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620节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620节

  如今大家的共识、挣钱比修房子重要!
  也没请人,这秋天农民要秋收也忙得很。没工夫来挣这个散工的钱。
  至少要等秋收过去了,人家才腾得出手来。
  顾朝暮觉得怕是得等着全都包产到户了,农村才有真正的富裕劳动力。
  不过国家可能真不是太急,要把那么多劳动力从农村解放出来。
  回城知青、退伍兵都还没完全安排好呢。
  沿海搞对外开放,但目前哪怕是深圳,外商投资也不多。还吸纳不了那么多富裕劳动力。
  改革,确实得一步一步,打好组合拳。
  上次秦东野回来和他说,如今去深圳,得办边防证。
  得防着这边的人逃港!
  老秦去看过了,每天几百人意图翻过铁丝网往香港跑啊。
  解放军鸣枪才能把人驱赶开。
  许将军为此恼火得很!老爷子指挥过南疆战役之后,继续当广州军区的司令员。
  估计觉得每晚抓逃港的,比打仗还头痛啊!
  如此,过中秋就各人有各人的安排了。
  下午三四点,于凌坐刘哥的车,先送侄儿、侄女回家,自己也带着诚诚回去了。
  女教官这会儿在指导于朵的散打课。
  诚诚的散打课比她早一点,周日也到这里来上。都是刘哥在接送。
  于朵的散打课,周日到这边来,周一到周六还是在x中的出租屋。
  吴娴、曾淼她们感兴趣都上门来看过。
  至于诚诚,周一到周六他有时间去俱乐部那边。幼儿园放学可早了。
  据说他因为在习武,在幼儿园很吃得开。
  而顾朝暮则开车去机场,等着接他妈妈。
  他挺乐见他妈重回大学教书的。这至少代表她对教室、对学校没有什么恐惧心理了。
  他师爷吊死那惨烈一幕,终于不再是他妈摆脱不掉的心理阴影。
  这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在身体健康之下啊。
  他上回回去看到父母又过得蜜里调油的了。真的,他被他妈报的假案吓惨了。
  一度真的以为自己可能要当老哥哥了。
  他在机场出口候着,见母亲出来就迎上去接过行李箱。
  赵思嘉边走边问道:“我这会儿过去,能见到于朵么?”
  她回来一趟,要是人都见不到,还是怪遗憾的。
  但孩子是毕业班,总不能为了见她一面,耽误上课吧。
  “她今晚要上晚自习,高二的课已经比较紧了。不过听说您要来,说是会留下一起在常宁那边吃个晚饭。既然飞机没误点,应该能见一面。”
  赵思嘉点头,“那就好。对了,我上回就给了她一个电子表,当半大孩子对待的。你看要不要补上点什么?”
  顾朝暮失笑,“咱家又没有什么传家的东西。以后再说吧,您不必紧张。”
  他们这样的家庭,也才起来两三代,又不是什么世家。
  赵思嘉道:“我不是怕你们觉得我不重视、不支持么。你说我要给她包个红包吧,想大方点也只能用你的钱。而且她也不缺钱。你说得没错,咱家要是有些老物件就好了。”
  那样就很能拿得出手。
  虽然如今古董一点不值钱,但祖传两个字有分量啊。
  而且,那些东西应该早晚回回归应有的价值的。
  顾朝暮一手替她拉行李箱,一手揽着人往外头走,“以后再说、以后再说。如今也不过是彼此心头有数。您整得太正式了,她反倒有压力。就一切跟往常一样好了。”
  “那你说的啊,我就不管了。”
  顾朝暮想了想又道:“要不,您去卖文物商店的内柜寻摸、寻摸。看着有合适的可以买下,她喜欢那个。不过千万别买到明器了。”
  赵思嘉知道明器就是冥器,陪葬品。
  “哦,这个我倒是会认。长期埋土里的东西,可能会有些物理变化。成,就按你说的!”
  这年头的古董,她倒是买得起的。
  放下行李,母子俩去到常宁那里吃饭。小兰已经做好了晚饭,于朵在帮忙端菜。
  看到顾朝暮的妈妈她招呼道:“顾婶婶,这边坐。马上就可以开饭了!”
  赵思嘉点头,“好的、好的。”
  于朵极力就当以前一样的相处。其他人也没有戏谑、打趣,省得她不自在。
  赵思嘉道:“小兰手艺真是好啊!”
