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我儿快快免礼,怎的忽然回来了?可是出了什么事?”祝员外问。
祝英宁简单说过原因,祝夫人急道:“可英台说到底还是个女儿家,去书院读书已是逾越,如今还要去医馆?老爷,这事我怎么听都觉得不舒坦。”
祝员外拍拍她的手,让她放宽心。
“英台那性子向来如此,你若不让她去做,她反倒会怨你。恰如英宁所言,那里还有其他人帮衬,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英宁,一路回来饿了罢?快随为父进来吃晚饭。”
“是。”
祝英宁跟着祝家爹妈进去,留祝威他们在后头处理后事。
祝家人吃饭相对随意,时常交谈几句,祝夫人缓过神,问起儿子在书院里的经历,她始终担心儿子会跟不上进度,遭人嫌弃。
“夫子人好,有疑问他都会详细解答。英台、山伯和马文才他们也会帮着梳理疑点和困难点,总体说起来,我在万松书院求学的过程比想象中要轻松些。”
“如此甚好。对了,你提到的山伯和马文才是?”祝夫人说,“马……我听说马太守的儿子也在万松书院读书,难道是他么?”
祝员外道:“马家公子何等人物,哪里会来教我们儿子读书?大抵是另个马家罢,我听闻有好几个同姓学子也去万松书院。”
“山伯姓梁,比我早些入学,人很好。马文才么,”祝英宁笑开,眼里闪着自己都没觉察到的骄傲,“这回爹可是说错了,他的确就是娘口中说的那个马太守的儿子,我们住一个屋。”
这话一出,惊落祝家爹妈手里的筷子,身旁伺候的丫鬟忙取来新的换上。
祝员外喜道:“我儿,你这话可是真的?你竟真的识得马家公子?”
祝英宁笑道:“当然认识,我们现在还成朋友了。”
祝夫人双手合十,口称祖宗保佑,又道:“这是喜事,我儿多吃点,瞧你,出门才多久,瘦了一大圈。”
“是么?我倒是觉得没什么变化。”说着,他往嘴里送进一块酱排骨。
饭后,丫鬟上过消食茶,祝家三口坐在前厅聊天。听到儿子最近在练射箭,祝员外和夫人俱是一怔,后者道:“怎的忽然想起练这个了?”
“就是感兴趣。”
祝员外又问成果,祝英宁说现在十靶能中三四个,祝员外捋捋胡须,“那明日我着人去外头买几个草垛回来,你演示给爹看看。”
“好。”
又聊上一会子,祝夫人道:“你和英台的房间,娘每天都着人打扫干净,就盼望你们哪天会回来。枕头被褥都换新的了,你晚上睡觉也暖和些。”
提到暖和,祝英宁陡然想起妹妹之前跟他说好的事,回道:“爹娘,我有件事想跟你们说。”
祝员外和夫人婻風见儿子神色忽然凝重,也收紧心等候。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该做场法事?”
祝员外一听,问为什么。
“近日怪事频发,做场法事心里能安宁些,而且也能为还在远方的英台祈福。”
祝夫人直点头,“老爷,就依英宁的想法办罢。”
“阿发,这事就交给你去办。”
身侧的管事闻言,很快答应下来。
“我儿可还有别的事想说?”祝夫人笑眯眯地问。
祝英宁摇头。
“既如此,我儿早点回去休息罢,一路舟车劳顿,怕是也累了。”
祝英宁起身,朝爹娘一拜,带上祝威回房。
离开没多久,祝员外道:“老夫本想着只是送英宁去书院帮着看护英台,顺道学几个字,不至于成个睁眼瞎,不想竟有这样大的好消息。若真能与马家攀上关系,我们老祝家飞黄腾达那是指日可待。”
“若真能如此,着实是件好事。就怕旁人会因这事针对英宁和英台,远的不提,这马太守就不是个好相处的人。”
祝员外道:“船到桥头自然直,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且先静观其变罢。”
“好。”
第14章 马文才是他的靠山。
祝英宁坐在床上,看祝威和房里几个丫鬟来回。看的时间久了,他就靠在床上,朝着床顶幔帐发呆。
祝威忙完,打发丫头们到外间守着,走上前去同自家公子回禀工作结果。
“你办事我放心的,就这样吧。”祝英宁说,“祝威,你说书院里头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可能也没剩多少人了罢?公子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个了?”
“太无聊了。你去我的行李中拿本书来吧,让我有点事做。”
“是。”
在祝英宁看书时,祝威道:“公子是想现在还是稍后洗澡?我好提前着他们去烧水。”
“现在就去让他们烧水吧,再晚点感觉又要降温。”
“是。”
祝威出门说了两句,很快又回来陪侍。祝英宁喊他坐下,说道:“你说,马文才到他外婆家了没?”
“应当到了罢,萧府可比祝家庄近多了。”祝威思考着,又道,“公子,你好像越来越关心马公子了。”
“关心朋友有什么问题吗?”
祝威摇头,“但我担心你和马公子走得太近,会遭来无妄之灾。”
“什么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死我都不怕,还怕他们?”
“公子,这话可不能胡说,快呸三声。”
祝英宁偏头呸了,祝威拜过四方,说道:“公子你别怪我多事,只是我头前听过一些话,心里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