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宁瑜竹如沐春风的切入话题,都谈不上牺牲陆小凤,毕竟他说的是大实话。
  了解的了大圣四海为家的决心后。
  立刻拿过宫九的令牌以及自己的令牌交给大圣。
  有了这两块令牌。
  大圣可以在除了皇宫以外的任何地方畅通无阻,见君不拜,号令三品以下官员。
  调动千人以下兵马。
  以及大明境内降妖盟的倾力相助。
  只能说,大气!
  大明抢在了大宋和大唐之前刷足够了自身气度和实力底蕴的好感度。
  紧接着,宁瑜竹提出了一条对于接下来安排的整合性计划。
  原计划是,宁瑜竹带着宫九以及他的卫队,再带上大圣,一路前往宁瑜竹的老家,接上宁采臣一路护送对方上京城。
  遇到山匪强盗,有宫九和护卫在。
  遇到鬼魅精怪,有大圣以及他身上一大堆的护身符在。
  如今花满楼的事情加了进来。
  同样耽搁不得。
  哪怕有大圣在,这种事情早一个时辰解决也好。
  在宁瑜竹的安排中,双方倒是不用分批走。
  因为花满楼的三哥正好在京城。
  以花惜楼的年龄,花家为了花满楼调查的事情,他肯定也是知道的。
  “如果事情有什么特殊难办的地方,还能直接入宫,让陛下通融一二。”
  “为了以防万一,你还是写一封信,寄回家,走我的信件权限,八百里加急。”
  “好。正巧之前没机会写信回家,此刻倒也是占了便利了。”
  之前本打算到了金鹏王朝再写信的。
  没想到上官丹凤还有一个妹妹,几乎是全方位盯梢的缠住了花满楼。
  上官家的事情,也太大。
  为了以防万一,花满楼索性也就没有写信,免得被上官家截胡,横生枝节。
  兴县。
  一个五官俊秀的书生整在整理着自己的书箱。
  两个比他高出一个头的壮汉背着硕大的行李,一脸轻松的站在他的身后。
  一个脸上犹有病容的老妇人半靠在一张软塌上,忧愁的看向自己的儿子。
  “采臣,要不然,等瑜竹回来再说吧。”
  “叔叔为国事奔忙,怎可劳烦叔叔因公废私呢。之前不是都打听到了,叔叔远赴金鹏王朝办事,哪里是能这么快回来的。”
  “而且就算是五叔回来了,不也就是多几个护卫嘛。”
  宁采臣指了指身后满身肌肉壮汉们。
  “我有阿满、阿武两兄弟,还会和颜道长一起走。”
  “只走官道,只住客栈,不走小路,不借宿任何寺庙,人家。水只喝烧开的,东西只吃别人都点过的。”
  “不管江湖中人的事情,不管降妖盟的事情,不管朝廷的事,不管突然冲到我面前来的不平事。”
  “我只是个普普通通,一心赶考,其他都眼瞎的读书人。”
  宁采臣叽叽呱呱说了一堆注意事项。
  把老母亲都逗乐了。
  但是乐过之后,还是不放心。
  “可是当初……”
  “当初就是五叔带着护卫太多了,这才招来了劫匪。我这儿班底,那是进京赶考的标配,我都打听过了书院里都是这样的。”
  “阿娘,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我总得提前几日到京城,适应适应才是。”
  宁采臣,慎重的给母亲跪下。
  磕了个头。
  “阿娘,放心,孩儿一定平安回来。”
  “好,好,好。阿娘在家等你。”
  老妇人早上送走了自己的儿子。
  傍晚就迎接来了自己的小叔子。
  只见天下骤然掉下来好几个格外俊俏的年轻人。
  然后两匹牙齿像是老虎一样的马,直接跳过围墙冲到了他的面前。
  一匹马上坐着一位十分俊美的和尚。
  另一匹上的是……
  “阿瑜啊!”老妇人重重松了口气。
  刚刚可是把她吓到了。
  虽然这几个年轻人的穿着气度都不像是劫匪。
  可江湖中人打架,他们这种百姓遭殃的还少过吗?
  “二嫂……采臣呢,我来护送他入京的。”
  “…………”老妇人。
  第171章 兰若寺
  老妇人脸上的焦虑和尴尬刚一浮起来,宁瑜竹就把话题岔开了。
  先表示了自己回来晚了。
  随后问清楚了宁采臣准备之后,大加赞赏。
  “采臣说得也没错。”
  宁瑜竹安抚着自己的二嫂,认可了采臣的判断。
  宁瑜竹这句话并不是完全在安慰老妇人。
  实际上,从客观角度来说。
  宁采臣的选择的确合乎逻辑。
  自家五叔是当朝新贵,为皇上办事,满大明的跑。
  区区进京赶考的事情,哪里需要五叔特地回来相护?
  周围考了好多回的考生,不都平安去,平安回?
  不回来的,更多的是病逝,以及为了节约路费,索性在京中熬上三年。
  当年宁瑜竹浩浩荡荡的前去,金榜题名的同时,伴随前往的人全部死于山匪之手。
  这件事在他们这里还是很轰动的。
  大家私下里没少分析。
  除了感慨宁瑜竹吉人自有天相外,就是在怀疑,是不是宁瑜竹太过招摇了,反而招了山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