不少流程,就不只是在地图上画个圈那么简单了。
  于朵其实挺羡慕辛明宇和辛晴的。
  辛明政让弟弟、妹妹去南方,肯定不只是让他们去玩玩。
  而是让他们去南方开阔眼界。
  如今经济特区是还没有正式成立,但南方尤其是广州的经济,已经成为对外开放的急先锋。
  广州在鸦片战争前就因为地理位置是通商口岸了。
  如今北京是政治中心。
  南方,当前就以广州为首,是经济的中心。
  还有个上海,也是百年前就是大都会了。
  如今奔北京来的外国友人,多半是来旅游的。来参观游览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但投资的话,基本是奔上海、广州去。
  还有一些耳聪目明看得远的,就奔深圳这个即将成立的经济特区去考察了。
  不知道常家的亲戚是不是也想奔南方去。
  以前于朵就想着,要是有钱有闲,路上也太平点,她也想去广州看看。
  但现在有钱了,却没有闲。
  不过师兄说他从下一期可以来接手带团。
  这样,闲也就有了。
  但于朵还是觉得路上花七天在坐火车上头,太耽误时间。
  七天,她都能带完一次团,入账500刀了。
  所以如果安排得过来,要不她找辛部长开个介绍信,飞到广州看看?
  反正她满16周岁了,也到了参加工作的最低年限。
  真要开个工作证明去买飞机票,也是说得过去的。
  虽然确实有那么点奇怪!
  但不触犯硬性的条条款款了。这样等闲就不会有人故意找茬。
  如今于朵找辛部长帮这样的忙,那是心安理得的。
  她在和辛家合作开电器行呢。
  辛家前期出500本钱,又出了辛明政进货、找运输渠道。
  账上已经有300多属于辛家的分红了。
  于朵也是看到这个回报率,野心才大起来的。
  如果常家的亲戚要奔南方去投资建厂,师兄应该会随行吧。
  师丈肯定是没有时间陪同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