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立了项的事情也不算非常秘密,总会有人知道。这大半年来,时不时会有人来打听,也会有人建议不要再拖了,赶紧进行解剖和其他研究。
  然而,古芝蓝都拒绝了,方秀计划的目标是完整解冻,很大胆也很贪心的目标。有野心的人就应该贪心点,目光放长远点,才大半年而已,都说了赌一把,就别轻易放弃。
  赌输了,大不了破产从头来过,也不是输不起;赢了,则能成功占领技术蓝海,抢占先机。
  值得一搏!
  古芝蓝平息自己动摇的情绪,重新回到眼前的工作上来。
  作者有话说:
  回归填坑的修改!
  修改为2.0版本,进行了很大改动,哈哈哈哈!
  第14章 你知道吗?(2.0)
  因着方秀计划,古芝蓝与研究院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当然也包括了项目组里的成员,以及成员里的何荷允。这才是古芝蓝暗藏的私心。
  但前提是,她得主动去研究院亲自跟进,否则能每周见到的,也只有负责汇报的司一冉而已。
  不是没有指名要何荷允负责沟通汇报,只是那家伙一心钻进研究里,随手搪塞了司一冉来顶替。一来二去,林叔叔就把每周沟通的流程固定下来,指派给司一冉负责,也不好再说什么。
  非常,不爽!不是第一次了,是好几次!两次毕业典礼都是这样,还有中学的时候!明明约的是她,到时候就会有这样那样的无聊理由放鸽子,放鸽子就算了,还派司一冉来走过场。
  谁敢放她古芝蓝的鸽子?没有!只有何荷允敢!这种又被动、又失控的感觉,真让人不甘心。
  还有那个司一冉也是傻,明知道会被骂被嫌弃,还参合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角色,到底图什么?不,也许那种少根筋的书呆子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担任了不讨好的角色。
  ···
  总之于公于私,古芝蓝都要去研究院开会,有时是研讨会,有时是进度报告,哪怕前一天晚上的饭局喝了过多的酒而有点头痛,她也一定会出席。
  呃,报告第22号司一冉推推鼻梁上的眼镜,打开投影,向会议室里的十个人作着报告。
  司一冉平时会念念叨叨说个不停,尤其在说到学术问题时更甚。但是,在人前滔滔不绝可不在她的兴趣范围。这点从她日常沟通和提交的报告上都能轻易看出来。
  不过,司一冉是那种基本不懂拒绝的人,哪怕心里意见很大,也会硬着头皮接受。这样一来,主持例会的工作几乎每次都会落到她身上做研究的人都不喜欢主持会议。
  到目前为止,我们终于初步建立了相应温度区间细胞性状的数据库,虽然还有很多细节有待完善司一冉用力眯眼瞄了瞄刚切换出来的图表。
  一副看不太清的样子,估计是近视又深了。
  这只是初步的数据库,在脑细胞方面,灰质层
  司一冉的音调既平缓又冷淡,虽然咬字清楚,却一点起伏都没有,搭配着这种枯燥的内容,简直比堪比助眠香薰!古芝蓝听着听着就犯困,眼见着这个念念有词的人抬手,指着某个曲线上的数值白色的衬衣,还是那件有咖啡渍的然后眼前和脑中都一片迷糊,睡了过去。
  这很稀奇,因为古芝蓝从来没试过上课睡觉,再枯燥的课都没有。当然,也从来没在下属做报告的时候打过瞌睡。
  如果下属的报告过于冗长,她会直接打断只是今天她还没来得及作出什么反应,就瞌睡起来。
  也许最近实在太累了。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司一冉讲述报告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只保留在了刚好能听到的音量上。相关的研究员都围在桌旁,聚精会神地听她讲着关键点,倒是没有人发现坐在后排的古小姐睡着了。
  时间一长,在司一冉那刚好能听到的音量中,大家也都有点昏昏欲睡。
  报告临近尾声时,何荷允点了根烟。研究院里烟不离手的老前辈不少,基本没有禁烟区,况且院里的空气净化设备效能很好,所以大家大家都很习惯间或有人点上一根,并没太在意。
  合上打火机时,何荷允手一甩嗒!
  打火机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显得特别响亮,惹其他人不满地斜眼。她便做了个很抱歉手滑了的动作和表情。一晃而过的小插曲,很快注意力又回到会议上。
  倒是这一声脆响,把古芝蓝从瞌睡中弄醒了没有人留意到。
  于是古芝蓝听到了报告的收尾部分,司一冉的音调与她睡着前一模一样:
  数据库的完善,即使乐观估计也还得3到6个月。不过就算数据库建好了,也才是刚刚开始。刚才提到过了,最大的问题在于-60c到-5c之间,性状各异的体细胞都会相继被破坏,最终所有体细胞都会破裂而坏死。常规的想法是越过这个区间,然而目前并没有解决方案
  3到6个月
  古芝蓝的头痛并没有因为刚刚的瞌睡很沉而得到改善。
  无论外界怎么吹嘘,她的公司起步也就五年不到,理论上不可能独立资助这种规模的项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