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751节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751节

  因为他们夫妻不是一般的看重于朵。
  这要换个普通的女孩儿,不那么受看重。自己老婆、女儿做的事其实说不上多大问题的。
  至于顾家,能不执着于是亲女儿还是干女儿娶回去,也是赚到了。
  如果是拘泥的人家,那就白白错失了一个好儿媳。
  一个好的儿媳妇,真的关乎三代好儿孙的。
  日历转眼翻到了12月份。
  今年是托福进入华国的第一年,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大城市会同时开考。
  狄见欢的托福培训班红火得很。
  第一次嘛,大家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肯定很需要这样消息灵通的辅导班给予指引。
  狄见欢出身外交部大院,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她的消息肯定比普通人灵通许多。
  于朵、常宁、顾朝暮三人都没有报班。没那闲功夫按照规定的时间去上课。
  不过有狄见欢在,这临近考试的日子自然有人给他们开小灶、单独辅导。
  12月的第一个周日(12月6号),他们三个就聚在一起准备听狄见欢说考试的具体事务。
  狄见欢过来之后,先去第一进看少儿和幼儿辅导班的情况。
  托福班的人考过了估计就不来了。
  还有成年班也是一样,拿英语当敲门砖拿到想要的,后面就见不到人了。
  但小娃娃不一样,他们可能会长期在辅导班交学费。
  所以,她其实是格外重视这些打小被送来学英语的孩子的。
  这会儿,于朵就在第三进的正房,吃着顾朝暮刚买过来的糖炒栗子。
  她昨天知会了老蔡,因为去伦敦开局不利,扣他1%的分红。
  赏罚必须要分明!
  老蔡对此也是服膺的。如果不是老板找到关系,恐怕还要耽搁更久的时间。
  只扣1%,已经是考虑到第一次在国外没有依傍的具体难处了。
  于朵其实很担心老蔡在外头不受控的。
  隔太远了,又有那么一大笔钱捏在老蔡手里。
  而且她还敢真的对他老娘和闺女下毒手不成?还不是只能盯着而已。
  最多就是通过深明大义的蔡母给施加点压力。
  担心时间拖长了有变故,于朵原本就在师长中间寻摸看哪里能找到伦敦的路子来着。
  京大经管系的师长也是一个很好的人脉资源。
  只是还没有熟到那个份上。她也不想有事就找顾朝暮帮她想办法。
  此时狄见欢及时、主动伸出援手,于朵是真心感激的。
  常宁道:“那儿有炭盆,你怎么不想着烤红薯吃呢?”
  家里有现成的生红薯,是一个退伍兵保安回家带来的。
  这个日子,正好烤红薯吃啊。
  他有点想吃。
  于朵笑道:“改天吧。一会儿见欢给咱讲考试的具体事务,你吃了老是放气不好吧?虽然不是外人,可也不礼貌啊。”
  顾朝暮笑出声来,常宁赶紧瞪向他。
  怕不是有什么前科吧?
  这俩在农场的时候搞不好偷过集体的红薯啊。
  看常宁这样子,他是喜欢吃烤红薯的。
  顾朝暮赶紧摆摆手,示意不会把常宁的糗事说过于朵听。
  毕竟,他的糗事常宁也都是知道的。
  要是说给于朵听,多毁他形象啊!谁小的时候还没当回一两回憨憨啊?
  比起那些事,喂猪、给母猪坐月子、当屠户一刀准这都不叫事儿。
  就在这个时候,赵晓丹引着江津从侧门进来。
  江津来之前是打过电话的,确认了于朵这个周日在这边。
  按她的说法,于朵狡兔三窟的,不提前确认好怕跑错地方。
  她是奉母命来送家里做的冻柿子的,知道于朵好这一口嘛。
  她姐靠着旅行社的帮衬,日子好过了。一家子因此轻松了许多。
  也没什么好报答于朵的。
  知道她比较好吃,于是一年四季的江妈妈都给做这些小吃食。
  不值钱,但是个心意。而且也保持了往来。
  江津进来听到于朵说家里有很多红薯,除了烤着吃、蒸着吃能怎么吃?
