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378节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378节

  该不会就是为了多睡会儿吧?
  嗯,还特地请了个保姆照顾,这就不是普通人家能有的待遇。
  应该就是这个缘由。
  估计是父母工作忙,在家也不能时常见到。
  “班长,走了——”
  “哦,好!”
  于朵没留神谁在背后看她。她长这样,从小就被人看习惯了。
  只除了前两年有人跟踪她下晚自习,她找了大哥来接。其它对她不造成威胁的时刻,她都不会多留意。
  她一路骑着车过去,结果师兄居然在办公室加班翻译文件,晚饭都不回来吃。
  打了电话说是一会儿吃食堂。
  于朵惊讶不已,“他不是打杂么,还需要加班啊?”
  高敏点头,“没干完活不就得加班咯,不用管他。一会儿饭好了,咱们直接吃。”
  常志远倒是准点下班的。
  他搁下公文包就问于朵,“朵朵,你会跳交谊舞不?”
  于朵摇头,“不会。”
  “一会儿我教你,晚上带你去开开眼界。”
  于朵道:“可是,我想去看原声电影。”
  她就是为了看原声电影才一放学就往这边跑的,别处看不到嘛。
  电影院的电影大都是那些老的战争片。
  参加舞会什么的,她不太
  感兴趣。
  如今社会上也有舞厅。她路过看到里头灯光昏暗,给人的感觉并不太好。
  于朵偶尔路过外面,还有流里流气的男青年说要教她跳舞。
  她都直接不理会,走开了事。
  青天白日的,那些人倒也不敢拦着她。
  有过一两回这样的经历,她路过那样的地方都绕路走。
  于朵如今也渐渐摸索出和干爹、干妈相处的模式。
  如果她自己不乐意,他们不会勉强他。
  所以,她今天就勇敢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常志远道:“哦,那个不要紧。回头让你干妈去买一套放映设备,就摆在书房。咱们去借了胶片,自己在家放来看。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
  高敏点头道:“嗯,这个可以。”
  然后又有些怀念地道:“外交部的舞会啊,很热闹的。没准你还能看到一些《新闻联播》上才能看到的领导呢。我那会儿最喜欢去看总理跳舞了。”
  有时候是在钓鱼台国宾馆,有时候是北京饭店……
  有时候是招待外宾,有时候就是内部的人聚一聚。
  因为领导人们往往都是伏案工作,疏于锻炼。
  保健医生就让他们经常去跳跳舞,就当是锻炼身体了。
  这里头,总理是跳得最好的。只要他不太忙,这种内部的舞会必到。
  “邓妈妈不会跳舞,就每次坐在那里看他跳。总理脾气可好了,而且不挑舞伴。谁去邀请他,他都不会拒绝。不管是女工人还是女干部。跳得不好的,他还带一带、教一教。所以,我们都排队去邀请他老人家跳舞。我也去过!”
  说到和总理跳舞的往事,高敏也是眼中放光。
  常志远看得好笑不已。
  于朵也听得眼中发亮。
  这件事是她没见识了。也是,师丈本来就说的是带她去开开眼界。
  不过,“女工人怎么能到总理面前去邀舞啊?”
  有这样的机会,估计全国的女同胞都不会放过。但,普通人怎么能到外交部的内部舞会上去?
  高敏道:“北京饭店以前承担招待进京开会的全国劳模的任务。晚上就会有舞会啊。”
  “哦。”
  于朵心头涌起强烈的惋惜,她生晚了啊!
  常志远说干就干。
  趁着这会儿小兰还在做晚饭,他把收录机打开。
  然后就在后面的庭院,教于朵跳舞。
  高敏就在旁边笑吟吟的看着。
  于朵运动细胞是很好的,而且有舞蹈基础,节奏感也好。于是很快掌握了要领。
  于朵十六岁半,十足的美少女。
  常志远年近半百,却也是风采翩然。
  两人一起跳舞还挺养眼。
  于朵听干妈私下抱怨,说干爹在国宾馆、北京饭店的外事服务员里头,还有颇多崇拜者呢。
  这些外事服务员的要求很高的,要懂外语、身材高挑、相貌皎好,政审还得过关。
  因为面对的是本国高级领导人和外国元首、外交官。
  跟普通的服务员是两回事。
  人家都是有编制的,国家干部身份,收入也不低。
  于朵每次都听得直笑,“干爹在外的形象,对自己人就是得像春风般的温暖啊。那些小姑娘好些也是背井离乡,从全国挑选来的佼佼者。工作中被领导关怀,或者出了纰漏有人给弥补,难免就很崇拜干爹嘛。”
  高敏也就是抱怨两句,跟别人不好说。
  跟常宁说,臭小子也没法共情。还觉得她怎么这么多事呢?明知道他爸不会有什么。
  她就只能跟于朵说说。
  所以说,人得有个闺女啊。
  旁边邻居到后院来看到了,也笑眯眯的站着看于朵被她干爹带着转圈圈。
  估摸听到这个消息,大院里今晚去跳舞的年轻人都会多不少啊。
  常家这个干女儿长得确实是出挑,就是不知道常家打的是什么主意了。
  常志远一边带着于朵跳舞,一边问道:“开学有几天了,你感觉如何?”
  “不管文科、理科难度都明显提升。而且是从初中的难度陡然拔高,我暂时还不太适应。”
  “没事,才刚开学,慢慢适应就是了。到半期考试前如果还是适应不了,可以试着找一个家教。不过你中考能考到全北京一百多名,应该是用不上的。”
  于朵道:“师兄和顾大哥都好厉害啊。从来没有正式上过中学,也能考上京大。”
  她知道师兄这些天在外交部打杂,忙得前脚打后脚的。
  而且,一个星期的时间,他已经陪着外宾爬过两回长城、逛过两回故宫,也吃过两次烤鸭了。
  估计以后这会是常态,外宾来了都是这个流程。
  这就是他们喜欢的华国特色。
  难怪干爹在家的时候,常家的饭桌上从来不见烤鸭。
  有一些级别高的外宾,他也得陪同的。
  一次又一次频繁地陪外宾吃,回家肯定不想再吃了啊。
  至于霍昭大哥,他暑假最远一次甚至陪着外宾及家属飞去西安看过兵马俑,还吃了肉夹馍。
  还有狄见欢,她原本在家捂白白来着。
  结果狄老听说常宁趁着暑假最后的两周时光去打杂,回家看她闲着,就把她也拎去了。
  第266章
  外交部如今是真的缺人。去北二外、京大西语系找人,还得政审。而且很多规矩还得现教。
  这内部子弟既精通外语,又省了政审的步骤。
  而且他们打小就经历过这些,不会怯场。
  狄老还说狄见欢如今算是半个专业导游,把她塞去陪着别国外交官的夫人、女儿游玩。
  所以,她电话里和于朵直感慨白捂了一个月。
  于朵还知道顾大哥趁着还没有开学,飞去南方看他的爸爸、妈妈去了。
  他临走还问于朵想不想要江南的特产,他周末给她捎带回来。
  于朵还真有些感兴趣,她没去过江南。
  于是就让他随意,她也不知道江南有什么。
  常志远道:“他俩学习上也有过吃力的时候,没谁真能一蹴而就。而且,他们享受的那才是真正的精英教育呢。”
  这俩小子都是各方面的专家或者大学老教授亲自教导。
  他们要不是有这样的潜力,那样的人能愿意冒险倾囊相授?
  晚饭于朵只吃了个五成饱。
  今晚的舞会在北京饭店举行,据说到时候会有不少特色点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