  小兰道:“您过奖了,吃着下饭就好。”
  席间听说小兰要去旅行社上班了,她笑着点头,“不错,人就是要知道上进。”
  小兰道:“我成天看到于朵和欢欢她们,也是想见贤思齐的。难得她们都肯教我。”
  她现在就是在等老家的堂妹过来交接。
  赵思嘉问了问于朵的成绩,“嗯,不错。高考也没那么玄乎,放平心态就好。现在还觉得高二时间紧张么?”
  “现在适应了,好多了。不过,我觉得从经济的角度,学制可能真的会延长。”
  如今小初高5+2+2,但如果各延长一年到6+3+3,就可以多收三年学费,延迟三年再提供工作岗位。
  如今华国的人口真的是太多了!
  这么一延长,国家压力小很多。
  赵思嘉点头,“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人口问题就是经济问题。而且,你能适应这个强度,但七成以上毕业生怕是会觉得吃力。如今人口真的过多了!为了控制人口,肯定还会出台不少政策的。现在法定婚龄都改了,听说以后会强制执行计划生育、会更加提倡晚婚晚育。20岁生孩子和25岁生孩子,一百年下来能少掉一代人呢。”
  她就是喜欢书读得多的孩子。
  尤其小暮跟她讲,于朵小时候挺不容易的。为了能上高中,费了不少心思。
  赵思嘉说过两天要去看顾朝暮和于朵买的房子。
  于朵道:“顾二哥那里有我的钥匙,你们直接去就好。我就不陪你们了。”
  她真没时间。周一到周六都要上课。
  她如果为此请假,估计这当过老师的人也不会喜欢。
  果然,赵思嘉道:“你不用管我们。我就跟你说一下,到时候顺便去你那边看看。常宁,谢谢你啊!借这么
  多钱出来。除了你,真不可能有人肯了。”
  顾二哥,当初她也喊过‘顾二哥’的。
  想到这里,赵思嘉不由莞尔。
  完全满意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于朵确实第一人品好,那十年的表现太加分了;第二学习好,等考入京大就十分拿得出手了;
  更何况这孩子如今跟他们一家三口,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呢。
  祸福与共,挺好的!
  关键自己儿子就是中意人家啊。
  常宁道:“顾婶婶,不用谢。一来交情在那里,二来利息给得真不低!”
  一个月赚大几千的利息,他真的不亏。
  吃过晚饭,顾朝暮回去安顿他妈。常宁开车送于朵去上晚自习。
  常宁道:“行了,陪着吃一顿饭尽到礼数就行。你啊,重点还是放在学习上。这一年,生意上的事都可以放一放。小顾他妈,50年代的名牌大学高材生。当年直接选入了公费留学的。要不是跟老大哥搞毛了,漂亮国为首的国家也对我们封锁,那肯定是要继续深造的。”
  于朵道:“有没有这回事,我肯定都是要全力以赴的。”
  参加赵耀的学习小组之后,于朵确实感受到了好处。大家可以互相促进!
  她觉得她们学习小组的人,应该最后都能考得不错。
  9月23号晚上,于承在废品站把小四轮洗得干干净净的,开到x中来接于朵和黄姐母女。
  于朵把黄姐母女也叫上了。中秋嘛,人多热闹!
  把关大爷和梅姨、程姑姑和他家保姆也都叫上了。
  今晚聚了,明天废品站就要搬家了。关大爷也是废品站的创始人嘛。
  到时候就两辆小四轮自己搬,人手也有。小东西三轮车就装了。
  已经用小四轮分期分批,拉过经常来的拾荒者去新的地方认过门了。
  这会儿摆了两个大圆桌,热热闹闹的。
  王大妈、邱新梅、程姑姑还有关大爷家的保姆等人都在厨房忙活着。
  至于于凌母子,她们俩就和窦月月夫妻一起过这个节。
  今晚,于朵没能请到晚自习的假。
  她近期已经请了两回假,班主任没有再准她的假。再一再二,不能再三!
  没办法,中秋节不放假,又没遇上周日。
  别的同学都能正常上课,你于朵那么特殊啊?
  所以,吃晚饭她还得抓紧时间。
  吴珍、宋河等人都笑道:“明年就好了,明年小老板就上大学了。听说大学一天上完那几节课就没事了啊。”
  “是,小老板放心。我们明天一定把家搬得妥妥当当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