  退伍兵大哥实在,回家挖了好多带来。
  多些吃法肯定是好的。
  就譬如那土豆,她吃厌了蒸的、炒的。
  常荷就让陈哥和商哥拿着菜刀切条来炸,又教商嫂子做了番茄酱,蘸着吃。
  老好吃了,那几个小的都十分中意!
  红薯能不能炸来吃?会不会还不如晒的红薯干好吃?
  她也是伦敦的事解决了闲的,天气冷就烤着火、抱着手在这儿琢磨吃的。
  江津道:“这个简单啊。来,我教你们做拔丝红薯。”
  赵晓丹和小荷便都去学,这是她们的活儿。
  小荷如今认清了于朵在家里的地位,干活儿都是以于朵为中心的。
  于朵也抬根凳子在大厨房看着。
  她会做的吃食其实不多。她妈妈还没来得及教多少就过世了。
  就跟着几个大妈看呗,但人家也不可能手把手的教她。
  这大厨房宽着呢,二十多个平方。再来几个人也不会拥挤。
  江津考的专科,这是大三最后一年了。
  看她切着红薯条,于朵随口问道:“你明年就要参加工作了么?”
  江津在旅行社的表现一直很好,她还真有点舍不得呢。
  江津回头看于朵一眼,有话要说的样子。
  赵晓丹很有眼力劲儿的接手继续切红薯条,“你们聊,我先切好。”
  小荷则负责烧火,同时学学这个怎么做。
  江津坐过来道:“我当初拼命考上大专,就是为了家里二老放心。这样我就能负担得起我姐下半生。如今她自立了,挣得比我还多。我就可以单纯的考虑自己的未来了。”
  “那你是怎么想的?”
  这一听就是有想法啊,不然等着学校分配就是了。
  大专生如今也是天之骄子,也能过得不错了。
  江津道:“这两年我一直在你的旅行社做兼职。平时就做周日的一日游导游,寒暑假则是全职。这兜里富裕了,日子要自在得多。也不用害怕二老和姐姐要是病了,我怎么承担得起?如今让我再去中学
  教一辈子书,我有些不心甘了。我打算先出来工作两年,就按学校分配的去教书。当然,我的意愿是留京,学校偏一点都无妨。这样我就可以继续像之前一样在旅行社做兼职。两年后,我就可以像本科生一样考研了。”
  本科可以直接考研,专科要有两年工作经验才行。
  于朵道:“如果只是要留京,不求好学校的话,应该不难办!不行你就去我们机械厂子弟校应聘吧。我可以给你搭个话。”
  江津好歹是正经师专的,有熟人推荐,进机械厂的高中部不成问题。
  江津道:“我进初中部就可以了。高中还面临高考升学,初中压力小一点。”
  她没打算去拼升学率,只打算做好本职工作、混两年工龄。
  于朵笑道:“其实真正想考大学的,应该也不会留在子弟校高中部。不过如果你只想去初中部,那应该一点问题都没有了。跟校长通个气,让他到时候直接去你们学校要人就行。对了,你知不知道那个……就黄姐前夫有什么就业倾向啊?”
  那人什么名字她给忘了。
  如今大学生都是香饽饽,大多还没正式毕业就有单位去要人了。
  当然,想留北京市区的好学校除了成绩,依然需要人脉。
  江津道:“他好像跟区教育局副局长的女儿走得挺近的,这姑娘比我们矮一届。他抛妻弃女的事,本来当初知道的人就不多,而且大多已经毕业了。黄姐为了让他付抚养费又没有闹大。”
  于朵道:“负责任的家长,肯定还是会把他的根底查清楚的。这年头,倒是不用怕他当陈世美杀人灭口。”
  这男的还挺会钻营的。
  当知青的时候为了少干活、受照顾,就当了黄家的女婿。
  通过高考回城后,立即就销声匿迹。
  要不是黄姐知道他具体考上的是哪所学校,还凑巧和江津是一所学校,还真不好把他找到。
  如今,等到开学不久闹出的抛弃妻女风波成为过去,又很快勾搭到对自己分配工作有帮助的师妹。
  这个人于朵和江津都没有多讨论。那一家不查他的根脚才怪了。
  两人转而说起徐然夫妻也给于凌生孩子送了礼的事。
  当初那批知青都来送了礼,毕竟于凌如今今非昔比了。
  江津道:“你姐夫挺不错的,没那么多世俗的眼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