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百合>仲夏清虚里> 第145章

第145章

  她长大了,长成真正独当一面的大人,长成了不再需要父母遮风避雨也能走稳每一步的年纪。
  钟娴也还是很抗拒和父母亲近,她的心思一头挂在沉甸甸的工作上,一头挂在许久未见的故人身上。
  秋天来的萧索匆忙,连日的几场大雨将夏天的驱散的寻不到踪迹,街头郁郁葱葱的树哗啦啦的猛掉落叶,没有一点对世间的留恋,钟娴羡慕的狠,要是人也能这样决绝就好了。
  她提着大包走在去往车站的路上,妹妹昨天打电话来,说妈妈的风湿病严重的狠,现在在住院,自己没法赶回去,她没有多说,直接回我明天回去。
  她挂了电话就简单的收拾好了行李,没带什么东西,只拿了几套换洗的衣物和存折,许是要回去,也可能是因为母亲的身体,她一晚上都没怎么入眠,在床上辗转反侧,思绪凌乱里挑不出一件的完好顺心的。
  她不可避免的幻想会不会遇见冯清,她真的很久很久没有见过冯清了,久到她时常快要忘记那些时光,忘记记忆里的她们。
  不过这个时间非年非节的冯清肯定不会在,他们那里还是那样,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往常平日里无缘无故不会从外头回来,冯清的事情她知道的并不多,只晓得那件事以后她去了她小姨那里,每年过年会回来,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
  曾几何时钟娴曾建议冯清离开这个小地方,当时的冯清怎么说的呢?好像是拒绝了,不过那时的她们还没在一起,冯清还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后来她去省城看钟娴,她们一起感受了外面的世界,钟娴邀请她承诺会有更好的生活,她那时好像是笑盈盈的应下了。
  现在她终于走出了这个小村庄走出农场,和自己有离不开的关系,却又和自己毫无关系。
  早上出发临近傍晚终于到了溪山镇,钟娴直接去了医院,十年的时间很多东西都变了,但溪山的发展用不上日新月异这类夸张的词,补补修修的水泥路和更新换代的一些商店,小小的彰显着这座小镇努力跟着时代的脚步。
  见到钟开明和丁兰,她干巴巴喊了一声爸妈,生涩地像才咿呀学语的婴童。
  隔着电话喊得时候,没有面对面那种无处可逃的缝隙,自己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能落在对方眼里,需要格外的小心注意才好。
  同样忐忑有些不适从的还有钟开明和丁兰,他们不知觉的在面对女儿时有了一些害怕,客气又惊喜地应了那声久违的爸妈。
  她放下手中的东西,有些局促的站在床边,询问了母亲的情况。
  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再怎么疏远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丁兰像是丢掉了过去一切的缠绕,叨叨絮絮了一堆,宽慰她说自己没事,怪钟淑不该打电话让她特意回来一趟,她爸爸一个人照顾就够了,又心疼她舟车劳顿连口水都没喝,关心她穿的暖不暖云云。
  她始终安静的听着,找不到话口插进去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心里还有芥蒂,无法如同母亲一般自如的说话。
  好步容易等母亲发现她的寡言,讪讪的住了口,陪着笑小心翼翼地说,“我话太多了,吵着你了吧,你刚到先回去休息休息,我这里不碍事地。”
  钟娴摇了摇头说,“我去买点水果,刚来得及什么都没带,”说完便往外走。
  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忙说不用了,别花那个钱,让她自己要多攒点,他们这辈子无能老了以后能给一双女儿的少,既然给不了什么,便只好替她们省一些。
  这样的话钟娴既陌生又熟悉,从前的时候妈妈老这么说。
  母亲向来是个节约的主儿,有点好的想置办点什么,那也是在她和妹妹身上,往日里和父亲却是相当节约,甚至可以用上苛刻一词。
  小时候只有她才能吃点肉,过年才会有件新衣服,后来有了妹妹爸妈就对自己更省了,什么好的都先仅着两姐妹,她们结婚那年的置办的两套新衣裳,钟娴十几岁的时候,他们都还在穿。
  这些事情她并不是这一刻在知道,但是从没有像这一刻这么难过,她背对着母亲,泪水噙满眼眶,忍着掉落的可能,加步走出病房,有些颤抖的声音快速说了句,“花不了几个钱的。”
  这个世界上最难相处最难处理的感情,不是朋友,也不是爱人,更不是七七八八的左邻右舍、同事、同学,而是家人。
  其他的任何一种感情人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感性或理性的判断去接近、发展这段关系,唯独家人无法选择,你选择不了他们,他们也选择不了你。
  这段关系有太多的法律、道德依据去维护,又完全没有道理可讲,你不能因为他的某些言语、行为就独自疏远离开,他也不能因为你桀骜不驯、懵懂无知而放弃你。
  更加别说用性格、三观、兴趣来衡量、考虑是否要继续。
  完全不同的独立个体,却一要辈子羁绊在一起。钟娴尝试着告诉自己,不用说服自己什么,有些爱终是如影随形的。
  她在医院的走廊里静坐良久,将自己曾经推翻否决的一些情感,逐渐拼接起来,碎片总是容易划伤人,于是这个过程钟娴走的费心费力,好在最后的结果尚可,她想通了一些,无论如何该尽的孝顺,她都得做好。
  她摸了摸已经哭肿的眼睛,想着不好狼狈的太过明显,于是到厕所里洗了把脸,才下去买水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