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好吧。”
三局过,祝英台认命,垂头丧气地撕碎手里的纸。
祝夫人道:“那到时英台随老爷去赴宴,英宁同我一道去吃斋。”
祝英宁点头,伸手安抚地拍拍快把嘴扁成鸭子嘴的妹妹肩膀。
祝员外道:“英台,这两天你就可劲玩,钱由爹来出,算补偿。”
“这可以。”祝英台面色好转。
祝夫人笑道:“果然还是个小孩子。走罢,该开饭了。”
*
祝英台拉着哥哥玩了两天,稳定心神,换上新衣和精巧首饰跟父亲去参加宴会,祝英宁老老实实陪同长辈去吃斋。
金龙寺内,香客络绎不绝。
祝老夫人与寺内一位得道高僧是旧识,每年吃过斋后,就会去听这位高僧谈论佛法,今年也不例外。
而当他们还在禅院内寒暄时,高僧的师兄,金龙寺方丈陡然出现,在他身侧还有一名雍容华贵的老妇人,祝英宁的视线很快落在他们身后的人身上。
注意到他们身影,老方丈双手合十,在不远处朝祝家两位夫人问好,两位夫人同样友好回应。他们这一问好,连着那位华贵老妇人和少年也一并看来。
“文才,你认识他们吗?”发觉外孙面露喜色后,萧老夫人问道。
马文才很快回答,“外祖母,那便是孙儿与你提过的祝英宁。”
萧老夫人打量一番,回道:“模样生得不错,身板也直。我记得,他也很会读书?”
“是的,英宁在书院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文武皆是。”
“我听过他打架的事迹。”
马文才道:“那县令不是道清来龙去脉么?是他们挑衅在先,英宁为求自保才会出手。”
“你这孩子,我又还没说什么,你怎就这样急着为他澄清?论起打架,你外祖父、两个舅舅甚至你娘过去打得还少么?”
正说着,就见祝老夫人一行人上前,向他们恭顺行礼。萧老夫人微笑致意,问道:“你们也是来这儿吃斋么?”
祝老夫人忙称是。
“相请不如偶遇,一席坐罢。”
祝家两位夫人更为恭敬,随同萧老夫人两侧,祝英宁顺势退到后面,跟马文才同行,小声道:“你怎么来了?”
“你呢?”
祝英宁道:“我当然是陪长辈来吃斋。”
“我也是。”马文才做了补充,“年年如此。”
祝英宁:“我怎么不知道?”
噢,他以前确实没法出来陪伴长辈们,就连他小妹也是今年才能二选一。
“可我从没听我祖母和娘提过这事。”
要是在禅院里见过马文才,哪怕不知道对方身份,仅看他相貌和打扮,祝老夫人都能念上好几天,还会让人去打听,看能不能给她小孙女英台拉个姻缘。
马文才道:“大抵是时辰没对上罢。无论如何,今年遇着了。”
“其实,”祝英宁说话更小声,几乎是贴在人耳边,“本来是我小妹来的。”
“那为何变成了你?”
祝英宁便跟他说了抓阄的事,马文才看上去更是高兴。
奇妙的缘分。
待祝英宁踏入为萧老夫人准备的专属房间时,听到祝夫人小声感叹一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悄悄问母亲原因,母亲趁他们没注意这里,简明扼要跟儿子说了。
说白了,就是从三星级升级到五星级的体验,但质感真就是飞一般提升。
萧老夫人坐主位,祝家两位长辈坐左边,两个小辈因是熟识,被安排到一块。
祝英宁端坐着,心里有种莫名的感觉,觉着这场面有点像电视剧里的相亲宴,就是座位有点不大一样。
他忽然想起自己现世的表姐,当时表姐订婚宴上似乎就是这样的座位安排。
可他跟马文才……
他很快驱赶这些回忆,暗骂自己怎么好端端的开始想这些?
陡然,他感觉有人在碰他的胳膊,回过神抬眼,对上萧老夫人笑眯眯的脸。他忙弯身为自己刚才的走神道歉,又问老夫人刚才说了什么。
萧老夫人道:“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听文才提起,你也在万松书院读书,感觉如何。”
“还好。读书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明理和长见识,书院里还有武术课,用来强身健体也很好。就是……”
“无事,放心大胆地说罢。”萧老夫人仍旧和蔼。
祝英宁斟酌几下,看了眼祝老夫人和祝夫人,说道:“就是有的时候真的好累,想跑路。”
萧老夫人朗笑,对祝老夫人道:“老姐姐,你这孙子说话当真直白。”
祝老夫人赔笑道:“英宁性子就这样,但没什么坏心眼。”
“好坏与否,老身还能分辨。不怕老姐姐笑话,我家这小外孙时常也会有这样的抱怨,人之常情罢了。”
祝英宁闻言,看向马文才,马文才低声道:“只是小时候提过几次,记到现在。”
祝英宁弯着眼笑。
闲聊着,斋菜上桌。
祝英宁一看,跟自己印象里完全不同,果然有钱人不是在吃斋,而是在吃艺术。
“动筷罢。”萧老夫人说。
祝英宁吃饭从小就循规蹈矩,小时候还被幼儿园老师喊去拍成礼仪宣传片,现在换没换不晓得,反正在他现世生命走到尽头前还在使用。
萧老夫人偶尔扫过一眼祝英宁,心里更是欢喜,她这群孙辈里就自己这个小外孙懂些规矩,其他孩子是怎么凌乱怎么来,而且还动不动挑食,浪费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