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祝英台摸了下肚子,“我也饿了,走吧,边吃边等。”
  两碗热气腾腾的馄饨上桌不久,马文才和梁山伯姗姗来迟,一问才知是被夫子留住办事。
  梁山伯恰也肚饿,跟着点馄饨,问马文才要不要,对方摇头。
  祝英宁低头吃东西,打死不敢瞧身边的马文才一眼,实在不好意思。
  他那时想着对方应该会习惯性把靠近的东西推开,谁能想到自己都快贴上人家的脸,人依旧无动于衷。要不是还有被子在,他很可能直接钻人怀里去了。
  祝英台眼瞅着对面这两个人有点古怪,又说不出是哪里古怪。
  一碗馄饨下肚,身子暖洋洋。
  祝英台走了几步,恍然大悟道:“我想起来什么事没做了,得买菜。”
  祝英宁困惑不已,“你买菜干嘛?要做饭?”
  “这两天天冷,我懒得出门,就跟阿清姐讨了个小炉子,想自己煮点东西吃。”
  “火锅?”
  祝英台茫然看他。
  祝英宁道:“如果是把菜放到一锅里煮,然后再加点调料,一般这种东西都称为火锅。你要是喜欢,叫麻辣烫也行。”
  “那就是火锅了吧?反正阿清姐也会带东西来,让我买菜。”
  祝英宁问:“就你们两个?”
  “还有山伯和四九。”
  “我这么大个人就站你面前,不邀请我?”
  祝英台道:“你不是跟马兄一块吃饭嘛?对吧,马兄?”
  马文才点头。
  祝英宁道:“可是吃火锅就是要人多才香,要不我自带食材,你们加四双筷子呗。”
  好不容易能有顿火锅吃,他才不要放弃。
  祝英台看看梁山伯,对方同意,又去看马文才,马文才看祝英宁,祝英宁……祝英宁就差给他跪下了。
  “你们还需要什么?”马文才问。
  祝英台道:“得先去菜摊看过才知,走吧,兄弟们,再晚些时候可都是人家挑剩下的了。”
  “你现在去就已经是挑剩下的了,人都是大早上去买新鲜的。”
  “不管啦,走走走。”
  祝英台跟拉纤绳似的拉自己哥哥,直把人拽去一整排菜摊前。
  “阿清姐让你买什么菜?”祝英宁问。
  祝英台报了几个,然后开始不停找,找一个错一个,还得梁山伯纠正。
  祝英宁扶额,“实在不行就交给我和山伯吧,你俩在边上认认菜。”
  祝英台跟听到什么不得了的话一样,瞪大眼道:“你认识?”
  “部分认得。好了,小雪花课堂开课了,好好记笔记。”
  祝英台:“为什么是小雪花?”
  “因为我喜欢。”
  提着大包小包坐上马车后,祝英台道:“哥,以后谁要是嫁给你,肯定很幸福,你会的东西真的好多。”
  “八字没一撇,讲这个干嘛?”
  “这个八字总会写完的嘛,我提前说说怎么了?”
  “随你吧。”
  类似的话他现世那个小妹也说过,但他当初完全没心思谈恋爱,连个关系好的异性都没有,更不提结婚。
  至于现在,在梁祝这事还没尘埃落定之前,他没半点想法。
  “哥,都说到这儿了,顺道问你中意什么样的姑娘,后续好让爹娘帮你留意。”
  同行三人都齐刷刷地看着祝英宁,他只觉羞涩,回道:“随缘吧。”
  “说说嘛,我真的很想知道。”
  祝英宁来回纠结半天,回道:“孝顺,善良,聊得来。”
  “长相呢?”
  “能看就行。”
  祝英台道:“感觉说了又好像没说。”
  “谁让你非要问的。”
  马车驶到山脚,等在这儿好一会子的书童们帮着搬东西上山,祝英宁念及银心是女孩,主动帮忙分担了一部分。
  阿清姐一看这阵仗,说晚上肯定能吃顿好的,很快挽袖开始处理食材,又听祝英台说起还要加人,回道:“那就到我这儿来,我这儿宽敞。”
  “会不会不大好?”祝英台说。
  阿清姐道:“有什么不好的,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做事坦坦荡荡,你要是畏首畏尾,别人才会觉得有问题。”
  “好吧,那我去和他们说。”
  于是,一场热闹非凡的火锅局就此拉开序幕。
  第19章 醉酒。
  祝英宁放下筷子,与妹妹碰了个杯。
  饮酒是中途阿清姐提出来的,起初他们还担心山长会怪罪,但阿清姐信誓旦旦,说这种自家酿的米酒不会醉人,又说明天依旧是个休息日,不用担忧。
  祝英台很快响应她的提议,银心向来随主,也跟着同意,梁山伯这人爱跟祝英台跑,铁定允许,四九随后也跟着。
  马家主仆弃权,所以,最后不管祝英宁选的什么,都要乖乖接受阿清姐递来的酒杯。
  米酒是阿清姐今年入秋时跟随师母一道酿的,眼下打开倒是合适,酒入杯时,呈现纯白浆色,闻之有股淡淡甜米香。
  祝英宁以前喝过一口室友分的桂花米酒,入口那股清甜味道至今难忘,他还尝试网购类似产品,但终究不及家酿的口感。
  阿清姐这壶米酒里同样添加桂花,品尝起来倒真有几分熟悉,祝英宁不由得问起酿造办法。
  阿清姐哈哈笑,说他要是喜欢,回家前自己给他灌一壶,至于方法,因是家族秘辛,不好告知,祝英宁只得作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