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每一个创新想法,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验证和完善,不再受限于外部条件的束缚,大家就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真正有价值的学习和研究上。这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科研环境吗?”
“以上,就是我现在还不太成熟的想法。”
她说完,安静地等待韩数的回应。
“你是打算,自己造一颗卫星出来吗?”韩数扬了扬眉毛,给出评价,“很大胆的想法。”
程星以有些惊讶。没想到他这么敏锐,只是通过三言两语,就轻易猜出了她的真实想法。
她说:“我还以为学长会觉得我的想法天荒夜谈。”
张若帆之前就是这么说的——
“造卫星?学妹你是在开玩笑吧?我们只是本科生,要把一颗卫星送上天,简直是天荒夜谈的事!”
就连舍友听了,也以为她只是在说笑。
“造一颗属于自己的卫星?这个想法挺不错的,但……是不是有点不符合实际?”
“的确,造卫星可不是这么容易的,那太难了。”
“是啊,这不是我们现阶段应该考虑的事情。”
因为条件有限,她退而求次,尝试用无人机遥感代替卫星遥感。
但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经过多次测试,效果都不理想。
“不算天荒夜谈,”韩数话锋一转,直击要害,“但是科研,不是光有想法就足够的。你提出的想法,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可想而知。”
他一顿,持着极其平淡的口吻:“所以,你要拿什么来说服我?”
程星以不明所以。
“换个方式说——”
韩数沉静地看着她,目光中看不出情绪:“你说这么多,假如我答应加入,你们能够给我带来什么?”
程星以略略思考了下,认真道:“的确,我们的小组目前没有太好的条件,也没有太多的科研经历,这个想法在别人看来可能很不切实际,但是,我也想为自己的想法尝试一把。”
她直接把问题抛回给他:“所以,需要什么样条件,学长才会考虑加入呢?”
韩数轻扯了下唇角,转而从桌子的抽屉里拿出一张印着题目的a4纸,递了过来。
程星以一怔。
“这是……”
韩数对上她的目光,语气很淡:“那就,证明给我看。”
程星以的目光落到那份题目上,迟疑了一下,接了过来。
“这周之内,如果能给出让我满意的答案,我可以考虑答应你的请求。”他说。
……
程星以离开了。
“挺聪明的小学妹。”
和他一起进行实验的男生见程星以走了,便走过来,眉毛轻轻一挑:“不过,学弟,你给小学妹的那份题目,看着像是陈教授专门给课题组成员准备的难题啊?”
“那个小学妹才大二,你把研究生级别的题目丢给她,她能解答出来吗?”
“做不出来,那不正好让她认清现实?”韩数开了一罐青葡萄汽水,走到窗台边,举起喝了一口,慢悠悠地说,“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进我的实验室。”
“你只是不想别人占用你宝贵的休息时间吧?”男生毫不留情地揭穿。
韩数不置可否一笑。
“如果她真能做出来呢?”男生又问。
韩数撩起眼皮瞥他一眼,语气漫不经心:“如果她真能做出来,那岂不是说明,某些研究生在某些方面,还不如一个大二本科生?”
“……”
第9章 第九道函数式 chapter 09 ……
证明给他看——
程星以怀疑韩数是在敷衍她,但是她没有证据。
离开实验室的时候,她下意识看了眼墙上的挂钟。
刚好是五点二十分钟。
得了,还真是休息时间拒绝营业。
她对韩数有了全新的认知,这完全颠覆了她对“敢吃哥”的滤镜。
正如论坛上所说的,他的确比想象中的难搞。
程星以又看向手上的试卷。
上面只有一道题目,她大致看了眼。
题目涉及物理学、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不仅如此,还考验答题人对复杂流动现象的理解以及理论应用水平。
一眼看上去,唯有“复杂”两个字。
这绝对不是普通本科生能够解答的题目。
难道每个去找他的人,都会被发这么一张“好人卡”?
程星以把试卷收入书包里,决定暂时将这个烦恼放下。
然而,她刚走出物理实验楼,天空仿佛突然间裂开了口子,大雨倾盆而下,瞬间将世界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程星以:“……”
“这什么破天气啊,又下雨了。都快到十月了,雨季还没结束吗?”旁边有人抱怨。
“行了,快走吧,晚了食堂就没好菜了。”另一人催促道。
突如其来的暴雨惊起了一片兵荒马乱,实验楼里陆续有人走出,有的迅速撑开伞,有的则急中生智,将书包举过头顶当作临时的雨具,行色匆匆地消失在茫茫雨幕之中。
程星以从书包里摸出手机,解锁屏幕。
这时她才发现,半小时前,学委在班级群里发了通知,说五点半在教学楼a18教室开班会,要求所有人都必须出席。
她打开宿舍小群,里面已经成了表情包大战的现场。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