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301节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301节

  她是个女强人,确实是很欣赏于朵。
  不过,对国内复杂的投资环境,心头也有些不笃定。
  之前国内那些匪夷所思的事,她也是有所耳闻的。
  听二嫂在电话里对她干女儿一通的吹嘘,也是有些狐疑。
  16岁,做出了让外交部大院的人都私下啧啧称赞的旅行社?
  不过,她们两口子应该不至于为一个外姓小姑娘弄虚作假才是。
  所以,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涉外旅行社,那应该真是这个小姑娘的手笔。
  她昨天其实就在观察于朵了。
  这小姑娘给她的感觉就一个字:稳!
  她坐在这里,十分的稳重、踏实、笃定的感觉。
  昨晚志豪都跟她讲,难道那个叫于朵的小姑娘入了二哥的眼。
  跟二哥年轻时候给人的感觉挺像的。
  常荷点头,“嗯,我知道的,妈咪。”
  她是这一代唯一的女孩儿,比于朵大两岁。刚考进南加州大学的商学院。
  平时也时常在自家公司实习,还是从基层做起的。
  所以并不娇气,反倒有
  些飒爽之风。
  于朵道:“我也只是躬逢其会。正好赶上了华国改革开放,有了这样的机会。”
  高老师道:“她啊,就摸索着干呗。还是小荷这样理论基础强,实践也比较丰富的更好。华国现在也很需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呢。”
  吹归吹,但当着人还是要谦虚一下的。
  高冉冉也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差点提起‘于朵的货被抢’这个话题不太好。
  不是说要藏着掖着,但没有故意把不好的地方展现给人看的。
  而且,在国内,外资受保护的力度还是很大的。
  那些明偷暗枪的,也会捡软柿子捏。
  就譬如之前那帮偷自行车的,不是也打听了另外七辆和于朵同款的自行车,都是各大院千金在骑就不敢下手么。
  只敢朝于朵这个普通出身的下手。
  抢劫这样的事,如果发生在外商、华侨身上,那公安破案的力度一定会加强很多。
  如今正是要开门引进外资的当口,肯定要保证人家的资金安全。
  那些人也会有所忌惮。
  不过,于朵又得到了长辈的夸奖,高冉冉心头听着有些不得劲儿。
  于朵不就是趁着现在,真正会做生意的人都还收敛着没动,胡乱搞了一通么。
  她家才是从前真正经商的人家。世代经商,富了几代的。
  要不是建国后这个运动、那个运动,她家何至于像如今一样,连一辆小轿车、一栋住房都要靠厂里配发。
  那个厂子原本就是她们高家的。
  这不是碍着政策还可能有反复,这大半年家里才一直没有动作么。
  而且高家也不缺日常过日子的钱。
  国家收走她们家的产业,也是实行了‘四马分肥’的政策,不是直接没收的。
  她家不像于朵那么急于脱贫,当然不用急着冒风险做生意。
  家里也提到过于朵这么激进的做生意的事。
  爸爸说‘那小丫头是没吃过亏、没经过事。无知者无畏,俗称傻大胆’。
  但如今海外归来的这些常家长辈,因此却也很认同于朵。
  这都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华国国情的复杂性。
  但这些,她要是说了,就是拉哥哥的后腿。
  于朵谦虚了几句,低头接着吃东西。美食当前,不可辜负!
  场面上高老师会支应,提到她了她再说两句不迟。
  至于高冉冉又不平了,她有点好笑。
  这些都是场面上的话。你夸夸我家孩子、我夸夸你家孩子。还当真了不成?
  昨天是久别重逢,今晚就没一直喝酒了。
  酒桌上大家都是点到为止。
  吃过晚饭,就步行回常家的住处。今天来的目的就是看看二房如今生活的地方。
  这可是如今华国政府官员的住处,俗称的大院。
  常家80平米屋子的客厅招待这么多人,肯定是有些挤的。
  不过好在后面还自带一个40平米的庭院。
  这就没有问题了。
  这后庭种了很多夜来香。这种草傍晚开放,香味有驱蚊的效果。
  所以这段时间于朵住这边,晚上都不用点蚊香的。
  高老师安排小兰、常宁、于朵、高冉冉还有高耀负责搬凳子出来。
  常家四个小字辈:常乐、常安、常平、常荷也上前帮忙。
  一人抬上两张凳子也就够坐了。
  高老师买的仿古家具,全实木的。力气小了还抬不动呢。
  搬早了不行,晚饭前那会儿别说暑气还没消退,太阳都还挺大的。
  那这会儿坐就晒烫了,烫屁屁。
  常宁和小兰把于朵要摆弄的茶几、茶具、小炉子等也都搬了出来。
  吃了晚饭,坐一坐,喝一盏清茶消食是极好的。
  他其实也不太懂为什么通过一番赏心悦目的摆弄,那茶就能更香。
  他以往都是直接烧开水冲开,喝着真没于朵弄出来的香。
  他爸也说他浪费好茶。
  就这大院里,霍昭他爸是个好茶的。这段时间总是特地挑了晚饭后,来找他爸聊天、下棋。
  就是为了喝一盏于朵练手沏的茶。
  经霍叔一宣传,如今大院里都知道常家那干闺女茶艺很好了。
  再后来,于朵又练古琴,左邻右舍都听得到。
  擅长古琴的名声也出去了。
  不熟悉的很容易把她往大家闺秀上去想。
  但偏偏她之前留给大家的印象又是特别会做生意。
  而且很会抓住天时、地利、人和。
  一时搞得于朵又当了一回大院风云人物。狄见欢还特地过来观摩过于朵练习。
  大家在椅子上安顿好,后院的灯也打开了。
  于朵就过去开始摆弄她的茶具。
  这些都是高老师在友谊商店买的器具,准备出口赚取外汇的。
  既精致又大气!
  至于水,今天沏茶的水是师丈的司机开车去载回来的。
  他告诉于朵,是玉泉山的水。
  是常司长跟一位老领导打了招呼,然后排他去取的。
  于朵下午就偷喝过了,果然不愧是‘御泉’的水。最适合沏茶了!
  从金代,玉泉山成了皇家园林,这水就是皇家特供。
  也是文人墨客沏茶的最爱,比什么雪水那些更受他们喜爱。
  当然,能喝到的,也都是仕途亨达的文人。
  于朵找了个空的矿泉水瓶装了一瓶,让贺山骑车到大院门口来取。
  赶着给关大爷送去了。
  他老人家这辈子就喜欢这些!
  拿回去吊在水井里放一阵,喝起来肯定清冽爽口。
  当然,她是和高老师打了招呼的。
  于朵今天穿的中式的复古上衣和裤子,这会儿身姿端正、面带从容地跪坐在传统茶几后面。
  旁边的小炉子上,玉泉山水正在煮着。
  常荷感兴趣的跑过来,跪坐在旁边看于朵动作。
  她这会儿在用镊子夹着,细致地用干净水冲洗茶具。
  第212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