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谁知道呢。”我只能像个美国人那样摊手耸肩。
  反正正好走到方秀工作的地方,我们也就终止了这个话题。方秀在一个小便利店里工作,透过玻璃门看到我们在外面她就冲我们微笑点头。
  我们等了一阵子她才下班换了衣服出来,径直走到我们面前。
  “下班了?”何荷允问她。
  “嗯!”方秀笑着应了她,然后转向我,“一冉也来了?”
  “上回有点事摩托车寄存在这边了,过来开回去。”
  “正好,来家里吃顿便饭吧?”
  “她就是来蹭饭的。”何荷允在一边插嘴,顺手把方秀的包接了过去挂在自己肩上。
  “什么蹭不蹭饭的。要不你们先上去坐坐,我去市场再买点东西加个菜。一冉,你喜欢吃什么?”
  方秀伸手往包里掏钱包准备去市场,却被何荷允阻止了:“别弄那么麻烦了,你上班累,今晚出去吃吧。”
  “可是……”
  ……
  啧啧,这俩人,倒是越看越有点过日子的意思了。若是换成一男一女,那真是标准小两口的对话呢。哎呀,前几年《婚姻法》也改了,现在小两口可不是非得一男一女。
  作者有话要说:  我是固定在大清早更新了吗?!
  忽然想起,中学时都好爱写科幻文,当然那时候都写得很傻~
  ☆、显而易见的假设
  后来这顿饭还是去外面吃了,虽然有时聊着聊着她们会忽略我,也没所谓。
  看她们聊天挺舒服的,至少两个人都很开心。特别是何荷允,以前她都是一副对周围不太关心的淡漠样,能在她脸上见到那么显而易见的情绪,也挺难得。
  总的来说,虽然偶有当灯泡的感觉,但这顿饭吃得颇开心——除了走出餐厅时,看到旁边停了古芝蓝的车。
  火红的明摆着价格不菲的跑车,肯定是她的,那车牌号我也认得。我心虚的往四下里张望,没见到她人,刚刚吃饭时没留意,不知她有没有见到我们。
  “干嘛呢?”何荷允拍我肩膀。
  我指着路边:“古芝蓝的车。”
  “我知道。”
  “怎么吃饭时没见到她。”
  “进包间了吧。”
  “哦……”
  “怎么?”
  “没怎么。”
  对啊,我心虚个啥?真是怪。要心虚也该是何荷允她们心虚。可是,何荷允她们又有什么好心虚的?
  反应过慢的我直到那时候才好像明白了些什么:一个有待求证的假设。
  何荷允和方秀走在前面,谈论着工作上的事。过几天何荷允得到危地马拉去出差,以往她都是说走就走的,可现在不同了,估计她不放心留方秀一个人这么长时间,所以这几天就开始打点。
  我们走着走着,就走到马路对面去了,回头再看那餐厅,竟碰巧看到古芝蓝正从里面走出来。
  她今天没穿职业装,换了身轻飘飘的蓝色裙子,这女人就是有本事把什么裙子都穿得好看。灯光打在翻滚的裙摆上,像在欢快的舞蹈,只是她脸上表情还是那么严肃。古芝蓝没有看到我们,那会儿她正和一个白人边聊边往外走。
  不就跟个外国老男人吃饭嘛,犯得着穿那么好?
  第二天我们就知道了,那个外国老男人是从美国凤凰城来的,阿尔科基金会的人,也就是那著名的人体冷冻实验室的人。
  古芝蓝说,他们是专门过来研讨的,还特意邀请我们去他们位于斯科茨代尔的实验室一趟。当然,古芝蓝是已经答应别人了,所以才会把我和何荷允都叫来,让我们跟她一块去。
  “阿尔科从1976年开始,陆陆续续冷冻了几百例。不过全都与方秀的情况不同,那里等待解冻的基本上是将死或刚死掉的人。斯特里普先生力邀我们过去实地研讨。”古芝蓝说的斯特里普,就是昨晚跟她吃饭的那个白人,“你倆是这项研究的中坚力量,派过去也比较合适。”
  我当然没问题,何荷允倒是有点疑问:“我早就不是研究组的人了。”
  “这次是以古成的名义派人去,我说了算。”
  何荷允无所谓的摊摊手:“危地马拉那边呢?”
  “不用去了。”古芝蓝想了想,又补充,“报酬比危地马拉高,而且这趟只是交流,很轻松。”
  “去多久?”
  “8天。”
  “比危地马拉多一天。”
  “这是问题?”
  “喔,”何荷允犹豫过一点点,“那好。”
  我们估计,以古成的名义派人去的话,学术交流只是其中一部分罢了。冷冻在那里的人全都非富即贵,整个实验室也是靠他们的捐赠运作,古成和他们肯定还有合作要谈。
  “另外,”古芝蓝顿了顿,“斯特里普先生想见一下方秀。”
  “充足的数据还不够他看吗?还非要见真人?”
  “他想了解下冷冻复苏的人的想法而已。”
  “方秀已经开始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了,我不想她受到‘复苏’这种身份的影响。”
  “也不是说要怎么样,就是普通见个面吃个饭,聊一聊,我也跟他申明了不能影响方秀现在的生活。”
  古芝蓝能用这么委婉的语气向何荷允询问这件事,说明她也是很希望能约到方秀出来。
  “你知道我不太可能答应这样的要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