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279节
也就幸亏师丈如今仕途亨达,不然非得被怪得满头包不可。
常宁开着车,于朵和高老师坐在后面。
有这么一辆商务车在家里还是挺方便的。
平时要出个门,就不用给师丈的司机打电话了。
配的公车私用,还是可能落人口舌的。
譬如今天过去,人家看到你开的是红旗轿车,车牌号也比较特殊。
搞不好回头就说你是去仗势欺人的。
这次的事,如果那个老佣人还在,他肯承认当年只是帮着看房子,那就一切好说。
如果他不在了,那需要找的当年的证人可就多了。
问题经过旧社会到新中国,而且中间还有那十年,早已经是物是人非了。
于朵她们大宅院,最早住进去的周大妈一家也就住了二十多年。
解放后搬进去的。
不过,那房子的产权是机械厂的,花钱从政府手里买下来的。
当年就已经无主了。
不存在现在发还老宅子,大家伙突然冒个房东出来的道理。
反正现在住着是不花钱的,是厂里分的。
至于关大爷想的,房子收回来了,要把其他访客都请出去,于朵觉得不现实。
顶多就是收房租的人变成他而已。
其实关大爷心头也清楚,只是还不太愿意承认这个事实而已。
不然,那么十几户人,都住到哪里去呢?
如今房子这么紧张。
那团结湖小区的房子八千多,机械厂的正式工,像大哥那么干了十年的,都得十年不吃不喝才买得起。
但如今生活那么贵,谁家只是上班的一年能存900块?
那么好存,她父母几十年留下的钱就不会只有这么点了。
像是关大爷那个大杂院的梅小南家,还有两个送货员家里,目前那都是万万买不起房的。
其他人家也估计也差不多。
就没人准备过这笔买房子的钱吧。
他们都觉得住政府分的房子是理所应当的,会搬出去退还给关大爷才怪了。
所以围绕住房问题,估计还有得闹腾呢。
就常家这个祖宅,估计要拿回来也不容易。
这个车有点大,到了目的地附近,常宁停在了胡同外。
还给了五毛钱托胡同口那户人家帮忙看着点。
于朵笑了下,所以说师兄接地气呢。
那家的老太太本来闲坐着在打蒲扇,立马乐呵呵的答应了。
院门里一阵脚步声响起,她赶紧把钱收下,揣进了自己兜里。
“妈,我出去一下。你不要……”
那个说话的阿姨本来懒懒散散的,看到高老师忽然把眼睛睁大了些。
“你是高敏么?”
高老师抬头看过去,“叶丹丹?我是,我是高敏啊。你们家一直在这里没搬家啊?”
于朵和常宁对视一眼,这是将近30年前的邻居了吧。
有这样的老邻居也好,到时候有必要可以请她们做一下证。
他俩都觉得这事儿可能不太好办。
高老师也是知道不好办,才把他俩一起喊来的。知道他俩都比较接地气嘛。
叶丹丹道:“你们家搬走就没回来过了。这是听到消息说要归还老宅子了吧?”
高老师点头,“是啊,不过我不是因为高家的四合院回来的。那是我哥的事。”
她知道她哥手头有新华国房管局办的房契。
虽然他们一家都没在老房子住,但到时候拿出来就是了。
叶丹丹恍然道:“哦,你把老常家的二公子等回来了?”
高老师点头,“是啊。”
说着把常宁往前一推,“这是我们的儿子,常宁。常宁,叫叶阿姨。还有这个是胡婆婆。”
“叶阿姨好、胡婆婆好——”常宁觉得自己瞬间化身小朋友。
高老师又指着于朵道:“这是我和老常的干女儿。”
于朵也赶紧道:“叶阿姨好、胡婆婆好——”
“唉哟,我们那时候背后还说你要当望夫石呢。结果你还真把人等回来了,儿子都这么大了。怎么这么多年你们都没回来过呢?”
“参加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忙忙乱乱的就过了这么多年。这不,听到消息才回来看看。”
当年常家举家出海,把祖宅托给忠仆看管。
高家多留了一阵,也搬到乡下避难去了。
再然后参加工作的参加工作,读大学的读大学,父母过世……
解放后她哥回来办了新房契。
后来房子被街道办分给二十几户人家住,他们就索性没回来。
住到了把纺织厂上交后,发还的一套房子里。
这种时候祖宅不祖宅的也不重要了。
凡是人均居住面积超过那条线的,都被分给那些没房子的人住了。
与其糟心的回来看自家祖宅被糟蹋成了大杂院,不如眼不见心不烦。
所以这么多年,一直就没有回来过。
如今能发还,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第197章
于朵从大门往里,看了一下这个院子。挺大的,进深也挺长的样子。
看来以前也是大户人家。
不过如今,庭院里都被人私拉乱建了一个房间。估计是哪家开枝散叶后不够住,就自己砌了一间起来。
叶丹丹道:“等房子还给我们就好了。”
就有话语权了。
于朵觉得她过于乐观了。那些人家这些年都当成是自家的房子了。
虽然一个月还需要交几块钱的房租。
突然说这房子是其中某一户的,以后房租也要向这一户交。
虽然不能违背政策,但其间种种估计也热闹得很。
说起来还是自己租的那个小四合院,当年都废弃了的,租过来一点点收拾好。
人家原主回来了最好收拾。
关大爷寄过去的东西那边也不知道收到没有,反正没个回信。
叶丹丹对高敏道:“对了,老常家的房子……”
高敏道:“老范头还在么?”
“在啊。”
高敏松口气,在就好。
常家老爷子、老太太不在了。但各房这次都要回来人。
老范头总不能空口白话的说常家把房子送给他了吧。
那房本上的名字,她得去查查才行。
叶丹丹道:“不过,虽然人还活着,但也就剩个喘气了。前些年就瘫痪了,话都说不囫囵了。”
高敏蹙眉,那就有点麻烦了。
她向叶丹丹道了谢,然后带着这两兄妹往里走。
三间屋子高老师其实不太上心。但她不想被后天要来的众人指责保不住老宅。
走过另一个大宅院,她道:“常宁,这儿就是你姥姥、姥爷家。”
老北京人都是喊的姥姥、姥爷。喊外公、外婆的多半是外省迁来的。
于朵和常宁往里看了看,也是进深很长的大宅院。院子套院子的那种。
实实在在的大户人家。
再往前走不远,就是他们今天的目的地常家大宅了。
不过,还没走到就听到吵架的声音了。
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跟另一个年轻人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