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司一冉要去开灯,古芝蓝说,我要回家吃饭了。
  就像小时候一样,天暗了,小朋友们就会说我要回家吃饭。
  等收拾完那堆茶具离开研究大楼时,天已经全黑了,外面比下午还要冷。
  司一冉往衣领里缩缩脖子问:上去拿件大衣给你吧?
  借着路灯,古芝蓝看她鼻头好像冻红了一点,反问她:你冷?
  还好。
  古芝蓝早就领教过了,司一冉很不懂拿捏照顾人的度,只会事无巨细把旁人照顾得过分周到。如果她特地去拿大衣,又只给对方穿的话,那真是体贴过头了,越过了正常的人际距离。
  所以她只淡淡说我不冷,就往前走去。
  回去的路还是同路。本来就是过年,又到了晚饭时间,生活区的路上一个人都没有。这条水泥路她们都很熟悉,所有在这里长大的人都很熟悉。小时候每天都从这里出门,从这里回家,哪个小朋友住哪里大家都很清楚。只是从没想过,也会有一天以这样的组合来走这一段。
  走到分岔路时,司一冉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送到了古院长家楼下,自然得好像本来就该如此似的。
  到了地方,古芝蓝在防盗门前翻钥匙,司一冉就站在一米开外说:那我先回去了。
  你去哪吃?
  回去煮个面。
  大过年的,那些适合一个人吃饭的店都不会开。
  回到家时,客厅里的客人已经又换了一拨,都是爸爸的老同事和他们的家属。
  妈妈在玄关问古芝蓝一整个下午哪去了,古芝蓝就说,在路上碰到司一冉,陪了她一会儿。
  她刚从美国出差回来,爸妈都回乡下了,一个人在这里,就陪陪她。
  那她现在人呢?
  回宿舍煮面。
  哎呀,怎么就不叫过来吃饭呢?
  她会不好意思。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都一个单位,从小看着长大的。号码给我,我来叫她,大过年的,一个人多可怜啊。
  说是从小看着长大而已,其实司一冉根本就没去过她家,估计连房号都不知道。
  妈妈马上就打电话去了。院长夫人出面邀请,司一冉一个小小的研究员自然没有拒绝的可能,说马上就过来。
  既然是一个小小的研究员,年初一去单位第一把手家吃饭,可不能像小朋友去同学家吃饭那么随意。
  古芝蓝想了想。
  还好房间里有一些准备过年送客户的礼品,她挑了个体面的高级茶叶礼盒,趁没人留意放在大门外的楼道上,让司一冉待会拿进来。不管司一冉懂不懂过年去领导家要带礼物,反正这个点她也来不及去买礼物。
  当司一冉提着个礼品袋在门口出现的时候,看得出爸爸妈妈都挺高兴的。高兴当然不是为了图什么礼物,而是觉得这人懂事。司一冉那家伙也凑合,懂得说点客气的话,没给自己丢脸。
  客人都已经围坐在饭桌边了。司一冉连忙挂好外套,过来坐在古芝蓝旁留出的空位上。古院长很开心地给大家介绍:你们知道我们院去年那个解冻项目吧?就是小司负责的!
  趁着大家啧啧称赞的时候,古芝蓝把茶壶挪到司一冉和自己中间。
  待到话题稍稍停顿,她才说道:哎,我都还没给你介绍在座的叔叔阿姨呢。说这话时,她就抬手扶了司一冉的肩侧,也不看她,就开始沿着辈分介绍起来,这位是第二研究院的刘副院长
  怕司一冉太呆反应不过来,她还特意在桌子底下踢她脚后跟。好在司一冉还是心领神会的,急急忙忙站起来,端着茶壶边倒茶边向长辈问好。
  一圈逐个打了招呼下来,就开始吃饭。这种老老少少聚在一起的年饭每年都差不多,饭菜都是从外面私房菜馆订来的高级菜品,小的负责吃,老的负责喝酒聊天。
  话题走向也是每年都差不多,先在时事上转一圈,再在各个小字辈身上转一圈,尤其会集中在古芝蓝身上久一点。今年稍好,因为司一冉分掉了一部分注意力。最后话题就会变成老字辈们吹牛皮想当年。
  一开始司一冉很拘谨,毕竟在座都是大领导老前辈,她端着饭碗不敢夹菜也不怎么敢扒饭。偏偏长辈们的关注又老是聚拢到她身上,她连回话都客客气气的显得很生硬。
  古芝蓝看着别扭,就暗中用胳膊肘捅她,低声吩咐:你就当是去同学家吃饭,该吃吃,别紧张,叔叔阿姨们人都很好的。
  被这么一说,司一冉状态调节得挺快,没多久就跟上了聊天的节奏,还晓得适时跟老前辈们碰杯。
  饭吃完的时候,聊天还正在兴头上,桌上的人就分了两拨。搞科研的还在饭厅那边喝酒聊学术,其余的家属和小孩就到客厅那边,沏壶茶拉家常。
  那株灼灼的大桃花就在饭厅与客厅中间,把两拨聊天的人隔开来。拉家常的话题也如往年一般非常无聊,古芝蓝给阿姨们沏了一道茶,自己也不喝,就靠在沙发上静静待着。
  穿过桃花的枝桠,就可以看到饭厅那边热闹的场面。那边桌上除了几位老先生就是他们的儿子,一溜全是男的,只有司一冉一个女生混在他们中间,在一群发福大叔中显得格外不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