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可能安荷也是这么觉得的。
两人相视一笑,踏进道观大门。
找到这里来,何荷允还是费了一番功夫的。三十多年前的资料不好找,她手上的线索就只有名字和大概的长相,连当年的所谓收养文件也只是私人协议。
后来终于被她联系上这位吴居士,曾经与安荷是邻居,还是中学同学。得以了解一些情况。
道观里很清净,几乎没有人。等了大约五分钟吴居士就出来了。挺和蔼的一位阿姨,比她的妹妹吴姐要高瘦一些,毕竟居士嘛。
她一直安置在这里,就十年前道观扩建时搬过一次。有人给她一次过交了五十年的费用。她走得早,也没亲人在,但每年都有朋友来拜祭。
请问朋友是什么人?
他每年都会这天来,到时你们就会见到了。
吴居士领她们去到一个先人堂,安荷的骨灰安置一个稍高的位置,打扫得很干净,还放了一支鲜花,看来有人不久前才有人拜祭过。
我给你们开个拜祭桌。
虽然是山上古色古香的道观,但设备都是很现代的,电子拜祭桌,牌位和照片都是屏幕显示。看上去的质感倒是跟实物相差无几。
调好设备,吴居士也不打算留:你能找到她相认,也算是天意缘法。有什么需要的话去那边茶室就能找到我。
何荷允和方秀依次给安荷鞠躬,上香,倒茶,倒酒,很简单的拜祭仪式。
然后,两人齐齐看着安荷的照片不吱声。方秀推何荷允一把:说话呀。
又支吾了一阵,才开口:我,我我是何荷允,大概率是你女儿。然后她又拉过身边人,她是方秀,我在她的记忆里见过你。故事有点复杂
说起故事,何荷允便流利起来。反正四下也没有人,她们也不赶时间,可以慢慢道来。
末了,方秀说:安荷,我已经完全想不起你来了。但司博士说,其实记忆回路依然存在。只要没受到损坏,有生之年那些记忆会都沉睡在我脑子深处。
顿了顿,她又挽了何荷允手臂说:无论记忆会不会苏醒,我都想告诉你,在往后的时间里,我都会带着它们,爱我身边的这个人。
安荷微笑的照片不会给她们任何回应,就当是默认好了。
话毕,方秀再鞠一个躬,然后竟听到身后有人叫她:方秀。
两人惊讶地齐齐回头,就看到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头,不,并没有那么老,仔细看也就五十来岁的样子。
你真的叫方秀?花白头发的叔叔声音有点儿迟缓。
方秀缓缓点头。
我叫老赵。你跟我的一个故人很像,好巧的你跟她长得很像,跟她年轻时。连名字都是一样的,人不完全一样,太久之前了重重复复的句子不太顺畅。
他翻出手机里的合照照片,给她俩看他所认识的方秀和安荷。
你家里有跟你同名的,像我这个年龄的亲戚吗?老赵只能想出这个可能性了,虽然说出来也很扯。
方秀跟何荷允对视了一眼,也许真的遇到故人了。但方秀只说:我想是没有的,巧合吧。
这个方秀就是三十多年前的那个方秀,这种事当然不能透露。
那这位老赵又对何荷允说,我看你们在拜祭安荷,你们是她的?
我叫何荷允,大概是她女儿。如此直白的名字,也许不必多解释,请问您是?
我跟安荷是大学同学,当然,我认识的那个方秀也是。这三十多年来,除了我和几个朋友,就没有别人来拜祭她了。今年看到两位,很叫人惊讶。
老赵叔叔,何荷允展开笑容,不忙的话我们想请您喝杯茶,可以告诉我更多关于安荷的故事吗?
好,好,有空有空。我给你们说说她俩的事,也想听听你俩的故事。老赵的眼眶莫名湿润了,仿佛那戛然而止的往事,那些早已远去的青春,又忽然有了续章。
那天道观的茶室坐进了三位客人,一老两少,从白天聊到黑夜。
老赵知道这两个人不是安荷也不是他认识的那个方秀。他还没老糊涂,不会以为这是老天安排的幻象或妄想。可真有那么一些恍惚间,仿佛他的两个好朋友又回来了。而他自己也变回二十出头的心境,与她们谈天说地。
作者有话说:
番外我随便写写,大家随便看看。
----
ps.四色猜想已被证明了,顺带提一嘴,作者不懂数学莫较真,哈哈哈哈。
第67章 番外·外传(下)
入夜的小镇通常是宁静的,远不及大城市那般喧闹。
何荷允刚洗过澡,倒了一杯本地特产的果茶在桌边坐下。她趴在桌上盯着方秀仔细看了一阵,才凑过去一些问:这两天,有想起什么吗?
哪有那么容易。
老赵和吴姐带我们逛了一天,有点印象不?
没有,可能我从没来过这里吧。你呢?看了自己出生的地方,感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