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她明明已经按照妈妈的期望当上女主角了,妈妈依旧恨她;她明明对安明奉献出了所有,安明依旧离开了她;她明明在电影中表现得尽善尽美了,评论家们依旧能指出她许多错漏;她明明用最真诚的心对待粉丝,依旧有粉丝放弃喜欢她
  凭什么这世上所有的人都在跟她对着干?凭什么只有她事事不如愿?
  冬夜的寒风里,越衡一遍又一遍品尝她泪水的味道,咸得能掩盖她恨的味道了。
  《小丑》
  日子再难过也得往下过下去,谢姝从香港回来之后直接去了片场,比起丈夫的脸她更想看到导演和演员认真工作的模样。
  但片场里也没有事事顺心,最大的烦恼就是女主角越衡的状态,用何温洺的话来说就是感觉她随时会崩溃,不管是在电影里还是在现实里。
  电影里这几天拍的戏份是被捕就义的桥段,越衡演的非常好,这个角色的决绝坚定之外她的表演更添上一层狂妄,像是对着镜头宣战,告诉打倒她的人死亡于她而言不值一提,今日她倒下,明日她终将再站起来。
  何温洺很喜欢这段表演,他特意剪下来给谢姝看,这段表演一定会拿奖,毫无争议的。
  谢姝看来也是接近于完美无缺,不过她心中还是隐隐忧虑,她特意问何温洺:越衡状态怎么样?没问题吗?
  她在表演里的状态完全没问题,何温洺了解到一些,但是她个人的状态我觉得不是很对劲。你知道她一直是体验派的演员,演葛薇龙就是葛薇龙,演秋瑾就是秋瑾,从神态到说话方式都会无限接近于角色本身,包括心态。
  何温洺从一旁抽出一页剧本递给谢姝,这是她的笔记,我想在她看来秋瑾这个角色是个悲情的角色,这个人物必须以悲剧结尾才能获得无限的人物魅力,她现在也是在这么塑造自己的。
  你是说,谢姝粗粗翻了一下越衡的笔记,她可能会想和角色走向同样的结局?
  对此何温洺不置可否:有过这种演员,越衡可能会有这方面的倾向,但是如果她的现实足够把她从戏剧里拉出来的话,悲惨的结局也不是很难避开。
  可就谢姝道听途说和询问纪行得到的事实是,越衡的现生也没有得到正常的爱。
  她的母亲从小一直鞭策她去当演员,现在越衡成为女演员了,她的母亲依旧不断刺激她去演更多更好的角色,丝毫没有考虑女儿逐渐走向崩溃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越衡朋友有几个,以前交的朋友渐渐疏远了,现在交的朋友以事业上的为主,没有几个能交心的。她最接近朋友的人是纪行,可纪行日理万机,匀给她的时间少之又少。
  至于爱人,越衡听纪行说了安明和她分手了,据说场面不是很好看,并不和平。
  谢姝深深叹气,她把笔记还给何温洺,咨询他:你觉得先停拍一段时间让她调整状态如何?
  谢姝既然想出了这个建议,就证明她准备好了应付停拍带来的损失,何温洺当然不会揪着那点不放,他质疑的是其他:就算投资商没问题,你确定越衡会答应停拍吗?
  他们都和越衡有过合作,深知越衡是个怎样的秉性,她视表演超越一切,在工作中越衡会尽全力排除一切阻碍她的因素,停拍对她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哪怕今天她摔断腿了,明天她依旧要坐轮椅来拍戏。
  那还有别的办法吗?谢姝是真的无计可施了。
  她都想不出办法了,何温洺更无可奈何,他只能建议:你试试和她聊聊呢?让她主动选择停拍,休息一段时间重来。尝试一下说服她。
  这项工作的难度好比说服谢姝去当家庭主妇,两人都知道结果会是什么。
  作为制片人关心演员的状态是为了保证电影的完成度,谢姝此时此刻不止是制片人,她还是越衡的朋友,作为挑中越衡的人,谢姝认为她也要对越衡的现在负一部分责任,她不希望眼睁睁看着越衡走向崩溃。
  让我去试试。谢姝下定决心去尝试一次。
  从保姆车里的陈设能看出,越衡实在是个无欲无求的人,除了基本的生活用品,几乎没有一个是赘余的东西。
  谢姝到访时越衡正在看剧本,她看到谢姝上车很高兴,笑着问她:你来了?新年过的怎么样? 香港好玩吗?
  以闲聊开启谈话是个好选择,谢姝顺着她的话说下去:你没去过香港吗?
  工作去过,忙忙碌碌的,根本来不及玩。
  那就拍完戏去,我找人招待你,保证你玩得乐不思蜀。谢姝笑着跟她约定。
  越衡听了直接放下手里的剧本,好奇地问谢姝:真的吗?那我们约好了。
  我保证。该是进入正题的时候了,谢姝状似无意地拿起越衡的剧本,随口问道:你状态还好吗?戏份不吃力吧?
  越衡是不会说她吃力的,这会让别人觉得她能力不足,她对所有人都统一口径:挺好的,大家都很照顾我,虽然戏份多,但也不怎么累。
  如果,我是说如果,谢姝小心翼翼地说出了她的目的:你觉得戏份太多很累的话,可以申请休息一段时间,先拍其他角色的戏份也不耽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