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都市言情>鹦鹉指> 第117章

第117章

  本沫在溪边站定用手框景,忽略周围新建的白色大屋,仅框景于张家围城堡,果真城堡犹如坐在溪里的大船,潺潺流水,且溪里能看到清影,景致都倒影在澄碧的大溪中,随着溪水铺纹浮动,并水中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再眯着眼睛看,大船似乎在游动,他们沿着大溪走,大船也跟着游走!
  他们穿过大桥朝张家围越走越近,城墙上刻着:“群山环抱一洞天,古堡船形浮水间;鲤跃龙门双汇处,象狮把口似桃源。”
  这是先前堡内的文人所赞,本沫看着‘桃源’二字,先前的所思所想竟与之相同,当她第一次来时心中便有这词,如今看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他们从东门走进去,隧公像是滔滔不绝的解说者,荣芝像考察员,他一向对建筑很考究,防火防窃一个说得恳切,一个听得真深。
  本沫激动不已,她的脚像是走不动,总是一个人向着一处发呆,或是檐上的一棵树,或是巷中的石狮。这里不亚于当年的写生取景地,甚至比先前更令她着迷。既有元末古巷,又有明代檐式的四合院建筑和清代防火山墙式建筑。屋形前低后高,自成阶梯形,层层叠叠,有盘龙之状。明明是早已废旧的老屋,可她脑子里得一重大珍宝似的,心内到处能感应到当时那些惟妙惟肖的生活动态,仿佛她要挖掘这里的一切秘密,多么令人匪夷所思!
  当她追上他们,一行十几人正仰着头望着祠堂前竖立的五条桅杆石,桅杆石造型古朴雕刻精致,至今保存完好。
  隧公又说道:“过去对教育重视,凡考得贡生以上功名者,则在祠堂前立桅杆石以示标榜,因此张家围文风兴盛。”
  荣芝握着隧公的手,赞道:“真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好地方!”话毕仍紧握着。
  走出张家围城堡,阿杏嫂则提前回去做饭,其他人跟着隧公走到山里,山脚下是一片稻田,正如隧公说的“千顷绣分田上下”。此时本沫心内畅快,脸上有些得意之色,转头问妹妹:
  “这里如何。”
  “你们三个都疯魔了,这样的山旮旯里还说是好地方。”本唯冷笑一声,说完圆睁怪眼,对着云秀连瞅了三下,云秀看本唯这般冷眼色,也高声道:“这样的景色还不是好地方,啊……呀,横竖我不劳神,你爸爸做主。”云秀嘴里低声咕噜半久,望向荣芝。
  “不要浅眼见世!这风水宝地出人才,能养人,断不能目光短浅看眼底下鸡皮蒜毛,将来定是能支撑起来。”荣芝说着低头沉思,虽是穷山僻壤,与先前例子不同,张埠高学历,忠实心诚,刚毅木讷,与其他女婿无法比,待人接物差一些,也是各地风俗不同。
  本唯听了心内羞恼激射,大喊道:“好哇,既你这样说,我有什么好反驳,姐姐你自己想清楚!”说着直冲冲跑下山去。
  再转入羊肠小巷时,隧公停下脚步,缓缓说:“新建的围龙屋大祠堂后面两栋两横,形成这样穿堂小巷,现在人口多,民家有钱都做大屋,两栋两横小楼阁便空置起来,养家禽,圈猪栏。”
  待说完,本唯便捂紧口鼻,疾趋而过。穿出巷在云秀耳边说:“啧啧!这巷路仅可走一人,两人走都要侧身,门前无路尚能忍,一进巷遍地鸡鸭屎下不去脚,门前就是猪栏屋,更是臭气熏天,进进出出,这是人呆的地方,这不是与牲畜住一起。呸!我凝一凝都要呕血!”
  本唯自小娇惯养的人,家里从小都对她百依百顺,见她脸上带着怒色,都也不敢与她犟。进门时恰是中饭,阿杏嫂已经备好饭菜。本唯刚闻了恶臭味,又见这围桌的饭菜,皆是黑黄绿色,屋外隐约的臭气又袭来,早已撑不住掩口进房。
  本沫见状追过去,只见她眼睛通红,眼泪就像断线的珍珠落下来,低着头说道:“我是作孽你,这样的穷山偏僻的地方,若是真嫁了来,日子怎么过。”
  本沫也红了眼圈,不断在她身上摩挲安慰她,忍耻道:“到了这一步,各人自有各人命。”好说歹说才劝她出来,一家人围坐一圆桌。
  只见桌上四个菜,炖猪脚,焖鸡,煎鱼,皆是巴掌大的肉块,这与埠村的精细小炒大不同,且无辣椒,荣芝看着本唯不动筷,满面陪笑道:
  “这饭菜正合我的胃口,哪怕是长住我也吃得惯。猪脚焖炆入绵,米酱煎鱼焙炙肉气香,什么调料不放,本真本味,咸淡相当。”本唯愤怒不理。
  饭后,隧公和荣芝闲聊,荣芝将他早年光辉岁月说了一遍。阿杏嫂却拿出张埠读书时所获得的全部奖牌证书,一一夸赞,又对着云秀说道:“两个人在一起几年了,又不结婚又不分手。”云秀半懂不懂只笑不说话,阿杏嫂只瞅着她嘻嘻的笑,不知如何形容,也无趣的走开了。
  本沫围过来一一细看,原来张埠不仅能干,更能学,尤其擅长数学,而本沫自小数学不好,不免多了几分喜欢,只心里想:“这样对下一代也是极好的。”又待了一日才走。
  对于婚事双方虽然定下来,然而她内心依然矛盾,父亲同意,她不满意,若父亲不同意,她亦不满意。此刻她仍像从前那样,别人推一推,她便向上蹿一蹿。
  二零一一年大年初三,赵书记的生日,有凌老太在生日办得十分热闹,吃了饭都散去了,又是正月里,有赌牌的,也有走访亲友拜年的。
  下午自家人围坐在房里打麻将,凌老太对本华问道:“往年张简都来拜年,今年却没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