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554节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554节

  好歹他们交钱给朱丹和霍先生,货掉了是全赔啊。
  以后少交钱,要腾出一部分交税的话,总得把治安搞好些。
  小兰在旁边给大家烤串,其他人围坐一桌。
  顾朝暮拿起一瓶北冰洋,用开瓶器打开,递到于朵手边。
  然后把开瓶器放下,示意众人要喝自己动手。他可没准备服务。
  其他人要喝的就是冰冻啤酒了。
  于朵在常宁这里试过一次啤酒,觉得不太好喝。她还是比较喜欢喝清酒和红酒。
  便也没有对未成年待遇有什么异议,合作的拿起来喝了一口。然后剥着面前的水煮花生。
  旁边的烧烤架上小兰正一边翻动烤串,一边放着调料。
  高老师之前特地送她去学过厨艺,她做这些相当的好吃。
  而且常宁这里没有大人管束,地方又宽。所以大家都喜欢来这里聚会。
  旁边时不时有香味传过来。齐全忍不住道:“小兰,先给几串安抚一下我们的五脏庙吧。我这嘴巴里不断分泌有味道的口水啊。”
  于朵笑着把水煮花生往他面前推了推。
  稍后,小兰把第一批烤好的,放进托盘端了过来,“先吃着,其余的也很快就好。”
  众人伸手过去,秦东野看于朵没动便道:“你不吃啊?”
  于朵抬手点了点自己的额头,上头冒了一颗痘。
  常宁道:“没事,你那就是青春痘。说明你进入青春期了。”
  众人笑了起来,“嗯,以后就不是小朋友了。”
  于朵道:“你们先吃吧,我等放一会儿再吃。”
  狄见欢吃了一口烤串,又喝了一口啤酒道:“小顾,快把你知道的和我们说说。”
  顾朝暮看看她,明明他比狄见欢大一岁。又看看常宁,行吧。小顾就小顾!
  这以后不得改口叫嫂子么。
  “我得到的消息,刘将军抵达漂亮国,先后参观了“cv-63小鹰”号和“cv-61突击者”号航空母舰。老人家今年64岁,面对数十层楼高的航母兴致很高,一层一层爬楼,一层一层仔细参观。据说他特别留意航母飞行起降的弹射与阻拦技术设备。”
  这可是华国人第一次有机会登上航母,见识这个海上巨无霸。
  当然是克制不住的激动。
  数十层楼高,于朵回想了一下在东京街头见到的摩天大楼。
  也非得是军中几十年打熬出来的好身体,才经得起这么一层一层的爬上去观察啊。
  关大爷比人家年轻十岁,但于朵确信他爬不了几十层楼。
  第398章
  别说关大爷,爬几十层楼等闲年轻人怕是也难啊!
  而且还不只是爬楼,还要把那么宽的一层一层走遍。
  人家又不是一直开放给你参观的,当然要抓紧时间、一鼓作气。
  刘将军1970年、1975年两次提交建议造航母的建言书。
  能亲自去看看漂亮国的航母,对他来说也是夙愿吧。
  顾朝暮话音一转又道:“但是吧,当时漂亮国以保密为由,不让我方人员触碰仪器。为了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刘将军只能站在他们指定的范围外、垫起脚尖、前倾着上身……”
  传回来的照片里,刘将军投过去的眼神里是强烈的渴望和期盼!
  那一幕真的让国人要泪目。
  他爷爷当时坐在病床上听说了,也是叹息道:“唉,我们没有啊!可不得稀罕人家的么。可人家怎么可能由得我们触碰?”
  爷爷说,海军有两个不能少的大家伙。
  一
  个是核潜艇,这个我们已经勒紧裤腰带搞出来了。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主席这句话当年可是家喻户晓。
  1966年,工程队开进了四川省夹江县的一个山沟里。
  科研人员白天上山打柴,下河挑水;晚上,蚊叮虫咬,还要在煤油灯下作设计。夜里蛇鼠绕床的险象也时有发生……
  1970年12月26日,在主席77岁生日这天,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下水。
  1971年8月23日,开始进行航行试验。
  1974年8月1日,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
  华国成为当时全球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之一。
  为了这一天,两位‘核潜艇之父’之一的黄旭华三十年没有露过面。
  另一位‘核潜艇之父’,则是早期农运领导人彭湃的儿子彭士禄。
  还有其他成百上千的科研人员,和他们一起吃尽了苦、受尽了累。
  还有一个大家伙,那就是航母了!
  一艘航母相当于300架陆上飞机,能代替3个航空师。岸基飞机掩护航母,航母掩护潜艇……
  可惜,没有钱、没有技术啊!
  漂亮国如今想和平演变我们,对我们很好。但也绝不可能让我们得到航母的相关技术。
  能让我们军方的人上航母去看一看,就已经是极致了。
  造航母,比当年搞两弹、搞核潜艇还要艰难!
  除了技术封锁,囊中羞涩是最大的难处。
  秦东野听到这里道:“所以我说改革开放不可能就这么戛然而止,一定会大搞特搞的。什么雇工就是剥削,那么多人找不到工作,肯雇工才是真的解决他们的难题。没有钱,什么都干不成!8月份深圳特区就要正式成立了,我想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你们有没有人要一道去看看的?”
  于朵道:“我去年暑假去过。当时的深圳还是个偏远、破败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为零!我估着短期不会有什么变化。”
  短期内,她没什么兴趣再去看了。而且,她的生意和深圳暂时不会有什么关联。
  她做的不是招商引资的活儿。她是要倚靠华国的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赚钱。
  顾朝暮道:“说到基建,投入应该会很大才能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听说莫斯科筹办这一次的奥运会足足投入了90亿刀。”
  已经有六十多个国家都表态不去参加这次奥运会,其中不乏体育大国。
  今年奥运会基本相当于毛熊国自己玩,没什么金牌竞争的对手。
  但莫斯科当地居民还是得到了极大的好处的。
  于朵、狄见欢等人听到90亿刀都有些咋舌。
  毛熊国从‘十月革命’到如今六十多年的建设成就,确实是很可观的。
  尤其是钢铁慈父为了应对二战,全力把毛熊国打造成工业国的这四十来年。
  举办奥运会就是亮肌肉、展现实力的时候啊。
  可惜,这一届奥运会因为毛熊国入侵阿富汗搞成这样。
  常宁道:“国家暂时可能也没有什么钱可以拨给深圳搞建设。主要还是倚靠政策扶持,依托地理优势,自行发展。我暑假没时间,不然还真想去看看。”
  他今年放暑假肯定是要去外交部实习了,没时间到处跑。
  小顾九成九也要跟着霍教授去打杂。他如今必须展现自己的有用性啊!
  不然就真的要在家族里靠边站了。他爷爷私心再偏向他都不行。
  秦东野没找到伴儿,也没再说什么。不过还是准备到时候要去看看。
  齐全喝了一口冰啤,问于朵,“听说你在广州买了一套楼中楼啊?”
  于朵点头,“嗯,顶楼跃层。两层加起来300个平方。”
  “还没有修出来你就买了?”
  他和秦哥一干人等虽然在做生意,但都还在家里住着呢。
  想不到这个小姑娘居然买了这么大一套房子。而且还是无实物购买。
  “预售嘛。”
  于朵想了一下。东湖新村至今还没有卖完,甚至可以说不太好卖,应该就是这个缘故了。
  华国人本来就不习惯买商品房,大家都习惯等着单位分福利房。
  何况这还是挖了个地基就开始卖的商品房,实物一点都看不到。
  幸亏从香港拉到的投资比较多,足足一千多万。
  可以先修着,而不是必须等着买房的人付了房款才有钱修。
  也就买得起顶跃的人,多半是消息灵通、看得长远的。所以反倒顶跃先售罄。
  逼得她不得不搭上六万利息抢先下手。
  像老蔡和二姐只准备买套二、套三的户型,就一点都不着急。他们都还在攒钱呢,准备攒够了再下手。
  套二、套三现在卖得就很不好。一来是贵,二来就是因为预售制。
  所以,北京的四合院因为物以稀为贵涨价了,广州的房价可还没有动。还是700一平!
  别说涨,能不降就不错了。
  还好,北京的四合院她也有一套了。虽然极小、极小,而且到处都还破破烂烂的。但地段还不错。
  这一年多,于朵一直没能腾出钱来好好修复一下废品站。
  除了好好修了一下库房,其他地方顶多就修修补补,不影响使用就行。反正也是收废品的,不需要多华丽。
  当然,房子归属也是一个极大原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